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寂寞芳心事件簿(2014台北電影節)
女學生夏薇喬血臥在街弄上,三個同校的男學生黃立准、葉一凱、林永群互不認識卻因此事同時目擊,一起聽訓導主任訓示,一起上輔導課程,開始對事件質疑調查女學生事發原由,從一張字條發現另一女學生朱靜怡疑似罷凌夏薇喬,三人為夏的復仇行動就此展開,但因之後的意外改變這三位男同學的命運,就此也陷入如同夏薇喬事件的風暴當中。
”共犯”從命案事件出發鋪陳出校園人際的關係的不同層面,如當中輔導面擊事件的同學以看影片與寫報告等方式的制式作為,訓導主任無心對學生態度的言論,呈現出校園師長對事件發生時的處理態度。而事件發生後三位男學生對事件調查的執迷讓自己扮演如福爾摩斯或柯南的角色,除了表現同儕意氣相挺,也藉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化正義使者行俠仗義的假象。而意外事件讓三人的正義使者就此幻滅,有人生命消逝,有人意氣扛下身邊同學耳語的指責,有人逃避卸責但卻也躲不過自己良心的譴責。
而女學生夏薇喬的秘密在事件後透過放在圖書館放置卡繆的經典名著「異鄉人」位置的日記、女學生朱靜怡及號稱目擊者的黃立准一點一滴呈現出來。夏薇喬身為單親家庭出身的寂寞、在班上的孤僻行徑、疑似霸凌突顯自己無辜、同情夏薇喬處境發現日記臉書的黃立准以自身被霸凌的認知與理解增添內容,投射出自己的處境,同時也投射出如羅生門般但卻又真實的夏薇喬。
張榮吉導演的”共犯”迥異於前一部以兩個追求努力夢想的作品”逆光飛翔”,以懸疑風格打造這群寂寞的高中生想要求得認同卻不可得,有人選擇了死亡,也有人選擇了意氣相挺但命運背離了他們,有人被誤解遭到霸凌或被孤立,也有人選擇了面對與逃避,每個人因為一場事件失去的遠比他們所承受的來得多。正如電影一開頭的湖中意象點出電影事件的核心與角色內心的掙扎,在劇中混濁的湖水似乎也代表人性的灰與黑。電影的結尾呈現或許在每位觀影者留下程度不一的解讀,但我相信是導演選擇了給我們在接收角色程度不一的內心衝擊下所抱持的一絲溫暖與希望-因為唯有情共行,人就此不再寂寞孤獨。
圖片引用:2014台北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