艾厲森夢遊電影講堂--《驕傲大聯盟》音樂課:麵包與玫瑰


  《驕傲大聯盟》是真實事件改編的故事,背景在1984-85年英國礦工罷工潮,一群男女同志們因為發現抗議礦工的處境和自身十分相似而產生同情,因此決定幫忙募資,以L.G.S.M(Lesbians & Gays Support the Miners 男女同志支持礦工)的組織名稱募款捐贈表達支持,電影中許多小人物之間的互動和情誼十分令人感動。
  片中一次聚會,當時罷工運動陷入了僵局困境,由工人妻子起頭唱了「麵包與玫瑰」,再逐漸加入其他人的合聲,這段劇情搭配歌詞內容十分勵志與動人心弦,讓人忍不住感動落淚。

t201502091013403021591  
(圖片來源:電影公司)

  那天我看完《驕傲大聯盟》,睡覺做了一個夢,是一個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的夢,夢中的老師是電影裡用來募款的桶子,照聲音來判斷應該是女性,講話的過程中偶爾會聽到硬幣碰撞的框啷框啷聲,很有節奏感,她一邊放著「麵包與玫瑰」的音樂一邊上課,溫柔又撫慰。

  
(影片為電影中一夥人唱著「麵包與玫瑰」的段落,擷取音樂加上電影劇照,無劇透。影片來源:Youtube)

  
(跟上段影片一樣是唱著「麵包與玫瑰」的段落,但它擷取自電影本身,有劇透,已經看過電影想懷念一下的人可以看,很好哭。影片來源:Youtube)




lgsm-money  
(圖片中那些募款的桶子為這次夢中老師,她變化萬千有不同的造型,還會分身術,但上面一定有貼著LGSM的標示。以下開始用第一人稱寫法記錄老師的講課內容。圖片來源:電影公司)


  同學們好,我是一個桶子,也可以變成成千上萬個桶子,貼上LGSM標籤的我象徵了同志團體與礦工團體的友誼與理想,在這過程中我聽見了一首歌──「麵包與玫瑰」,這首歌表達了人們對於生活溫飽與尊嚴理想的同等重視,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所以原本沒名字的我決定替自己取名,叫做〝玫瑰金夫人〞,意思是雖然我募集了很多錢財,但不是只有銅臭味而已,這些錢代表了一份理想和希望,充滿了玫瑰花香。


  我現在放的音樂──「麵包與玫瑰」,你們在《驕傲大聯盟》裡聽過這首歌,但它並不是電影裡原創的歌,也不是1984年礦工罷工潮出現的歌,而是出現在更早之前的紡織女工罷工潮,大約是1911~1912這段時間。

  背景是19世紀中後期到20世紀前期,在社會主義的思潮下,以往被剝削的弱勢開始有意識的崛起抗爭,女權運動和工人運動慢慢選擇站出來,走上街頭抗議,包括微薄的工資、惡劣的工作環境等問題,爭取自己的權益。
  1911年,美國詩人James Oppenheim首次發表了詩作《麵包與玫瑰》(Bread and Roses),此後數年被多家媒體刊登,並成為女工們在遊行期間經常引用的流行標語和口號。
  1912年一至三月,在美國勞倫斯(Lawrence)的紡織廠串聯起來減薪,爆發了超過兩萬五千人參與的紡織女工大罷工,”We want bread and roses too.”(我們要麵包也要玫瑰)出現在示威布條上,那首詩詞經過多位作曲家譜曲,成為美國重要的工運歌曲之一傳唱,勞倫斯事件後來也被稱為「麵包與玫瑰罷工」。

  
【英文歌詞】

As we come marching, marching in the beauty of the day,
A million darkened kitchens, a thousand mill lofts gray,
Are touched with all the radiance that a sudden sun discloses,
For the people hear us singing: "Bread and roses! Bread and roses!"

As we come marching, marching, we battle too for men,
For they are women's children, and we mother them again.
Our lives shall not be sweated from birth until life closes;
Hearts starve as well as bodies; give us bread, but give us roses!

As we come marching, marching, unnumbered women dead
Go crying through our singing their ancient cry for bread.
Small art and love and beauty their drudging spirits knew.
Yes, it is bread we fight for -- but we fight for roses, too!

As we come marching, marching, we bring the greater days.
The rising of the women means the rising of the race.
No more the drudge and idler -- ten that toil where one reposes,
But a sharing of life's glories: Bread and roses! Bread and roses!


【中文歌詞翻譯】

當我們向前行 向前行 在這美好的一天
成千上萬烏黑的廚房 成千上萬灰暗的廠房
都因太陽的照耀 而散發光芒
而人們正聽我們高歌:要麵包也要玫瑰 要麵包也要玫瑰

當我們向前行 向前行 我們也為男人而奮鬥
因為他們皆是母親的孩子 我們也像母親一樣照顧他們
直到生命終止前 我們的生活不該失去生命力
心靈和身體一樣受飢挨餓 我們要麵包也要玫瑰

當我們向前行 向前行 不計其數的女人正在受苦
隨著我們的歌聲環繞 她們的嘶吼是在要求溫飽
她們痛苦的身體感受到 她們需要心靈慰藉
我們是為麵包而奮戰 但也為玫瑰而奮戰

當我們向前行 向前行 我們為美好的日子戰鬥
婦女的提升 意味著整體人類的提升
不再有人必須在閒散富人休息的時候十倍辛勤工作
而是生命榮耀的分享:我們有麵包也有玫瑰 有麵包也有玫瑰


  剛剛發下去的講義,是《麵包與玫瑰》的歌詞,他道出了職業婦女被家庭和工作雙重勞役壓迫的痛苦,也喊出了女性們對生活品質的渴求。
  《驕傲大聯盟》裡只唱了前三段,第四段沒有唱的原因應該是避免失焦,畢竟這段歌詞很明顯地點到了女權運動,而電影裡的背景是男性礦工罷工,但不論是礦工、紡織工、還是清潔工等各種藍領階級,他們遭遇到的處境和懷抱的希望都是類似的,所以當電影裡唱起了這首歌,也能引起非常大的共鳴。

  第一段是一個女人的獨唱,她清唱的時候全場都安靜的聆聽,微笑著點頭同意;第二段開始有更多的女人加入合唱,美妙和諧的合聲象徵著彼此的團結一心;第三段連男人也起立高歌,融合男女的歌聲變得更加澎湃激昂,象徵不同族群團體的互相支持,整個凝結的力量更加飽滿浩大。

  三個層次的展現,完美的演繹這首歌曲,也表達出社會運動的樣貌,一開始可能只有少個人起身反應,接著認同的人愈來愈多,他們一起挺身而出,在表達訴求的過程裡得到更多其他不是同個圈子的人支持,但這些不同圈子的人,因為擁有一樣的理念,他們也都成了相同的一群人。


  最後,大家跟著音樂,看著歌詞,一起唱這首歌吧!祝福你們的人生永遠有麵包與玫瑰!




  唱完歌後一陣熱烈的掌聲,我也從夢中清醒。
  腦海中不斷盤旋的是〝麵包與玫瑰〞的旋律,覺得眼睛濕濕熱熱的,內心有股熱血在燃燒,非常感動。

  我想我們的人生不該只求生存溫飽而已,我們還需要尊嚴、平等、自由、正義等等心靈層面的富裕。
  我要麵包,也要玫瑰。

  也想要牛肉麵、火鍋、薑母鴨、麻油雞、鹹酥雞、電腦、手機、衣服、鞋子、書、房子……


---

夢中老師說的話為它自己的個人觀點,不代表艾厲森本人的立場,我也只是個平凡學生而已,歡迎其他資優生來跟我討論。

參考網路資料:反叛的女孩要麵包也要玫瑰 ─勞倫斯紡織女工大罷工九十週年紀念BREAD AND ROSES聽!女人在唱歌:三八節專題


延伸閱讀的影評:《驕傲大聯盟》觀後感:先從理解開始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