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58《天堂電影院》:聽故事的人與說故事的人

「現在的階級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會講英文的人,一種是不會講英文的人。」

男孩薩邁熱愛電影,他跟電影院的放映師法札達成協議,用母親烹煮的美味便當交換在放映室免費看電影的福利。然而,單純地看電影並不能滿足薩邁,他還想要製作自己的電影或擁有自己的影院,薩邁開始跟他的好友們摸索著怎麼捕捉光影,怎麼播放電影...

「有光才有故事,有故事,才有電影。」

我發現自己看的電影,會以一種奇妙的方式相互呼應:《美國女孩》和《狼行者》對於親子關係的影響與傷害有著相似的論述;《樂隊來訪時》和《夏之庭》對於生命中的過客與孤寂的心情十分相近,;今天早上看的《旅途.未完成》和晚上觀賞的《天堂電影院》,不約而同地致敬了《2001太空漫遊》,並且提到父母親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發展,而作出的犧牲。

《天堂電影院》扣住了幾個動人的主題:一、影片從孩子們四處奔走,試圖打造出屬於自己的電影院一事,看見好奇心與創造力,如何驅動人們前進(這同時也是驅動時代進步的力量)。相較於薩邁的勇往直前與不氣餒,他的父親因為過往的挫敗,而不再對生活抱有熱情,如死水般的心情,要在看到兒子的「簡易版」電影院後,才重新有了溫度。

二、薩邁的老師告誡他,如果要有更好的發展,必須學會英文,並且得要離開小鎮。城鄉貧富差距不斷擴大,不會講英文的人,以及火車不再停靠的小站,慢慢被社會所遺忘。《天堂電影院》表面講膠卷電影的沒落,其實是從膠卷與放映機後來的命運(被再製成湯匙與塑膠手環),來看社會裡的弱勢族群,如何被廉價化,剝奪他們原有的價值,一如放映師法札有著豐富的電影知識,卻不受到重視,商家只在乎賺錢,不在乎記憶/技藝的保存,跟不上時代的人遭到淘汰,一如舊時代的技藝不受重視的無奈與悲傷。

三、《天堂電影院》有著對於時間的各式感慨:時間的流逝帶來產業的改變,時間消磨掉人的鬥志,讓人遺忘青春的熱情,時間不斷地向前延伸,帶來離合聚散...電影裡,薩邁的名字有著「時間」之意,而這部影片從薩邁的角度來述說故事,又連結上無數的電影大師(影片不只致敬了大量的印度電影,也利用畫面構圖與運鏡向不少歐美電影致意),說明一個人的時間是短暫而有限的,但一群人的時間(各種技藝與知識的傳承)卻是綿延不絕而充滿希望的。

四、熱愛美食跟熱愛電影其實是同一件事,當你真心喜愛一件事時,你會願意為了那件事付出所有。《天堂電影院》讓我想起《美味情書》,關於美食如何撫慰人心,令人感到幸福。《天堂電影院》也讓我想起《新天堂樂園》,兩部影片訴說了創作者對於電影的愛,透過愛看電影的孩子眼光,再次體會到電影「愛說謊、愛騙人、愛作夢」的本質(哈哈)。

五、《天堂電影院》片中的膠卷和放映機被重製成不同的物品一事令人感到悲傷,但換個角度想,那也像是在說舊時代的電影放映方式已經改變,但電影並不會死去,而是換成另一種樣貌繼續生存下去(人類熱愛聽故事的天性讓電影與熱衷於說故事的人不至於消失)。就像當代的電影不只存在戲院中(但戲院是最有「儀式感」的場所),同時也存在你我的手機、平板和電腦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