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狄倫:搖滾詩人A Complete Unknown》~~從民謠出走,去興風作浪吧!(簡述Bob Dylan音樂表演轉型之爭議)
週五中午「包場」看電影,聽到幾首較有印象的歌曲時還能跟著快意哼唱,不知算是獨特的待遇享受還是孤獨的享樂?我知道本片沒有動作戲哈哈等串流平台播映再看亦可,然而在大影廳觀賞歌手的風華年代傳記絕對是不可多得的體驗與回憶。
《巴布狄倫:搖滾詩人》改編自伊利亞·沃爾德Elijah Wald於2015年出版的紀實文學《狄倫要插電!Dylan Goes Electric! Newport, Seeger, Dylan, and the Night That Split the Sixties.》。
Elijah Wald是美國音樂記者、民謠藍調吉他手,也是藍調、流行和文化音樂歷史學家,曾為音樂專輯內頁做註釋而榮獲2002年格萊美獎,由他來記錄巴布·狄倫Bob Dylan震驚世人的音樂轉折之路實至名歸。
落落長英文書名定位於1965年的紐波特民謠音樂節舞台上,巴布·狄倫Bob Dylan執意要以電吉他彈奏來呈現搖滾曲風,導致民謠風格(口琴吹奏、木吉他彈奏、鋼琴)遭破壞分裂的風暴之夜。
以現代眼光看來,這件事有那麼嚴重嗎?明明以搖滾樂來詮釋歌曲既狂放又熱情,雖有別於溫良恭儉讓的民謠風,但為何會引發巨大爭議呢?
因為,那是美國的1960年代,一個受戰爭威脅擺弄(越戰、古巴飛彈危機)、黑人民運極力消弭種族歧視、人權運動興盛、嬉皮當道、垮世代流行、甘迺迪遭謀殺…的紛亂時代,民謠被一些推廣者認為是撥亂反正的音樂禾苗,吸毒、性解放、浪遊與顛覆傳統的搖滾樂則被正義人士視為墮落的象徵。
Bob Dylan由民謠歌曲發跡,成了高居民謠音樂界頂端的歌手,竟於重要音樂場合突兀的轉為頹廢搖滾樂手,打擊純粹傳統民謠莫此為甚,支持民謠的領導者和聽眾必同聲撻伐!(電影末段沒有特別批判哪一邊,高高舉起輕輕放下)。
導演詹姆士·曼格James Mangold以20歲的巴布·狄倫Bob Dylan闖蕩樂壇敘述起,默默無聞的Bob Dylan從1961年歷經初試啼聲、受民謠前輩欣賞提攜、出專輯…等一路努力奮鬥過程,成為舉足輕重民謠歌手。
到了1965年,他在民謠殿堂The Newport Folk Festival因演奏插電的樂器而被視為叛徒,此五年的Bob Dylan傳記故事如1960年代的音樂縮影,紀錄音樂人的共情共振。
選歌頗具時代標誌性與意義,末段演唱的搖滾風格歌曲之一《Like A Rolling Ston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5uQY8GGXI》,其中兩句歌詞:「like a complete unknown像無名的小卒」,是英文片名;「like a rolling stone像滾動的石頭」,意旨時時變化創新,Bob Dylan想做更好的自己-吧~
劇情採順敘進行,沒有倒敘插敘,Bob Dylan和其他知名樂手的生活與音樂背景只由對話做簡略描述,讓觀眾能專注於對Bob而言最重要且影響他最多的那5年。
Bob和啟蒙導師、音樂路的貴人知己、兩個戀人的互動,以及當年的政治動盪、社會民風、Bob的歌唱表演,多向並進且相輔相成,敘事流暢完整,起承轉合一氣呵成(當然,史實是無法百分之百還原的)。
劇中一些注視的鏡頭細膩餘韻無窮,如女友希薇Sylvie幾回凝視表演時的Bob,透露出不同的心境;Pete Seeger回頭望向騎重機離去的Bob Dylan,明瞭兩人的師徒情已畫下句點;幾乎不認得人的Woody Guthrie癡傻卻專注的看著Bob Dylan,潛意識裡仍澎湃著曾有的民謠夢想。
最厲害最令人稱許的是電影中的歌曲,都由演員親自演奏與演唱。
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演唱巴布·狄倫Bob Dylan多首著名歌曲,音色神韻達到出神入化境界(而且連說話的聲音語調都像),根本已成為Bob Dylan了。
具爆發力的低沉沙啞嗓音,搭配行雲流水的木吉他+口琴樂音,宛若散文詩般的歌詞徐徐飄蕩,讓人聽得如醉如癡,絕對有資格能出專輯了。看得出來甜茶鍛鍊了身材,捲髮墨鏡穿上亮橘色襯衫皮外套太酷太帥啦!
飾演瓊·拜雅Joan Baez的莫妮卡·巴巴羅Monica Barbaro,歌聲一等一的優美,與Timothée的合唱渾然一體。
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飾演民謠歌手比特·席格Pete Seeger,外表神似本尊,在劇中是發掘Bob Dylan的伯樂,演奏斑鳩琴banjo歌唱表演可圈可點。
波伊德·霍布魯克Boyd Holbrook飾演落拓不羈的強尼·凱許Johnny Cash,外貌幾乎變成另一個人,戲份不多但畫龍點睛,他鼓勵Bob Dylan勇敢表現自己喜歡的音樂曲風。
1961年,巴布·狄倫Bob Dylan(提摩西·夏勒梅Timothée Chalamet)/(原名:勞勃·艾倫·齊默曼Robert Allen Zimmerman)到醫院探訪生病的傳奇民謠歌手伍迪·蓋瑟瑞Woody Guthrie(史考特·麥奈利Scoot McNairy),為他自彈自唱了《Song To Woo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66W_6gjtcU》。
(伍迪·蓋瑟瑞Woody Guthrie罹患「亨丁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屬於家族顯性遺傳疾病,簡言之,此疾病讓腦部神經細胞持續退化造成不能控制的運動,末期則會智能減退、身體僵硬,電影中如實演出病症特徵與其進程)
因表現十分傑出,受到民謠歌手比特·席格Pete Seeger(艾德華·諾頓Edward Norton)賞識,Pete為Bob Dylan創造在紐約格林威治村的俱樂部演唱機會,為他鋪了一條音樂表演大道。
有才華的Bob Dylan漸漸在民謠音樂界發光發熱,結交了活躍於政治界的年輕藝術家女友希薇·羅素Sylvie Russo(艾兒·芬妮Elle Fanning),也與民謠天后瓊·拜雅Joan Baez發展出地下情(Joan Baez唱《House Of The Rising Su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2FOk2lAynk》吸引了Bob)。
Bob Dylan的事業與愛情順風順水,好不愜意。
Bob Dylan談起學習彈奏吉他吹口琴沒有花過錢,初始由嘉年華會上一位牛仔教他一些吉他和弦,之後都是自學。Bob Dylan雖從大學輟學,但他立定歌手的目標即全力以赴,最可貴的是會作曲作詞,歌詞切合時事、生活觀察與感受,能引起共鳴。
有時,歌詞彷彿是在自言自語或是和人對話,源源不絕的個人體悟、觀感,帶點瑣碎,有點像歌劇裡的宣敘調。很多時候Bob Dylan所寫的民謠歌詞像一首長詩,但不是一再重複某些歌詞,而是由一段段極具層次的內容所組成。
例如,在希薇Sylvie家與Joan Baez演唱的《Blowin' in the Wind答案在風中飄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9y0yGmhqAE》,歌詞裡多次How many的不同叩問,堆疊出「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的無奈心聲。(2016年,Bob Dylan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其為美國歌曲傳統帶來的全新詩意表達)。
對於戀情,Bob Dylan是隨興自由的,當他與Joan Baez在音樂節上深情對唱《It Ain't Me, Ba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GxM9bs3uY》時,希薇Sylvie終於放下這段感情,Bob Dylan不解女人纖細的心思,他直覺與對唱者情感交流,是表演也是創作來源。
同樣的,對於創作曲風表演型態,Bob Dylan也是廣納百川不受限的。
初識比特·席格Pete Seeger那天,Bob Dylan在車上聽廣播時就轉到小理查Little Richard的搖滾歌曲,並表示喜歡搖滾樂和一切音樂,他不認為自己是純粹的民謠歌手,比較接近改良版的。
Bob Dylan音樂路早期就不排斥其他樂曲風格,成名後的組團演奏搖滾樂也就水到渠成。
常常需重覆演唱同一首歌讓Bob Dylan越顯不耐,就算這首歌是讓他大紅大紫的、是觀眾喜歡的,他就是想要演唱新的創作歌曲,往前走看向未來,不要依戀過往留在過去。Bob Dylan也不覺得自己的歌曲是抗議歌曲,那是對當下現實的觀察與感受罷了,不應被政治議題所框架,不喜歡歌曲被貼上反戰標籤(因為他多次參加過種族平等社會公益…聚會、遊行,才成為人們心目中民權運動的代表)。
此外,比特Pete(曾為了捍衛所寫的歌曲上法庭辯護)和民謠界以傳統創作為標竿的約束,使Bob Dylan越來越不能忍受,他想拋棄束縛桎梏追求藝術自由。經紀人亞伯Albert Grossman(丹·富勒Dan Fogler)和他站在同一陣線,斥責衛道人士還在點蠟燭,Bob Dylan早已經開啟電燈了。
強尼·凱許Johnny Cash認同時代要前進音樂可創新多元,鼓勵Bob Dylan:儘管去興風作浪吧Track some mud on the carpet.!
1965年,Bob Dylan在民謠界的神聖音樂節The Newport Folk Festival率樂團打鼓、「插了電Plugged」彈奏電吉他,連續演唱了《Maggie's Far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UKepfA9FA》、《It Takes A Lot To Laugh, It Takes A Train To Cr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0Be3p73Vwo》、《Like A Rolling Stone》三首搖滾風格歌曲而引發軒然大波,被視為民謠叛徒(不過,台下雖有觀眾丟垃圾到舞台但也有人手舞足蹈喔)。
加入電子及其他元素跨界到搖滾音樂,這只是不同風格的樂風,也是音樂藝術家該擁有的創作自由。Bob Dylan勇敢跨出民謠界線,刻意於民謠音樂節展現個人獨特音樂理念,最終成為世人眼中的搖滾音樂詩人。
最後,經Johnny Cash示意,Bob Dylan又拿起木吉他自彈自唱《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d18gXxY6zg》,歌詞「Well, you must leave now, take what you need, you think will last…And 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離開民謠界之意昭然若揭,此曲為對培育他走入創作音樂路的民謠界搖籃致謝,也是對自己音樂轉型的宣示。
隔天早晨,Bob Dylan特別定睛注視著正在整理善後的音樂節場地和舞台,騎重機揚長而去~
p片尾歌曲應是Bob Dylan演唱《Blowin' in the Wind》原聲,多年後仍是優質雋永好歌。
p1965年音樂節後一個月,Bob Dylan推出自己的第一張搖滾專輯《重訪六十一號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7MFhi64SX0》。
p瓊·拜雅Joan Baez在1975年發表《鑽石與鐵銹Diamonds and Rus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ST9TZBb9v8》,書寫她與Bob Dylan曾擁有的那段戀情。Joan Baez現年84歲。
p伍迪·蓋瑟瑞Woody Guthrie於1967年55歲逝世,Bob Dylan在1968年去參加Woody的紀念音樂會。比特·席格Pete Seeger一生不改其志,終身都是民謠音樂人,於2014年過世,享年94歲。
p1965年後,巴布·狄倫Bob Dylan巡演除了用電吉他表演搖滾樂外,仍會使用木吉他演唱民謠。83歲的Bob Dylan至今健在,開心宣傳這齣電影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