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血尋梅] 4.2星 駭人聽聞血跡斑斑的死法,說也奇怪,殺人犯竟最可憐

[踏血尋梅] 4.2星 駭人聽聞血跡斑斑的死法,說也奇怪,殺人犯竟最可憐


我不喜歡[踏血尋梅]帶給我的觀影感受,說來矛盾,看完以後我竟非常非常同情片中的殺人犯,他有其可憐值得同情之處,而死者王佳梅,我卻覺得她死得很沒價值,她自己的選擇,她該自己承擔起責任。這電影的好在於詮釋了少女慘劇的可能,一個來自廣東懷抱著明星夢的少女,前往繁華的香港,最後身首異處的慘劇,到底這少女是怎麼想的?而這少女過得是怎樣的生活? 殺人犯自陳這個少女是自己想死的,所以他就動手了。其實把地點換一換,換成北京、上海,我懷疑這故事依然在大陸上演,只是結局沒這麼可怕,少女沒當成明星,只好賣淫過生活,過一天算一天,等青春老了,人老珠黃,然後就這麼過下去。王佳梅一點都不特別,她就是這些人的縮影,行屍走肉,不願認清現實,卻又做著不切實際的夢。

圍繞著王佳梅事件而來,王佳梅的原生家庭、兇手的生活環境、香港那種擠死人的鴿子籠生活,人與人彷彿貼得極近卻又極其疏離的矛盾感。甚至是努力查案的警官,忙於生活而疏忽家庭。呈現了香港這樣地方,生活百態光怪陸離,生活空間如此擁擠耳鬢廝磨,卻寂寞得讓人想怒吼。導演和劇本透過幾個好演員的表現,把這群寂寞人昭然若揭的透過2008年的王嘉梅的血案,再現眼前。 透過兇手丁子聰、死者王佳梅、警官臧SIR的人生交集拍出了一個導演自己的王佳梅版本。


只是這個版本和觀眾習慣的兇殺片追兇方式絕對不同,本片的作法比較像是從各個角度帶出王佳梅這事件,拼拼湊湊,這些角度沒有太多共通點,所以導致觀眾看到後來,也會拼湊出一個自己的觀點。是拼湊來的,而非導演想呈現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王佳梅自己活該,想死卻把丁子聰拖下水,我忍不住要為丁子聰抱屈了,丁子聰的角色,肉胖不討喜,出身社會底層,從事司機送貨員,卻對於所喜愛的充滿單純的愛,隔壁老婆婆的貓喜歡他,他喜歡那些願意真心對待他的女孩,王佳梅在深夜裡透過網路和他搭上線,慰藉了他的肉體和心靈。所以當佳梅說[她不想活了],他便殺了她,只是這殺法太離奇,劇本把丁子聰的離奇分屍設定在吸毒後而產生的幻覺,但透過臧警官的追查發現吸毒者其實在事發後會對事件細節遺忘,偏偏丁子聰又記得清清楚楚。[踏血尋梅],踏著血路,把王佳梅再現給觀眾理解了,卻把丁子聰這兇手推入了更模糊的空間。


這劇本更奇怪的是它並未去探討[為何這兇手是用這種方式殺了王佳梅],[他剝去了王佳梅的臉皮、把屍體剖開,把手腳一節一節切碎,內臟攪爛沖入馬桶,不能弄爛的一點一點切碎,最後把頭砍下來丟到海裡面]。 這種除去屍體的方法非常費時,光是剝除臉皮這個方式就非常奇異而驚駭,而兇手既然會想到要把屍體分開處理就該想到如何在短時間裡不被人發現才對,拖長處理屍體的時間,甚至最後去警局自首,都非常不合乎邏輯。偏偏這又是個真實殺人事件,看完以後更覺得謎團重重。

本片有些小細節,我覺得是沒交代好的,如臧警官從證物處拿了拍立得,一直拍一直拍記錄了辦案與生活,這個細節是很奇怪的,如果他是一個這麼熱愛記錄生活的人,卻不珍惜自己和太太之間的生活,每天忙於工作,這是非常說不過去的。而電影一閃而過的牆面之上,這警官拍了非常多張照片,幾乎是他的人生縮影,非常驚人,可是卻和整部電影挺不相關的。

整體而言,我不喜歡[踏血尋梅],它滿足了視野上的奇觀,縮影了香港生存的不容易,但卻沒在我心底留下些甚麼,不像[醉生夢死]觸動了我的心。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