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丹麥女孩》的性別翻轉混合遊戲
#The Danish Girl #Tom Hooper #湯姆霍伯 #David Ebershoff # Lucinda Coxon #Alicia Vikander #艾莉西亞維坎德 #Eddie Redmayne #艾迪瑞德曼 #變性人 #LGBT #多元成家#莉莉艾勒柏 #Lili Elbe
有台灣人認為自己的靈魂是法國人、英國人,而有些男人認為自己的靈魂是女人,《丹麥女孩》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艾迪瑞德曼上回挑戰肢障演出霍金博士,順利拿到了奧斯卡影帝獎座,而這一次他挑戰身體軟度演出陰柔女性靈魂,渾身彷若灑滿了女性賀爾蒙的香水,搔首弄姿到無所不用其極的程度,連可愛美麗的艾莉西亞維坎德站在旁邊也黯然失色,《丹麥女孩》真的會說服你,這位丹麥畫家是真的,真的想當一個女人。
當然艾莉西亞維坎德的稱職對戲對艾迪瑞德曼絕對是重要的,相對於男主角一開始每每在撫皮毛、摸蕾絲和穿絲襪與看絲質內衣等不經意的小動作之中透露他精神上對於女裝的戀慕之情外,女主角一開始為男客戶畫肖像畫的刁煙霸氣與蠻傲命令言詞動作其實也散發著雄性潛力,這樣的片頭所訴說的是這對畫家夫婦之所以恩愛且鶼鰈情深不是沒有原因的,他倆於內在乃至外在都是陰陽調合到不行。後來劇情發展亦不斷在對白中證實了這些事,即兩人的結合必定是強勢女追害羞男、且男畫家之所以愛這位女畫家是因為她令人嚮往的美貌以及中性爽朗的個性。這世界總是不公平的,自古女性耍帥還會被稱讚英姿颯爽、但男人想扮美通常是被數落為娘娘腔。而在這麼不公平、扮裝這麼艱難的世界裡,若有一個人還雖千萬人但吾往矣地堅持著變性,那你怎能還去懷疑他的靈魂性別取向呢?
這電影是改編自史上第一個嘗試變性手術的丹麥畫家的故事,藝術家常常是最敢於挑戰世俗價值觀點的人物,而且他們通常敢於任性地去實踐,這份實踐通常也不是為了革命或擾動社會,只求自身有所行動。只不過這一份行動通常還是免不了帶來負累,越愛他們的人總是波及最深。是故飾演畫家老婆的艾莉西亞維坎德戲份就不得不搶眼。這就是為什麼《52個星期二》(52 Tuesdays)電影中的主角不是變性媽媽、而是那一位對母親的認知感到錯亂的女兒了。變性人的勇敢與意念堅定可以天塌下來也不為所動執意要做,但身邊最親近的人的心態轉化之旅才是一般大眾至少可以嘗試去感同身受的部分。
所以雖然我也覺得艾迪瑞德曼的搔勁遠遠勝過艾莉西亞維坎德的美麗、艾迪瑞德曼的撫鳥藏莖煽情程度亦遠遠勝過艾莉西亞維坎德的全裸陪襯(他穿女內衣),但觀影期間我總一直提醒自己:千萬別錯過艾莉西亞維坎德的臉部細微表情,因為裡面所藏的,才是關於愛裡最艱難但也最光輝的體恤。尤其當片尾用幾乎在致敬《A.I.人工智慧》講著機器人多想要變成真正的小男孩、被媽媽愛的情感敘述,述說著男主角終於夢到在母親懷抱重生、並且是一位真正的「女孩莉莉」的時候,你也會認同《丹麥女孩》不只是一場性別混合翻轉的遊戲,而是有血有淚的一場世紀人性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