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犯》無所適從的荒謬孤寂

 

共犯_海報

常說人是群居動物,或許真有人能活得灑脫、活出自我;當然,不在意別人的眼光,不去在意別人的想法,若真能做到如此,想必也非一般人能輕易理解。畢竟,以現今社會而言,你我終其一生,所說所做的一舉一動,還是希望有人能有所回應,即便只是短短一句:你好、謝謝、不客氣或是我覺得等,都很容易地影響自己的情緒,以及自身的期許與評價。

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必然會碰到人與人互動的時刻;上班時,你會與同事們商討業務上的細節流程,甚至是公司內外部等傳軼事;上學時,你會與同學討論課業上的零零種種,或者是誰暗戀誰、誰討厭誰等流言蜚語;再更親密一點,你也會跟摯友或愛人閒聊彼此的生活瑣事,抑或是快樂悲傷等情感宣洩;至此,人,看起來果真是一種群居動物。

共犯_1  

除此之外,也有人這麼認為,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孤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人類一種天然屬性,日積月累的文化洗禮,這種被孤獨感也就慢慢驅使你我,不得不去依附另一人或多數團體。因此,我們不得不處理孤獨與不完整感,似乎只有努力尋找到共鳴的另一半,才能擺脫寂寞的折磨。這種心境歷程更多半在青少年時期率先發生,一個遭逢欺壓環境下念書的少年,一個失去家庭溫暖的少女,表面上狀況良好,內心卻逐漸蒙上一層陰影,那無所適從的荒謬孤寂,正是《共犯》所帶來的抑鬱處境。

「只要大家都相信,那就是真的。」《共犯》以發生在高中校園內的學生自殺事件開始,用帶著懸疑、黑色、驚悚等元素的風格展開這段故事。《共犯》故事敘述道,一如往常的上學日,不尋常的意外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一個女孩跳樓自殺,第一時間發現屍體的三名男學生,雖然互不相識,仍決定攜手調查女孩自殺真相,在彼此相互隱瞞秘密下,他們成為了「共犯」。

共犯_2  

獨行俠黃立淮(巫建和 飾),個性軟弱文靜,生性低調話少,但在案件後每每說出口的話,總能推動事件進展;壞學生葉一凱(鄭開元 飾),是大家眼中的問題學生,受到刻板印象波及,壞事總有他的份;至於模範生林永群(鄧育凱 飾),則是同學心目中的好朋友、好模範,深受旁人學習看齊;三位性格迥異且原本沒有交集的同校高中少年,因緣際會下相識,聯繫他們的共同點,是一起在上學途中目擊了女學生夏薇喬(姚愛寗 飾)的意外死亡事件。

為了探查夏薇喬的死因,他們三人組織了一個祕密結社,一同展開調查行動,也逐漸建立起原本不曾存在的友誼;不幸的是,一場突如其來的事故,卻打擊到他們美好的未來與過往規律的生活。嫌疑者、揭密者、隱匿者、被害者、預謀者以及霸凌者一干人等,人言可畏的閒言閒語,四處流串其中;在這段關係裡,為了維繫彼此之間的友誼,有人私自隱藏了祕密,有人被罪惡感糾纏,有人竟淪為全校公敵,三人的共犯結構開始瓦解。難道,能夠一起做壞事,才是好朋友?

共犯_3  

自上次溫馨勵志電影《逆光飛翔》大獲好評後,導演張榮吉這次改採另一類型,選擇不同以往調性的懸疑題材,或許不少人認為十分跳tone,然實際上兩者的主軸表達,仍有互相呼應之處。《逆光飛翔》描述視障人士受困於黑暗中的孤單懼怕,透過家人朋友的關懷與互助,傳達出夢想實踐的必要性;而在《共犯》中,一群茫然無助的青少年,也同樣處在寂寞孤單的氛圍裡,渴望能被體會、有容身之處。

兩者的角色設定,皆有某種程度上的社會缺陷,內心狀態的描繪也就不謀而合,最顯著的差別,或許只在於《逆光飛翔》的呈現方式較為絢爛光明,《共犯》則較為無言悲慟;因此,「孤寂」與「關懷」兩大核心概念,都在兩部作品中連貫套用。《共犯》打著驚悚懸疑特色,以一名高中女生的墜樓死亡為起點,間接引發三名同校男生,追查這起意外背後的蛛絲馬跡,甚至不自量力地要幫死者報仇洩恨,但卻不幸發生另一起無謂的悲劇。

共犯_4  

乍看之下是很單純的推理劇碼,但隨著劇情發展,便可以感覺到其中的案件推理,根本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反倒青少年難以讓外界了解的寂寞世界,才是最主要的論述重點;原因無它,因在形同一座牢籠的校園裡,個性與背景截然不同的少男少女,雖穿著一樣的制服,彷彿在同一艘船上共患難;但無止盡的考試壓迫,同儕間的無形壓力,以及根深蒂固的校園霸凌問題等,仍使這群無知的青少年,一步步走向危險的深淵。

僅管如同《共犯》所描繪的,他們也因為校外事件的共犯關係,緊緊串聯在一起,得以從禁錮的校園青春中,獲得一絲喘息,但無可厚非地,既定的階級差異,以及無法無天的輿論碰撞,仍不時在其背後追趕著;結果,青春臉龐隱然的巨大悲傷,終究還是造就出,一個令人不勝唏噓的悲慘事實。

共犯_5    

劇中很有意思地連結了經典文學《異鄉人》,「我知道這世界我無處容身,只是,你憑什麼審判我的靈魂?」不外乎再再延伸出,在與世界衝撞的窘境下,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青春的意象既是活躍奔放,亦是荒謬無常,《共犯》巧妙地使其成為一種象徵元素,也就可見一般了。

整體而言,《共犯》以青少年的成長經歷與校園生活為架構,在真實虛假兩者間,藉由夏薇喬和黃立淮的兩起命案相互辯證,導引出青春孤單、人際漠視等最終結論;劇中開場的水中攝影部分,更是唯美到位,詭譎、奇幻的影像感,無非讓觀眾可以迅速進入劇情,豐富感官上的觀影體驗。

共犯_6  

但可惜的是,在這群年輕世代中,為什麼要騙人、為什麼要自殺、以及為什麼要承擔等等,似乎都似是而非地理所當然,頗為弔詭牽強;就熱愛犯罪推理的人而言,解謎成份薄弱不足,不免也會讓其大失所望。

僅管《共犯》讓不少人聯想到日本的《告白》與《聽說桐島退社了》等樣貌,但日本這類詭譎的異色躁動,以及精心設計的細膩劇情,輔以民族性的神經質與戲劇張力,相較下明顯還是勝出不少。即便如此,對於國片難得有這樣的片型,以及導演突破以往的企圖心,仍是相當值得給予肯定。

散場貴重物品值(超值=5個):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