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勇者】The Railway Man
【心靈勇者】
(The Railway Man)
「有時候仇恨終究得停止。」
(Sometime the hating has to stop.)
二戰創傷的內心掙扎,改編自艾瑞克羅麥斯(Eric Lomax)親身經歷的同名自傳,集結了影帝影后同台飆戲,精采度破表!
那時發生在日軍入侵新加坡的時候,邱吉爾稱之為「大英帝國史上最大的災難」,戰後許多的戰俘都不願意說出當年的痛苦遭遇。
原書The Railway Man▼
《劇情簡介》
1942年,羅麥斯是二戰時期派駐新加坡的英國士兵,經過一連串激烈的戰火攻擊後,英軍投降,眾多的英國士兵遭到日軍俘虜並飽受凌虐。
後來英軍被帶往泰國緬甸的邊界參與建造人稱的「死亡鐵路」,戰俘必須要徒手開鑿堅硬的岩石和叢林,英軍在心底默默地策畫想要反抗,不料後來被抓到。羅麥斯被憲兵永瀨抓去審問,遭受到了一連串的折磨、逼供與刑罰,直到後來戰爭結束才終於重獲自由。
多年以後,羅麥斯終日一個人常常出神地想起這道難以抹滅的痛苦傷痕,午夜夢迴時,依然不斷的夢到這段過去,甚至在現實中產生幻象。
有一天,同胞軍官芬利告訴羅麥斯原來永瀨還活著,並且回到了當年凌虐他的戰俘營擔任導覽解說員,得知了這消息的他會怎麼做?該如何才能讓自己的心靈重獲自由?
《電影討論》
這部的問世其實很不容易,前面有提到因為許多的戰俘都不願意說出當年的遭遇,當主角羅麥斯出版自傳時馬上成為大眾焦點。
雖然羅麥斯本人已於2012年逝世,這部自傳電影最後還是在劇組與太太佩蒂的合作下順利殺青。
電影雖然是真實事件的呈現,但電影並不會讓人感到有平舖直述上可能會發生的氣氛苦悶讓人昏昏欲睡,反而讓人定心去感受這一個事件所帶來的影響與男主角對此事件上內心的創傷與掙扎。
或許是因為電影中有著令人痛心疾首的畫面與情節,片中我們看見那些被俘虜的士兵飽受凌虐,參與開鑿道路與森林工作,過著被奴役的生活。
一次次的逼供都讓人不寒而慄,即便我們知道這並不是我們所知道的刑求中最可怕的,片中那一幕幕堆滿恐懼與絕望的氣息似乎嗅鼻可聞。
出演年輕羅麥斯時的傑瑞米爾文也備受折磨,即便他全身上下都在發抖,還是挺身而出的那股勇氣讓人感動又敬佩。
戰爭結束多年後的羅麥斯由影帝柯林佛斯出演,演藝更是精湛,深深烙印在內心深處的戰爭傷痕從他的眼睛、聲音與臉上的表情彷彿都一一替他訴說著。
那種痛苦的掙扎與糾結、午夜夢迴時所帶給他的幻覺與磨難讓觀眾都看得無比難受,似乎我們就在他體內一同分食著這巨大、尖銳的精神折磨。
最後當那位讓他噩夢連連的永瀨再次出現他在的生命中時,他並沒有選擇面對,反而因為自己有家室的關係說服自己不要去找他,但問題並不會解決。
唯有面對痛苦的根源並且連根將其拔起,心靈才會有自由的一天,惡夢也才不會纏身。
芬利和他一樣飽受戰爭所苦,但他並不希望羅麥斯和他一樣繼續帶著戰痕過活,最後選擇了上吊來為他發聲。
「我會傳個訊息給羅麥斯,以一種他不可能忽略的方式。」
上吊的那一幕既讓人震撼又痛心,彷如為這個未解的傷痕下了另一道無聲的註解。
羅麥斯在知道的當下不知道該怎麼反應,只能保持一貫的冷酷話語為自己不安的情緒作掩飾。
然而,我們都清楚知道,芬利的離開已經在羅麥斯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濤,正一波波的打向那道心牆。
最後羅麥斯的選擇面對,他與永瀨的面對面,過往那每一刻的痛苦與絕望都在見面的瞬間湧現。
那位每晚拿著武士刀要他進入小房間,讓他苦苦哀求的永瀨就在多年後出現在他的面前。
因為過去的所作所為而感到後悔與自責的永瀨回到原來的地方,透過導覽與學佛為自己的罪孽贖罪,為自己的心靈找到平靜。
憤而拔刀的羅麥斯一股腦地把痛苦傾洩出來,試圖為自己過去的傷痛討回公道,甚至要永瀨付出代價,以死償命。
永瀨也在當下回憶湧現,日日堆疊的責難與不安也讓他願意接受私法制裁,讓過去的一切就此一筆勾銷。
最後,羅麥斯並沒有選擇以報復的方式結束這一切。
反而是以德報怨,用原諒的方式抹平這一切的仇恨。因為他選擇面對這一切就是希望傷口就此癒合,心靈不再被仇恨所束縛。
Lomax:「有時候仇恨終究得停止。」
羅麥斯說出他已經原諒了他的那一刻,成熟到能放下所有仇恨的胸襟令人敬畏;
永瀨交給羅麥斯自己懺悔信的那一刻,難過與懊悔的心情也加倍的讓人心痛;
兩人彼此體諒與緬懷,那一日日對彼此的仇恨與懊悔就在那一刻化為濃厚的友誼,只有彼此真正懂得彼此心中的心情與體認。
後座力好強好強的一部電影,看完之後會有種從內心湧出的感動在胸口翻騰。
身為局外人的我們似乎也能體會他們彼此的心境,由「仇恨」變為「原諒」昇華為「友誼」的過程就在淚水中成型。
*****
兩人二戰時期相遇時的照片▼
兩人在戰後成為好友多年後的照片▼
*****
參考資料:
Yahoo, wiki, 中時電子報.
*****
近期電影閱讀▼
加入臉書粉絲頁追蹤▼
(電影人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