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浴場》: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常言道:「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曾稱霸一時的羅馬帝國據傳始建於西元前753年,改編自同名漫畫的電影《羅馬浴場》在開場便快速地帶出這段歷史背景,以地圖簡單介紹羅馬帝國的起源和版圖擴張;接著,時間拉到西元128年,時值名列「五賢帝」之一的哈德良(Publius Aelius Traianus Hadrianus,76-138)在位期間,這是羅馬帝國最為強盛的時期。那麼,民間的文化又呈現出怎樣的面貌呢?如同片名所指,浴場即為頗具代表性的文化之一。
日本人喜愛泡湯是眾所周知之事,而古羅馬人亦著迷於此道,甚至有過之無不及。正因為如此,被視為暴君的哈德良(市村正親飾)為了喚回民心而興建浴場;更因喜歡泡澡而被認為有人性。電影中不時可見古羅馬人在浴場裡泡澡、休息、聊天、玩鬧的畫面,完全呼應著日文中所謂的「裸のつきあい」(裸的交際),也讓古代的羅馬與現代的日本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國家產生合情合理的連結。當然,這必須歸功於原著漫畫的作者山崎麻里(ヤマザキマリ)的創作巧思。
故事的主角路西斯(阿部寛飾)是一位浴場設計師,他那不知變通的個性使他因過時的設計而丟了工作。某次,路西斯在泡澡時為求安靜潛入水中,並不斷思索著何謂嶄新的概念,說時遲那時快,快速流動的水流突然將他吸入浴池的裂縫中,等他從水中站起,才發現自己已置身於「扁臉族」的國度。西諺云:「需求為發明之母。」路西斯的經歷便是最佳寫照。他急需嶄新的概念,因而穿越時空來到現代的日本,見識了日本澡堂中的擺設和運作方式,這些對生活於古羅馬的人而言,絕對是前所未見、新到不能再新的設計,於是路西斯便將他所見之物盡可能原封不動地搬到古羅馬的浴場中。在其他人的眼中,路西斯的作為是「發明」,但路西斯清楚知道,他只不過是「重現」罷了。
發明指的是新事物或新方法的創造,強調的不僅是首創,更要是原創。倘若就此觀點而言,路西斯的重現既是發明,卻又不是發明。原因在於,從時間的順序來說,古羅馬在人類歷史的的直線軸上必然早於現代日本,因此路西斯的重現自然稱得上是發明;另一方面,一旦時間的順序被穿越時空的可能性打破之後,時間的進展便不再是一直線了,所以古羅馬與現代日本之間是兩個並行的空間,無所謂先後次序,如此一來,路西斯的重現就真的只是重現,而非發明。
發明與重現──說得直白些是抄襲──原本是截然不同的觀念,《羅馬浴場》的故事設定卻使得兩者的意義只相隔於一線之間。其實不管是發明也好,重現也罷,文明與文化的發展說穿了不正是奠基於此之上嗎?譬如:日本過去曾向大唐取經,其政治體制與文化無不受到影響;台灣在過去深受中國文化薰陶,時至今日,包括美國、日本和韓國在內,我們的生活裡處處可見這些異地文化的痕跡。
人類文明的進展是透過學習、移植、模仿等的過程不斷累積而來,話雖如此,對十分自傲的古羅馬人而言,要向「扁臉族」取經自然會受到極大的衝擊。所以,即使路西斯不得不承認日本凌駕於羅馬帝國之上,仍舊稱日本澡堂為「奴隸的浴場」,將這群「扁臉族」視作奴隸,這或許是為了找回自身的驕傲和身為羅馬人的尊嚴,但是這還是掩蓋不了他所受到的震撼和挫敗。這無疑顛覆了長期以來日本單方向受歐美文化影響的慣例。除此之外,《羅馬浴場》更讓日本人成為左右羅馬歷史的關鍵:若非山越真實(上戸彩飾)道出自己所熟知的歷史,那麼繼承皇位的將會是凱歐尼烏斯(北村一輝飾),而非安東尼(宍戸開飾);如果路西斯沒有從日本學到蓋溫室、種植熱帶植物的方法,哈德良皇帝可能就此一蹶不振,甚至抑鬱而終。由此可見,在《羅馬浴場》的論述底下,羅馬帝國之所以興盛、繁榮,日本人的貢獻絕對功不可沒。
《羅馬浴場》一方面翻玩歷史與文化,另一方面又融合史實,在既存的歷史框架下呈現出無厘頭的創意與笑料。於是,日本人飾演古羅馬人變得合理,古羅馬人說日語也能讓人接受,更遑論現代日本人穿越時空到古羅馬之後,以日語和古羅馬人交談了,反正大銀幕上都明白寫出「以下雙語播映,請自行想像」,實在無須在雞蛋裡挑骨頭了。硬要說的話,整部片最大的缺點就是笑點相似度與重複性過高。片中主要以文化的差異與衝突製造笑料──所以我們老是看到阿部寬那誇張的吃驚表情──一次、兩次當然好笑,但是過多的重複令人感到麻痺,連帶使劇情顯得有些拖沓,實在可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電影的選角。包括古羅馬人在內,片中的主要角色皆由日本人演出,為了符合古羅馬人的樣貌,演員必然得經過審慎的挑選。如果說單眼皮、細小眼睛是西方世界對東方人的典型想像,那麼我想阿部寬那高挑壯碩的身材以及深遂鮮明的五官,便滿足了東方世界對西方人的想像了。
【電影資料】
中文片名:羅馬浴場
原文片名:テルマエ.ロマエ
英文片名:Termae Romae
導演:武內英樹(武内英樹/Takeuchi Hideki)
出品國:Japan
發行商:傳影互動(台灣)
影片年份:2012
色彩:Color
片長:108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