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德聖X鈕承澤】野台開講

魏德聖+鈕承澤,號召了一場心靈的公益活動,自由入坐。

4.jpg  

「魏德聖導演坦然看歷史,歷史沒有好壞人。

鈕承澤導演愛演難割捨,臨場演戲聊解饞。」

起因於最近台灣社會事件風雨多,魏德聖與鈕承澤兩人突發奇想,今天晚上浪漫地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了一場對談會,在週末的秋天晚風之中,臺北一隅,兩位導演誠心地與台灣朋友們分享他們的信仰、夢想,試圖傳達愛的力量。

所以一開場的儀式,就是兩位導演買了五百塊餅,在台上「吃餅」,為那些受害的餅店商家贊聲、送暖意。

  3.jpg  

魏德聖導演面對台灣社會現況,呼籲大家「地緣應該比血緣重要,文化應該是力量而非隔閡」。這幾年因為要拍片而研究歷史,看著歷史一直重演,一邊好奇為何大家不學乖?畢竟每一個國家的族群分裂時就是最虛弱的、合作的時候就是國家強盛的時候,很希望能夠早日看到台灣族群融合,創造台灣力的一天。

而鈕承澤(豆導)提起此活動目的有二,第一個就是「道歉」(最近他不論出席什麼活動都會先「道歉」),第二就是分享他決定「放下偏見、超越出身,不再抱怨」的心情。

  0.jpg  

以下與大家分享部分對談內容:

主持人:
這次的活動主題口味很重:【殉道者。賣國賊】
你們兩個,誰是殉道者?誰是賣國賊?

豆導:
小魏你說為什麼大家討厭我?

小魏:
因為你是公子哥~

豆導:
我明明就是軍公教家庭,憂鬱症患者,漸凍人之子,一路打拼到現在!為何我算是公子哥?

小魏:
豆導是我們導演圈裡面比較錢的。但每次我們拍片,每次都有跟豆導借到錢。業界裡大家都背債,然而大家在背著債務的同時,卻還是願意為同伴去找錢,這種溫暖是一些其他人格小缺陷也無法掩蓋的光芒。

豆導:
我喜歡我的大我,那個大我有一個電影大夢,願意為之付出一切。但我內在卻也有一個小我,那個小我任性、急功近利、多愁善感
所以後來我懂了,我之所以感受到別人討厭我,可能也是因為我討厭別人(覺得別人討厭自己,是因為自己也常討厭別人)~所以現在,我決定我要停止討厭下去,也沒有資格討厭別人了,我要從自己開始,去為這個社會投注正向的力量。

1.jpg  

***

豆導:
關於軍艦問題,我的回答是:反正當初我就是任性莽撞驕傲鬼遮眼,應該要道歉,也不能回避過錯,但即便父母是外省人,鈕承澤仍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台灣人,鈕承澤跟大陸市場有很好的互動,但仍努力抗拒大陸巨資的招攬、只因想拍屬於台灣的電影。鈕承澤這個人的確有很多瑕疵,但仍一心一意地想要為台灣做事。全世界看鈕承澤一定都是把我當作台灣導演,倒是部分的台灣人沒這麼想就是了。至於大家若想罵我就罵吧,我會承受,順便消除業障,但我不會反擊,因為我想成長成為那個和其他鄉民不再一樣的自己。

***

小魏:

我們為了什麼而努力?台灣人的存在感建立在社會觀感上:你第幾名?薪水多少?就代表你的社會價值有多高。但生而為人應該不止如此。只要有一天,台灣的美學教育可以教會大家「懂得欣賞」,欣賞不同的意見、不同的價值觀,那就會變得更好。

關於電影的「彩虹橋」和「坐船回台灣」的特效戲:雖然知道做不好可以裁掉,但因為導演或演員的需求理由,所以最後仍讓它們存在。一樣是那一句老話:「這次做不好的,下次補回來」。

拍電影經常因為浪漫而開始,以「不得已」作結。(頭洗下去,總得洗完,要不然中途離開後果更慘)

600.jpg  

***

觀眾QA時間:

Q:週邊商品的經濟效益?

週邊商品比較像是宣傳作用,頂多回本與賺工錢,但無法為電影營造更多收益。

Q:如果豆導在軍中樂園要演戲,你想眼什麼角色

豆導:
我會演我外公的角色。

Q:如何面對別人說自己的電影歷史角度偏頗?

小魏:
台灣歷史是一長長的殖民史,任何一段都有外來人的執政色彩,是避不掉的。我認為台灣人要有存在感,就要先有史觀,這也是之所以導演會想要說故事拍電影的原因,也避不掉。所以導演們只能用自己的方式,去致力于社會心理的建設,精神價值的建設。歷史人物是沒有好人壞人之分的,他們個有個的立場,我認為自己有位每個人設身處地、故事也講得很客觀,至於至於大家要怎麼「講」?就儘量互相尊重吧。

 

Q:如何面對中國市場?

小魏:
因為當初拍電影的「初衷」是有故事要講,要講自己想要講的故事,不想在自己最好的年紀去拿錢為別人效力(拍別人的故事),就不會被動搖了。

豆導:
講「中國」不行、說「內地」也不行,那就說「大陸」吧。中國與台灣無法切割卻難以真心擁抱,矛盾在存。我內心裡的大夢還是想要追逐華語電影的巔峰並且終結好萊塢電影殖民,會以此為原則繼續努力下去。

 

Q:築夢過程遇到不想要做的事,要如何選擇「妥協」?

小魏:
每個導演每個人都在找妥協的平衡點,先去想像作品後面的結果會是好是壞?可能是好的話,就妥協,但如果只是為了錢而必須讓理想上的結果有所改變,那就不用去妥協。

豆導:
我人生每一次的「妥協」都換來更大的挫敗。現在的心得是:不要讓世俗的成功定義捆綁,不要讓別人告訴你你應該做什麼。在台灣很難真的餓得死,順心而為而努力,

  5.jpg  

***

在座談尾聲,豆導聊他年輕時當演員的趣事(還一邊講一邊演,真的狠愛演!)~而魏德聖導演也以「每天一件好事」作結:

我每天只期待一件好事。如果沒有,那我就努力讓它發生。

或許生活中,每天都有很多鳥事與挫折,那麼,在大的好事還沒完成之前、每天都創造一件小的好事,讓自己感覺過得開心,這樣築夢的過程或許就會更覺踏實。

  6.jpg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