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歐美劇】《血脈追兇The Breakthrough》1-4集~~認真做一件好的事正確的事(簡述雙屍案破案關鍵)

405.jpg   

找兇手的影集多不勝數,《血脈追兇The Breakthrough》先試看個半集再說,結果一看停不下來,四集一次嗑完。其實劇情節奏平緩,也沒特別高潮迭起,然而敘事流暢故事性豐富,溫暖、激進、積極、孤獨的性格光譜彼此交會,結局令人動容落淚。

404.jpg   

此樁真人真事案件,根據記者安娜·博丁Anna Bodin和家譜學家彼得·斯約倫德Peter Sjölund合著的一本非小說類書籍《突破:家譜學家如何破獲林雪平市的雙重謀殺案The Breakthrough: How the genealogist solved the double murder in Linköping》改編。

英文片名《The Breakthrough》意旨調查有突破性進展,瑞典片名《Genombrottet》亦指突破之意。

408.jpg   

全部四集皆由瑞典導演麗莎·史薇Lisa Siwe執導,主場景在林雪平市拍攝。劇本則是奧斯卡·索德倫德Oskar Söderlund所編寫,真實人物名字在片中經過修改。女導演Lisa Siwe拍攝的犯罪偵查影片流淌著溫情,人物群像刻劃細膩,在硬派劇情裡有溫柔的理解。 

200410月瑞典警方展開一樁路邊隨機攻擊的凶殺案件調查,時間橫亙十六年,最終演變為瑞典第二大宗刑案偵查(第一大宗刑案是1986年「奧洛夫·帕爾梅Olof Palme遇刺案」)。「第二大宗刑案偵查」並非指有大量的死傷人數,而是指花費很長的時間調查並蒐集了宏大的資料,成為偵查案件中的第二大刑案。

412.jpg   

瑞典林雪平市一戶移民家庭的8歲小男孩艾德納·阿巴斯Adnan Abbas上學途中,被一名陌生男人持刀刺殺當場身亡,行兇過程被附近56歲婦人古妮拉·帕森Gunilla Persson看見且予以制止,兇手轉身後也將其刺殺,婦人送醫後宣告不治。 

警察很快就成立雙屍命案調查小組,由警長尤恩·蘇定John Sundin(彼得·埃格斯Peter Eggers)負責,找警犬隊協助搜尋、進行查訪社區居民。因現場有凶殺案目擊者還找到凶器,警方樂觀能在短時間破案。

413.jpg   

然而,目擊者可琳Karin記不起犯嫌長相、兩位死者之間沒有關聯、兇嫌丟棄的帽子太尋常,凶器蝴蝶刀雖沾有血液,但檢驗DNA後沒有在任何資料庫中尋得相關人物原本有利的線索居然像全部斷了線,派不上真正用場。 

後來,專家進行了罪犯側寫(15-30歲男性,患有精神疾病、嚴重焦慮症、隨機殺人,有可能再犯案)後,請求15-30歲男性自願受採DNA檢體沒有強制,當然有人不來做採驗、找有前科的男子查問,可琳Karin接受催眠後請人畫出嫌犯畫像

  411.jpg  

北歐劇總是維持一貫平穩調性冷冽風格,在此氛圍下,警長男主角John對於捕捉嫌犯始終保有激情與熱忱,一冷一熱形塑反差的對比。 

尤恩John執著於調查,疏忽太太亦停擺了家庭生活,幾年後失去老婆和婚姻。這種旁人可能覺得病態的執拗,除了John秉持一定要找到兇手,還給家屬公道的信念外,與他平日健走運動相互應和,John可以日日持之以恆並健走到奧運比賽,還參加了兩次,這種毅力非常人所及。

415.jpg   

家人意外過世,帶給生者永恆的痛。姊姊瑪雅Maya沒有陪弟弟艾德納Adnan一起上學,心中充滿愧疚,他們一家也因這樁案件被種族歧視者騷擾,只能搬離林雪平市。遭殺害婦人古妮拉Gunilla的先生蒐集所有案件報導,承受無盡的折磨。 

連兇案現場目擊者可琳Karin內心也煎熬無比,她怪自己想不起兇嫌長相。警長John更是投入所有時間精力追尋線索與可能的嫌犯,卻得面對受害者家庭對於未破案的不諒解,離婚後也與兒子亨利Henry不親密,成了孤家寡人。

  409.jpg  

時光悠悠已過16年,檔案室擺滿雙屍命案資料包含6千人DNA樣本,警長John也仍繼續追查中,但上級已準備將這樁殺人案件移交給懸案組。

長官米藍Miran認為此案的調查完美無瑕,他也無奈必須執行此行政命令,只能再給John兩週歸檔。 

414.jpg  

上帝雖關了一扇門,同時又開了一扇窗。John偶然間聽到一則藉由系譜網站新型DNA證據抓到44年前兇手的新聞廣播,從網站找到家譜學研究員帕爾·史庫基斯Per Skogkvist(馬提亞斯·諾奎斯特Mattias Nordkvist),請他予以協助。

JohnPer與時間賽跑,在兩週內找到兇手。實際進行DNA調查後遭遇頗多困難,兩人經歷爭執妥協並攜手解決。

406.jpg   

遺傳系譜學家帕爾Per對所做「DNA系譜」利用DNA的分析建立出個體之間的系譜關係,可用於追溯母系或父系祖先、民族起源、生物地理學以及人類遷徙)研究非常有信心,但這麼前衛進步的技術尚未得到迴響,因此無法普及。 

於是Per到處演講、自行舉辦座談會,蒐集與會者的DNA以擴大樣本註冊數,建立越多DNA採樣資料,越多紀錄檔案才能發揮功能DNA就像影子,每個人的都獨一無二,而且永遠無法擺脫。認真做一件好的事正確的事,時間一久它就會凝聚成一股強大的正面力量,對Per是如此,對John亦如是。

417.jpg   

從第一集劇中就有意無意塑造一名可能的兇手安泰Ante,他曾出現在命案調查現場、性格易怒暴力,在超市與目擊者可琳Karin擦身而過、與嫌犯畫像相似、未做DNA採樣。

幾年後他的足球教練鼓起勇氣去報案,當警探找到安泰Ante時真的以為快破案,但DNA不匹配,犯嫌另有他人。

410.jpg   

警長John之前就認識嗜血型報紙女記者史汀娜·易立宋Stina Eriksson(茱莉亞·史波爾Julia Sporre),她在這段系譜調查期間剛好返鄉,以此方式不符合數據保護法為由逼迫John要給她第一手資料。

幾番交涉下附屬交換條件之一是Stina要提供DNA樣本,最令人驚奇的是就因這筆珍貴無比的表親資料,找出如同消失的兇手(史汀娜Stina後來為帕爾Per寫書推廣遺傳系譜)。

407.jpg   

達維David涉嫌殺害艾德納Adnan和古妮拉Gunilla,原因是腦中的聲音告訴他必須殺兩個人才能得到內心的平靜所以David沒有殺騎單車經過正好瞧見的第三人可琳Karin。第一集曾有一人在電腦上打字「必殺」然後出門、搭公車,拿著刀子在街道閒晃,想來那人就是兇手David~ 

離群索居的達維David,活動範圍狹窄,除了偶爾和兄弟打電話,幾乎沒有和人有互動,無跡可尋就像不存在似的。因此警探多年來找不到有關他生活的蛛絲馬跡,這個孤單的精神疾患沒有再殺第三個人。

416.jpg   

警長John曾對小男孩艾德納Adnan父親說:「我不會放棄,我會不停追查,不找到人絕不罷休。」而也因這般永不放棄的決心,最終尋得真相,Adnan父親感激的將Adnan手錶贈予John作紀念。這時,進來一個小女孩,是Adnan過世後三年出生的妹妹,名字叫做古妮拉Gunilla 

16歲兒子亨利Henry真心向父親John恭喜,兩人約好一起去潛水。只要做出承諾一定信守到底的John,放下背負16年的龐大重責後,終於能過尋常人的生活。

418.jpg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