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51《禁愛風暴》:我太奇特,多麼奇特。

The-circle-01

「我太奇特,多麼奇特。
有時我會搞不清,自己是活著,抑或只是一場夢。
我幾乎覺得自己只是隻泰迪熊。」恩斯特。

《禁愛風暴》有兩條故事線,一條線落在1957到1967年間,記錄瑞士知名地下同志雜誌《圈子》(創辦于1932年)由盛轉衰的過程,50年代歐洲,瑞士對同志態度較之其他歐美國家更為開放(當時美國麥卡錫主義正盛、德國有刑法175條,禁止任何同性戀行為),然而一連多起同志謀殺案件,引起社會大眾關注,保守人士在媒體上登文抨擊同志性生活淫亂、政府對同志態度過於寬容,才會導致其他歐洲國家同志紛紛湧入瑞士,為穩定社會帶來混亂與不安,完全沒有考慮同志何以如此容易成為被攻擊目標(身分的隱匿/被害者),倒先怪罪起同志敗壞社會風氣;由於社會上充斥批判聲浪,讓原本就已躲藏在暗處的同志們,變得比以往更加小心身分曝光,這群無法公開承認自己性向的暗黑王國遊子們(白先勇《孽子》),成了易於脅迫與勒索的對象,加上警方大規模查緝同志舞廳與各項活動,以「法」之名審查同志雜誌內容並加以干涉、對同志進行自由剝奪或隱私侵害,令瑞士人權受到嚴重考驗;而在這動亂不安的年代,女校教師恩斯特戀上變裝歌手羅比,他們共同見證《圈子》的沒落、同志的憂愁與遭受迫害(友人自殺或被殺害),也攜手走過50餘年的伴侶人生。
《禁愛風暴》的另一條故事線,邀請現實生活中的恩斯特和羅比現身說法,一邊講述他們的浪漫愛情故事,一邊回憶那個燦爛與黑暗並存的時代....。

The-circle-02

與其說《禁愛風暴》是紀錄片(柏林影展泰迪熊獎最佳紀錄片),它其實更像是加入訪談情節的劇情長片,電影遊走兩樣時空,既是比對不同世代對同志態度的改變,也是期許當年迫害同志的類似事件不要再次發生;然而同志運動發展至今超過半世紀時間,現今社會對同志的不友善與妖魔化依然時有所聞;《禁愛風暴》有個橋段令我觀來頗有感觸,1957年,一名同志音樂家遭男妓殺害,恩斯特的學校會議中,同桌老師以嘲弄語氣說「玻璃就該死」,接著跟另一名老師開起不得體的「同志笑話」,完全沒想過他們的同事間或許也有隱瞞性向的同志,或說,就算他們知道同事間有同志,也會故意開玩笑測試對方的反應,因為他們明白在社會大眾集體排擠同志的氛圍下,這群遭到羞辱的同志們大概不敢挺身對抗,只會憋在心裡難受吧;別以為《禁愛風暴》的劇情只發生在電影世界或過往時空,即便是現代社會,我還是常常聽見一群男孩或女孩聚在一起聊天,話題忽然說起那個誰誰誰很娘娘腔或是哪部電影有同志情節好噁心云云,我總會偷偷觀察這群孩子,看看是否有誰不小心露出尷尬或不安神色,卻又敢怒不敢言,深怕成為被團體排擠的對象;言語暴力也是暴力,習慣挑軟柿子欺負(弱勢族群),傷人於三言兩語間

恩斯特問學生:「如果愛得不到回應怎麼辦?」
學生A回答:「我可能會傷心,然後自殺了結生命。」
學生B回答:「我不會,我會奮力一搏。」

(底下會提到結局喔!)

The-circle-03  

《禁愛風暴》結局,看到年邁的恩斯特和羅比終於有情人終成眷屬(瑞士第一對登記結婚的同性伴侶),我一方面替這對相守一輩子的伴侶開心,一方面也替恩斯特感到疼惜,因為他一直到70歲年紀才敢跟親人承認自己的性向,如果這個世界可以對人有更多的尊重、更大的包容,或許恩斯特或其他不同性向者,就不用辛苦的躲藏在櫃子中;如果這個世界可以對人有更多的尊重、更大的包容,或許片中的女校校長馬克斯就無需利用婚姻來隱瞞自己的性向(不但傷了自己,也傷了太太與孩子),也就不會走上自殺一途了吧。

最後,我要說自己對同性婚姻法舉雙手贊成。那不代表我認為每個人都該步入家庭,或是擁護一夫一妻制度,而是我認為人應該有選擇加入婚姻制度或是選擇獨身主義的自由。

《禁愛風暴》是一部好看電影,導演Stefan Haupt將電影拍的真誠動人、影片技術面夠水準、現實生活中的恩斯特和羅比,互動的很自然很可愛、飾演年輕版羅比的Sven Schelker,扮相美麗,而且他有一雙漂亮的湛藍眼睛,很是迷人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