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航》:一場虛構的民主試驗

「一切鬥爭都是為了錢,這就是政治。」

2011年9月,烏坎村民不滿貪官非法出賣土地,進行大規模抗爭,經過多方協調,迎來村落首次民主選舉,一人一票,改變村子的政治版圖。然而,短短幾年時間,民主變調,當年烏坎事件的抗爭者,反而成為被群眾抗議的對象......

李哲昕導演的紀錄片《迷航》,花了多年時間紀錄烏坎村的民主選舉以及抗爭者的地位起落。電影前半場拍得激情熱血,村民們聯手對抗貪官污吏,追求民主自由,最後的選舉結果反映民心,抗爭派大獲全勝,人人懷抱著明天會更好的希望面對未來。一年過後,新的村委會依然無法追討回土地,村民群情激憤,覺得新上任的官員與舊任官員差異不大,重選之聲四起,緊接著,多位村委幹事接連爆出賄選、叛逃、非法集會等負面消息,更加打擊村民對改革派的信心。

《迷航》向觀眾示範了「一國兩制」的兩面手法。主政者為平息(安撫)村民對於貪官的憤怒,答應(施恩)舉辦民主選舉,由人民選出他們認可的官員。然而,當局看似給予民眾想要的「民主」,背後仍以實權控制新任村委的一舉一動,村委們要不乖乖聽話,不敢造次(就算成為體制的一員,也沒有能力改變體制分毫)、要不製造對立,煽動民情,例如村民批判新任村委:「老官賣了(土地),新官沒本事討回來就不要做了!」既然新任村委無法推翻老派村委的惡事,那不如讓老派村委重新掌權,呵,不覺得這個說法聽起來很耳熟嗎?或者,當局輕易羅織罪名,將不聽話的村委逮捕入獄,讓民眾對民主失去信心,重燃對黨國的愛戴。

「現在回想起來,自己遭罪了,糟蹋了自由。」

民主不會一蹴可幾,它需要時間的培養,不只是黨國體質的改變(目前看起來不太可能),也是人民意識的改變(片中有烏坎村民表示認同當局「言論控制」是必要手段)。《迷航》告訴觀眾,所謂的「一國兩制」,不過是個妝點美麗的假象。電影裡,有人問村委主任:「當黨國的利益和普通人民的利益相衝突時,該怎麼辦?」主任回說:「黨本身就是為村民謀福利。」這個「小心翼翼」的回答說明了一切:黨大於一切,不容質疑。

《迷航》看似讓觀眾見證民主的崩毀(派系鬥爭與貪污賄選),其實烏坎村民「從來沒有得到過他們渴望的民主」,主政者的立場不變(獨裁),小小的村落實施民主,能起什麼作用?況且在獨裁體制下實施民主,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矛盾(無法成立),畢竟,當人民對國家與黨的政策有所不滿時,猜猜看誰的意見會勝出?

《迷航》片長近三小時,一點都不沈悶,鉅細靡遺地記錄下烏坎村的變與不變,越看越是唏噓與感慨。相信「一國兩制」的人,可以去看看這部紀錄片,戳破對中共的浪漫想像。又或者,有部分的人對中共並沒有抱持浪漫想像,他們只是像《迷航》裡的村委主任所說:「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利益,才是台灣持續被推向中國的動機與目的......

《迷航》在5月3日仍有一場場次,不要錯過了:https://www.tidf.org.tw/zh-hant/films/91043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