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紀錄片徵選】入選影片 2

桃園0.jpg  

二十年來,桃園不斷地在改變。大學時代住在桃園,對於桃園的埤塘和高鐵都有感情(還有大江的星橋電影院的美味爆米花也是一絕)。隨著都市發展的變化,這個城市的「成長」有時讓我回到桃園時會嚇一跳,所以也難怪桃園要舉辦紀錄片影展徵件活動了,因為不趕快把這座城拍下來,明年,她可能就會變得不一樣。

今年度的「2014桃園國際城市紀錄片影展暨徵件活動」雖然另有舉辦桃園國際城市紀錄片觀摩影展以及大師論壇等活動,但重點畢竟還是桃園自己的紀錄片。在今年入圍的六部作品裡面,雀雀寫成兩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心得,也歡迎有興趣的朋友們可點選【桃園紀錄片入選影片】頁面前往觀賞這六部短片,以下為第二篇(《非法移民》《彩虹˙達利》《請球支援》):

04 02.jpg   

《非法移民》好厲害的紅火蟻

2003年,非台灣外來物種紅火蟻入侵桃園,從此這塊土地上的農民與住民皆不勝其擾。本片描述桃園蘆竹鄉一群打擊「非法移民」紅火蟻的「紅火蟻防治大隊」,在有限資源與困難的環境之中,力求「收復良田」的採訪記事。

04 03.jpg  

雖然《非法移民》講的是桃園的紅火蟻,但這個議題卻是可以延伸到全台灣各地的「蟻災」狀況。整個紅火蟻在台灣的「身世」,可謂被《非法移民》介紹得清清楚楚。

04 05.jpg  

有趣的是,這片子還運用微距攝影的特寫技術,捕捉到了紅火蟻的放大畫面,甚至是蟻后、公蟻、職蟻、蟻蛋和蟻窟等細膩身形,有如國家地理頻道在介紹獨特生物時的精緻與華麗。

04 06.jpg

要不是很注重攝影品質的話,影片將很難拍得這麼清楚。

04 08.jpg   
秉持著對於鄉土的共同情感,紅火蟻防治大隊薪資低、人力不足、資源短缺,卻仍願意苦哈哈地繼續以消滅紅火蟻為職志,不啻為典型的台灣人情味體現。但,其實多年來紅火蟻早就已經在台灣落地生根,難以趕盡殺絕了(整個就是「就地合法」的概念XD),若沒有實質的政府政策介入,民間紅火蟻防治防制工作根本就是不得不為卻又難以成功的漫漫長路。

04 01.jpg   

在我一邊看著《非法移民》,一邊覺得「好癢」的同時,不禁也佩服台灣這塊土地以及土地上面的人們,雖是無奈而使然,但這些非法移民畢竟在台灣還真的過得挺不錯的啊。

  04 04.jpg

05.jpg  

《彩虹達利》文化,是我們一輩子的養分

作為台灣僅剩的一對「泰雅族文面夫妻」,達利與莎韻一家人過著「物質不富有,但是心靈甚是富足」的生活。《彩虹˙達利》將他們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拍攝整理成為近似家庭錄影帶,又像是原住民文面文化當代化的社會融合紀錄片,再加上達利一家人共同努力耕耘的「竹木琴」音樂配襯,短短一部片,道盡台灣原住民在台灣奮進的志氣之路。

05 01.jpg  

當中大家最想知道的應該就是「為何達利與莎韻要文面?」吧?而答案卻有一種自在的坦然:他們是泰雅族原住民,他們尊敬並熱愛自己的文化,文面就像是一種必然。看過《賽德克˙巴萊》的台灣觀眾大概對於這些文面還不算陌生,但事實上台灣已經有將近一百年沒有原住民文面了。男生的文面還算低調,婦女的文面才是驚人,感覺得出來太太莎韻非常支持他先生。

但在欣賞《彩虹˙達利》的時候,你會不得不佩服達利先生。達利先生對於經營家庭的金錢觀念很健康,一切以小孩的教育投資為主,其他的物質生活因此會捉襟見肘也無妨,因為教育是一切的根本。達利讓小孩上學念音樂,音樂是原住民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這也是他們一家人延續泰雅族文化的另一實際作為。所以,「文化」可以說是達利一家人賴以維生的養分。

  05 03.jpg  

平常認真工作賺錢,行有餘力就全家練習音樂,甚至到處表演,《彩虹˙達利》裡面的達利一家人,堪稱台灣原住民家庭的典範。

本片的剪接是將表演放前面,甘苦談放後面,所以看完影片、瞭解這一家子的努力經營音樂事業、「開車出發前往表演」做為結局之後,會很想要立馬重新replay、再看一次。頭尾銜接的故事敘述方式,頗具意境。

  05 02.jpg

 

  

《請球支援》有夢最美

表面上,《請球支援》不過桃園楊梅高中壘球社團的紀錄片,但。這個「壘球社團」裡面運作的卻是一個正經八百的「棒球隊」,裡面聚集了一群喜愛打球的孩子,他們在學校微薄的資源與自發性的熱情支撐之下,為自己的高中生涯奪下一座用汗水堆砌而成的驕傲獎盃。

06 04.jpg

這部短片拍攝簡單剪輯流暢,平鋪直敘但卻熱血不減,是很好看的一部片子。

  06 05.jpg   

剛打開《請球支援》來看的時候,我忍不住一直揉眼,總覺得畫面粗糙而略失焦,但後來發現這不是拍攝器材過於老舊,也不是跟拍技巧太差,而是將片頭的比賽與片尾的比賽作出對照,除了透露一種「失敗為成功之母」的意味,也讓最後成功的果實顯得特別甜。如果說回憶總是會留住最美好的部分,那麼《請球支援》的結局,非常美。

06 03.jpg

說穿了看這部片就等於在看一部桃園楊梅高中版本的《KANO》,裡面有輸掉的比賽,辛苦的練習,師長們的期望和學生們的熱忱。

總之,看到最後,在他們一聲又一聲的「謝謝對手,謝謝老師,謝謝觀眾,謝謝土地...」的奮喊中,你將不可遏抑會起滿身雞皮疙瘩,只因在這塊土地上的孩子,正在築夢踏實。

  06 06.jpg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