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鬼修女》消費品牌價值的外傳
「鬼王」溫子仁導演的《厲陰宅》系列叫好叫座,片商樂得將旗下妖魔鬼怪大出外傳前傳,用少少的拍攝成本,掛上溫導監製的名號,就能夠帶動源源不絕的豐厚收入。
這次登場解構過去來由的,正是在《厲陰宅2》獨挑大樑,同樣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瑪莉蓮曼……我是說,「鬼修女」。
從一樁神秘的修女自殺事件拉起序幕,《鬼修女》有老套的梵諦岡神父探員查案作為敘事開端,帶著一位「對於該領域相當熟悉」的見習修女,來到羅馬尼亞一處遺世獨立、附近村民都拒絕承認其存在的修道院。在這裡等著他們的,除了隱居在此的修女們之外,還有蠢蠢欲動的邪惡力量。
1950年代的戰後歷史、歐洲古堡修道院和挑戰信仰精神的故事背景,《鬼修女》之所以可以引起大家興趣,莫過於牠老人家登場時那副明明是惡魔卻穿著聖潔修女袍的極端反差「褻瀆上帝」樣貌。而一位曾經太躁進而導致被惡魔附身的受害者死亡,又曾是軍人和科學素養的神父、一位不那麼傳統的活潑見習修女和單純熱心善良的青年,加上一群犧牲自我、畢生使命就是封印惡魔的修女,這些角色設定其實對於「信仰」的價值觀探討來說,應該是可以寫出點什麼有趣的東西。只可惜我們只看到這些設定很快地就像打水漂似的,伴隨Irene的尖叫聲,消失在昏暗的長廊燈火之中,枉費了她初登場那一小段對於聖經的看法與科學事實的辯證。但也還好有這一小段僅存的角色描寫,讓她之後的行動總是能讓人期待這個角色能夠發展出什麼,即便期待終究落空。
而滿懷心事的神父,則從頭到尾展現不出教廷如此倚重的原因。只見他不斷為過去的心魔所困,不斷遭受惡魔的玩弄心靈,也絲毫沒有任何振作的跡象,也是個極其不解的角色塑造。
還算討喜的幽默擔當「Frenchie」,熱心助人、隨遇而安,然後就倒楣的成為連接《厲陰宅》的梗了,頓時讓人心情跌到了谷底。
比較能夠讓人肅然起敬的「真英雄」莫過於那群名符其實的「鬼修女」。在這種惡魔肆虐,上帝幾乎等於不存在的作品當中,她們擔當了「上帝並不是不出手,而是透過人類的勇敢與善良來展現」的寓意。
至於理當解開來由的惡魔Valak,毫無反應,就只是個邪惡公爵從地獄拉出來玩的傢伙,但家門還沒踏出一步,就被隨後趕到的十字軍用耶穌寶血噴了一臉。好不容易因為戰爭(應該也想暗喻人心淪喪)的關係,封印減弱。雖然最後終於盼到了完美的宿主現身,但又一時大意再度被寶血給顏……算了,還是盡量回想一下牠在《厲陰宅2》之中光是一幅畫像就可以讓人作惡夢的豐功偉業吧。
空有有趣的時間點、場景美術和人物設定,可惜故事實在太過單薄,嚇人的設計與手法也真的是平平無奇,看似可以探討信仰、犧牲等等的價值觀,卻又完全放棄了這一塊。或許我們還是只能繼續祈求溫子仁忙完《水行俠》之後,趕快回來拍攝《厲陰宅3》吧。
如果這種外傳純粹只是想要消費《厲陰宅》這個招牌,端出這樣的表現,即便是站在賺錢的角度,似乎也難以永續經營下去,說是殺雞取卵或許過頭了點,但這樣下去,就如同第一集《安納貝爾》一樣,都只是在消耗這個品牌的價值,絕非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