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紅色的記憶】(1)──《放‧逐》

  放‧逐  

 

  十月了。今年的十月,對我來說是個很重要的月份。

 

  我會如此被電影吸引,有兩部電影促成了這件事。第一部是《黑暗騎士》,我在小學畢業的時候跟朋友去電影院看,用吃爆米花的心態走進去,用震撼到站也站不穩的腳步走出來。小學生能懂甚麼?我懂那是好電影。

 

  第二部,是《放‧逐》。我在國中的時候開始愛上在影碟出租店找電影看,熱門賣座大片不一定看過、真正的大師經典也沒得碰著,卡在中間不上不下的電影就這樣看了不少。我的大腦在後來的日子裡,把我抽出《放‧逐》的那一個瞬間定格保存,是以我現在還記得那個藍色調處理的封殼,我蹲在片架旁,拿出了這張影響我觀影興味的DVD。

 

  為什麼這麼愛《放‧逐》?也是影響了我後來熱愛杜琪峰電影的原因,濃烈。

 

  《放‧逐》的色調像是水彩畫上沒有抹開的顏料,厚重的色彩來不及被刷淡,就停留在畫面上成為永恆。電影定調了「浪漫」的極致,不考慮其他事,只管對錯,只論付出。只講義,看不出角色間的厚度,所以多加一個「情」字,謂情義。

 

  《放‧逐》雖然是《鎗火》的續作,但真要比較,我會拿來對比同樣是杜琪峰導演的《黑社會》,這兩部電影,正好是人們對江湖的兩種想像。《放‧逐》的背景是五個好兄弟,有一個人得罪了大哥,所以他得死。剩下四人,兩個奉命殺他,兩個決定保護他。

 

  原先,五個人只需要死一個,所以剩下四個都能活,但那這是加法,同進同退,動人得多。

 

  反倒在《黑社會》裡面,角色間的情感連結不再明顯,一切剩下秩序與權力。是非對錯,江湖恩仇,都不比背後象徵的秩序重要。第一集是龍頭棍,第二集則轉向中國派來的老大哥,都是同一種東西。但如果說《黑社會》結局那顆見血的大石頭是畫布上的一抹藍,《放‧逐》尾段飛上天的飲料罐,一定是一抹橘紅。

 

  江湖的兩種想像,同時存在於杜琪峰的電影世界哩,但我始終要偏愛那抹橘紅多一些,所以《放‧逐》成了我的心頭愛,《黑社會》的DVD在書架上則永遠擺在它旁邊,卻也只能擺在它旁邊。

 

  「回家。」迴光返照在十字路口前的浪漫,儘管《放‧逐》比起前作《鎗火》顯得沒那麼經典,但卻點燃了觀眾如我的五臟六腑。該放還是該逐?看似難兩全的問題,最後卻有簡單的答案:

 

  不過就是爛命一條,那不如回家吧。

 

放‧逐(2)  

 

 【電影小檔案】

原文片名:放‧逐

導演:杜琪峰

電影年份:2006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