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是教室》:不單單是教室。
不丹青年烏金夢想移民到澳洲生活,他尚有一年國民義務得要服完,政府將他派往偏遠村落魯納納。心不甘情不願的烏金來到村落人口不過50幾人,且物資匱乏的魯納納。烏金一開始對魯納納生活感到不適應,但他在生活一段時日後,慢慢發現這個與世隔絕的小鎮的美好之處...
看完 Pawo Choyning Dorji 編導的《不丹是教室》,好奇片尾工作人員名單怎麼會出現「台北影業」?翻查了一下,原來電影的製片之一賴梵耘是導演妻子,她來自台灣,父親是知名劇場導演賴聲川。因此,一部關於不丹的電影,就這麼與台灣連上了線。
《不丹是教室》的劇情走向不難猜測,電影前半場對偏鄉生活嫌到不行、滿心怨言、心浮氣躁的烏金,肯定會在魯納納生活的日子中,慢慢愛上魯納納簡單純樸的生活與民風,並與孩子們建立深刻的情誼。類似作品會讓我想起《老師,你會不會回來?》、《魯冰花》或《 老師斯卡也答》等作品。
儘管故事發展多在預料中進展,《不丹是教室》依然打動了我。影片藉由幾個簡單的物件與動作,來表現烏金的改變。城市孩子對3C產品有著高度黏著力,無論是手機或隨身聽,都會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例如與家人相處時,常會在飯桌上查看手機,或是與朋友喝咖啡,卻一直在注意手機上的訊息等。
電影前半場,烏金就跟你我無異,花很多時間在手機的小小螢幕上,卻沒有好好觀看他生活四周正在發生的人事物。然而,在前往魯納納途中,烏金的手機率先陣亡,這時他才抬眼看了看自己身處的環境,才注意到接待他的村民沒有穿鞋子,或是孩子腳上穿著色彩鮮豔(但便宜)的雨靴。隔日,烏金的隨身聽也宣告陣亡,取下耳機的烏金,立刻注意到林間的鳥鳴聲,而村民米臣也向他介紹這隻鳥對於村人的意義。由此來看,3C 產品究竟是讓我們與世界接軌,或反而將我們與人的距離給推得更遠?
《不丹是教室》之於我最有意思的設計,不是被迫放下手機與耳機的烏金,終於擁抱了自然,而是在村落生活一段時日後,原本沒電的隨身聽因為太陽能電而重新「復活」,但烏金根本沒注意到以往天天黏緊緊的隨身聽已經復活的事實,那不正說明隨身聽之於烏金並非絕對必要的存在?人們以為科技是要讓生活過得更便利,但過度使用與依賴科技,反而讓我們成為科技產品的俘虜,只要一天沒有使用手機就會覺得生活頓失依靠(好啦,可能一兩個小時就會感到巨大的焦慮感)。
「我常聽人家說我們是最幸福的國家,但像你這樣受過教育,身負重任,象徵我們國家未來的人,卻總是想到別的地方找尋幸福。」
《不丹是教室》除了探討人與科技之間的關係,也觸及環保議題,即便是生活在偏僻山區,沒有對地球造成更大的負擔與污染的魯納納村民,同樣承受著城市居民製造的污染對於地球環境造成的生態浩劫。電影裡,魯納納村民崇敬他們飼養的氂牛,牛的肉、牛的糞便、牛的毛皮,全部都與魯納納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氂牛的幸福就是魯納納村民的幸福。把這樣的觀念延伸來看,即是人類與地球關係的隱喻。人類若不善待地球,最終不只是地球受創,人類也將自食惡果。
另外,《不丹是教室》也從烏金渴望搬離不丹一事,訴說年輕一輩逐漸失去與傳統文化的連結(烏金一開始瞧不起自己國家的風俗民情),嘆息著如烏金般的青年,崇拜西方文化,未能將所學知識灌注在家園,無法幫助其他幼苗(孩子)茁壯成長。
《不丹是教室》告訴觀眾,唱歌無須為他人而唱(不追求無意義的名聲),而是要發自內心地高歌、氂牛原來會怕冷(把牛養在教室好酷,生命教育絕對是從日常人們與動物的互動教養起)、檳榔可以禦寒、曬乾的牛糞可以當成火種使用、紙張是珍貴的物品不可隨意浪費...一名從城市來的教師幫助偏遠村落的孩子們學習,但事實上,教師也在這趟旅程中,學到一門重要的生活課題。電影尾聲,烏金離開魯納納,他走在與來時相同的路上,心境已經大不同,眼中所見,滿載著對土地與自然的敬愛與疼惜。
《不丹是教室》沒有聲嘶力竭地灑各種狗血,沒有非要觀眾跟著劇情起伏而大笑或落淚,相反的,電影節奏舒服,不疾不徐地講了一個逗趣溫馨動人的故事。如果覺得近期賣座片《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的鹽巴灑太重洋蔥灑太多,建議可以看《不丹是教室》「解膩」一下。
後話:
看完《不丹是教室》,前往常拜訪的咖啡館寫文,寫到一半,手機通知寶可夢的活動訊息,點開寶可夢遊戲,抓了一隻又一隻又一隻又一隻怪物,想起剛剛才看完的電影,驚覺自己就是片中的烏金,被科技產品制約而不自知,趕忙將手機放下,回到筆電上繼續寫文。但我的一顆心,仍會不時飄回到手機上。看來要戒斷對科技的癮,沒那麼容易。
這讓我我想起過去幾年的海外旅行,旅遊途中,自己對臉書或部落格對電影的依賴,有大程度的減低(比較不會一直查看手機)。猜想生活的環境對想要戒斷3C癮,有著重要且深刻的影響吧(畢竟想戒菸的人,若是處在一個人人都抽煙的環境,應該也很難戒掉)。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