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為女巫?《黑魔女沉睡魔咒》觀後感

Maleficent01   

生為女巫?

在看本片之前,可以先試著思考你對女巫有沒有的固定的印象?亦或是你看過的電影當中,女巫是不是有什麼固定的模式?在幾部迪士尼動畫中出現的女巫,她們的形象有沒有什麼不同?例如1937年的《白雪公主》的皇后、1959年《睡美人》的梅菲瑟、1963年《石中劍》的蠻夫人、1989年《小美人魚》的烏蘇拉、2000年《變身國王》的伊絲瑪、2009年《公主與青蛙》中的雷婆、還有2010年《魔髮奇緣》的葛索媽媽。

 

在迪士尼的動畫中,女巫多半以反派的形象出現,在較為早期的作品裡為了符合單純的善惡之爭,她們被刻劃的邪惡性格十分單一,例如《白雪公主》裡的皇后僅僅只是忌妒白雪公主的美貌,還有《睡美人》裡的梅菲瑟其作惡的理由更為薄弱,僅僅只是沒被邀請至公主誕生的慶典。

 

本片試圖翻轉《睡美人》動畫中黑魔女梅菲瑟既定形象,賦予她更多元的性格,也帶領我們去發現她設下沉睡魔咒的真正理由。

 

被弱化的角色們(仙子變丑角,王子變花瓶)

在動畫中紅綠藍三位仙子是十分重要的配角,她們為剛出生的奧蘿拉公主給予祝福,並照顧她直至16歲,而其中藍仙子的祝福更解救了奧蘿拉公主免於死亡。

 

 

在電影中,梅菲瑟不再只是單純作惡的魔女。而被賦予如神仙教母般的守護者角色,卻削弱了三位仙子照顧奧蘿拉的重要性,讓她們成為電影中的丑角。我覺得電影中三名仙子有些蠢笨的形象頗類似1993年迪士尼出品的電影,《女巫也瘋狂》(Hocus Pocus)裡的三位女巫,卻無法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這可以視為一種顛覆,顛覆了動畫中仙子們是男性最重要的協助者,但是在這部帶有女權味道的電影中,仙子們可以視為是依附在男權體系下、被男性價值觀所挾制的女性(例如小說《橘子紅了》裡面的大媽),當一個女性沒有自我意識,她們注定被弱化,成為一種被忽視的存在。

其實在動畫中,我們就能看出三位仙子在沒有使用魔法的情況下對於料理家事十分笨拙,而電影中更是放大了三位仙子剛開始對於照料孩子的無所適從,例如她們完全不知道怎麼餵還是嬰兒的奧蘿拉,竟直接擺生的紅蘿蔔以及蔬菜在奧蘿拉的搖籃裡,放任餓著肚子的奧蘿拉哭鬧不休自個兒跑去睡覺,直至梅菲瑟派了烏鴉叼了有蜜的新鮮花朵餵食才止住哭泣。奧蘿拉即便爹不疼、娘不愛,三位負責照料她的仙子保姆如此不中用,幸好有梅菲瑟的默默守護,才能夠健康地長大。

 

在動畫中與奧蘿拉在森林裡一見鍾情並一同合唱〈Once Upon A Dream〉的菲利浦王子,電影中雖保留了兩人情竇初開的橋段,在後期全然沒有英雄救美的表現機會,只淪為帥氣登場的花瓶。

他與公主合唱的〈Once Upon A Dream〉,在此部電影中經由歌手Lana del Rey的獨自詮釋,也轉變為具有梅菲瑟味道的主題曲,仔細咀嚼其中的歌詞,不難發現有人對這部電影提出了女女戀的審視角度,這也是個有趣的線索。

城堡的比喻 (電影中的世界觀天龍國與慕谷慕魚)


兩個片段分別將動畫與電影做並置對照


動畫中梅菲瑟的黑暗王國與奧蘿拉的生父史蒂芬國王的領土都各自擁有了一座城堡。但是在電影中,梅菲瑟是最強悍的自然守護者,致力於抵禦文明力量的入侵,猶如近來守衛慕谷慕魚的原住民同胞。

 

城堡是一種文明的象徵,所以在梅菲瑟的國度並沒有任何屬於室內的場景,有趣的是長大後的奧蘿拉公主所出現的場景也多半在戶外。

 

我認為電影與動畫中的城堡可以代表一種權力的象徵,這可以呼應動畫裡的梅菲瑟使壞的目的或許就是想擴張她的勢力至另一個國度。而電影將梅菲瑟的這份欲望轉移到了奧蘿拉的生父史蒂芬國王甚至是已故國王的身上,權力核心的慾火,總是不斷地想燒毀由梅菲瑟用樹木所建構的長城。

 

電影裡的史蒂芬,背叛了梅菲瑟,犧牲了梅菲瑟對他的愛與信任,從而娶了已故國王的女兒並登上王位,從此史蒂芬再也沒有踏出城堡,終至成為一個把自己關在城堡裡只關心權力而沒有愛的男人。

 

城堡也成為史蒂芬封閉自我的堡壘,他剝奪了梅菲瑟的翅膀,也失去心靈的自由。

 

史蒂芬國王的悲劇─渡不過的男性更年期還有精神問題

其實深入探討這部電影,我們可以知道其實不只有女性會有更年期,男性也一樣會面臨更年期。片中的史蒂芬國王讓我們一窺男性更年期會有的某些症狀,男性更年期也加劇了他的精神問題,他時常極度不安、極端衝動,感情起伏非常劇烈、容易焦躁甚至是突然暴怒。

 

男性更年期更會有失眠以及情緒不穩的問題。一天深夜,當大家都在睡夢當中,失眠的史蒂芬國王為了強迫鐵匠深夜趕工,製造殺死梅菲瑟的武器,守夜人苦苦拜託他能不能讓鐵匠好好休息明天在工作,他完全沒有理由地對守夜人動粗。

 

成天將自己關在城堡裡的史蒂芬國王,八成吃太好又缺乏運動,或許也有心臟血管方面的毛病,至於性功能障礙,大概從奧蘿菲公主出生後,王后就被打入冷宮獨守空閨,直至臨終前還得不到丈夫的探望,女兒也不在身旁,於悲涼中死去。(在本片全然被忽視的苦主)

 

或許在片中真正被施了詛咒的是史蒂芬國王,猶如進入第八號當舖,以能夠愛人與被愛的快樂換取了權力。我們會不會被自己的意識形態給束縛住,去追求自以為很重要的事物,才發現我們其實不斷在丟失我們所忽視但是卻重要的事物?我們會不會一直努力去得到他人認為重要的事物,卻忘記自己真正想要的事物是什麼?

 

女人的幸福自己爭取,不用男人施惠

在動畫中,梅菲瑟詛咒奧蘿拉16歲碰到紡紗的針便會死去,藍仙子則給予奧蘿拉一份祝福:她並不會死去,只是陷入長長的沉睡,唯一的解除魔咒的方法就是真愛之吻。而電影裡削弱了仙子祝福的能力(有個仙子甚至還沒有祝福到,劇情就被草草帶過了),所以設下詛咒的既是梅菲瑟,提供解除方法的也是梅菲瑟。

 

在動畫中,三位仙子是王子最得力的助手,我們甚至可以把梅菲瑟也視為是王子完成最後儀式的協力者,梅菲瑟設下的重重難關加重了真愛的可歌可泣,而公主對於自己的命運始終無能為力,幼年的懵懂無知姑且不論,等到成長後,她也只能默默地被仙子送回城堡,她一連串的命運僅僅只是被安排與王子親吻後甦醒,結婚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反觀電影中的公主,她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也較為主動,從她與王子相遇的橋段就處理的與動畫版不太一樣,在約定被送回城堡的前一天,她便想向仙子保母們爭取與梅菲瑟生活在大自然,當她得知梅菲瑟就是下詛咒的人,她也逕自地去質問梅菲瑟(雖然這場戲處理的並不完美),隨後她也自己跑回父親的城堡,這一連串的行動,都不斷地強調她的主動性。儘管她一直走到紡紗台的戲碼,和動畫一樣都是在失了魂的狀態下完成,她再只不是個被擺弄的洋娃娃,更像一個主動赴湯蹈火的革命女子。

 

在迪士尼過往的動畫中我們常常看見真愛之吻的重要性,男人的愛才能解救女性,賦予女性最終的幸福。 終於2013年的《冰雪奇緣》顛覆了以往我們對真愛之吻的既定印象,大概看過《冰雪奇緣》的人對本片的結果就不會感到那麼驚奇了。

 

結語

本片提供我們用另一個視野去看梅菲瑟之所以成為魔女的背後原因,開頭更用了睡美人的口白來企圖強化這部電影的正統性,這是一部完全屬於女人的故事,甚至帶有一點女權得以伸張的味道,但人物之間的衝突與張力太低,並不是一部讓人感到驚喜的作品。

 

為了塑造梅菲瑟多元立體的性格,也削弱了動畫中原有角色的重要性,(例如無腦化的仙子們還有猶如花瓶般的菲利普王子),甚至還是落入了善惡之爭的窠臼,讓史蒂芬國王成為了大魔頭,還有劇末文明世界與自然世界的和諧共融,畫面中代表文明世界一方的只有奧蘿拉與菲利普王子未免顯的太過一廂情願,奧蘿拉公主投向大自然的懷抱,卻看不見來自文明世界的其他子民。

 

我認為結局可以是史蒂芬國王並沒有死去,而是隨著梅菲瑟的翅膀重回梅菲瑟的身體,讓他想起孩提時代與梅菲瑟共度的點點滴滴,喚醒他的純真與良善,放下與梅菲瑟鬥爭。
兩性不是在鬥爭中,由一方取得勝利,應該是相互分享彼此的差異。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