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人 (Birdman;飛鳥俠;無知的意外之喜)--超級英雄的職業病?--[心硯影評](20150121)
【鳥人】官方預告片,01.16 (五) 絕地大反攻--YouTube
先開門見山的聊聊這部電影的觀後感吧!
電影"鳥人"甫在金球獎中,囊括了最佳音樂或喜劇類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劇本兩項大獎,
在各個影展當中,也都是佳評如潮,甚至被許多電影許多協會譽為2014年最好的電影之一.
但以個人的觀影經驗來說,也許是無法理解所謂的"黑色喜劇"的笑點吧,
其實一點都不覺得好笑,整體感覺上還有點小悶,稱不上是部太具有娛樂效果的電影.
然而,能夠獲得電影圈極大迴響,自然不是浪得虛名的,
倘若拋開了商業電影的視野,從其電影中所蘊含的意境來析之,
寓意可說是無比的深遠阿!而講述的,或許正是每個電影巨星們所共同面臨的瓶頸,
在此我稱之為"職業病",但說穿了,就是一個入戲太深而無可自拔的沉溺...
首先,對於劇組找來米高基頓(Michael Keaton)擔綱演出,真讓人直呼是"神來一筆"阿!
也許年輕一點的影迷們不清楚,其實米高基頓,曾經飾演過第一代的蝙蝠俠,
當年該片由名導演提姆波頓執導,傑克尼克遜則飾演死對頭小丑,曾被譽為是經典劇作.
尤其是米高基頓精湛的演技,完美的詮釋著蝙蝠俠亦正亦邪的性格,至今仍深植人心.
雖不知片名"Birdman"是否暗指著其演過的"Batman",
但這樣的巧合,相信絕對是讓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順著<<鳥人>>一片宗旨,如果穿鑿附會的來說,自己不禁要問的是:
何以在完美詮釋過兩集蝙蝠俠後,會決定不再接演讓他在電影圈發光發熱的蝙蝠俠呢?
其實同樣的問題,套用在後來的克利斯汀貝爾身上,似乎也同等適用.
(貝爾在接演過諾蘭的黑暗騎士三部曲後,宣布不再演出蝙蝠俠的作品...)
對此,我的答案會是:
他們不希望自己的演藝之路,從此被定型;
不希望影迷們看到他們,呼喚的是"蝙蝠俠",而非其真實的姓名,
欲破除這樣的刻版印象,沒有太多選擇,唯有跳脫出角色的框架而已,
但...談何容易呢?
當您從一個一呼百應,彈指間都是超能力的虛幻世界中退下,
回到了現實生活,甚至重新扮演起一些尋常的角色時,
非但影迷們一時間難以接受,即使是自己,往往也難以從昔日的英雄世界中走出.
而這樣的情境,正是<<鳥人>>一片所希冀詮釋的面向...
故事敘述曾因超級英雄"鳥人"而大紅大紫的過氣演員雷根·湯普森,
期欲轉型站上百老匯的舞台上表演,希望能夠再挑戰自己的演藝生涯高峰開幕.
但由於戲劇本身的枯燥乏味,加上頻頻遭到影評人的酸言酸語,
讓他不免陷入了困惑,開始懷疑起這樣的轉型是否能夠成功.
在失落之際,讓他不時的想起著昔日身為超級英雄時的意氣風發,
幾度意志不堅的希冀再重新回到鳥人的角色當中,
顯然的,在虛與實之間,他迷失了自我...
我覺得整部戲最大的成功,就在於設定了由愛德華諾頓所飾演的"麥可·夏納"一角,
一位百老匯的超人氣演員,用來與星光逐漸黯淡的湯普森,進行相互間的對照.
夏納之所以火紅,又湯普森之所以沒落,其實關鍵全在於夏納在演戲當下的態度:
夏納曾說:我任何時候,包括下了舞台後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是假,
但唯獨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我希望可以是真的.
(正因如此,所以在演床戲的時候,他會希望和女主角真槍實彈的激情演出)
那麼,何以這樣的態度,會成為他人氣不墜的關鍵呢?
很簡單,人總是期待著掌聲,明星尤其如此,故當您獲得掌聲的時刻,
是您呈現出自己真實一面的時候,您便可以很自然的時時做自己,
因為,真實的做自己,就能夠獲得最大的掌聲,何樂而不為呢?
但顯然的,包括湯普森在內,大部分的演員並非如此,
舞台上的自己是假,走下台後的人生才是真的,
故當您沉溺於舞台上的掌聲之際,某種程度,您所追求的,是一個虛假的身分,而非真實,
就好像湯普森經常想起過往扮演鳥人時的風光,以及受到影迷歡迎的情景,
總是希冀著能夠再回到那個角色當中,但他所沒有認知到的是:
其實鳥人這個超級英雄的角色,根本上也是假的,是電影所杜撰出來的,回不去了...
一昧的緬懷著那個輝煌過往,最終只是讓自己沉苛在無可救藥的迷惘當中,
早已分不清了誰是虛,誰是實的界限...
而這樣的特徵,多少也成了曾扮演超級英雄,明星們的共通職業病吧!!
當然,明星會有著這樣的失落,有時候也不僅僅是自己看不開的問題,
更多時候,可能是影迷們嗜好羶腥色等八卦類型的觀影趨向所導致.
就像在當今的商業電影中,往往最賣座的,都是超級英雄,義或事能夠引發議論的話題電影,
因為這些電影直接訴求著感官上的刺激,讓影迷們能夠立即的獲得娛樂上的滿足,
至於那些更深具寓意和教化價值的電影,想起來就悶,根本沒人想看...這是何等現實的問題阿?
就像在電影中,湯普森所參與的話劇演出,話劇本身從來就沒有引發過任何輿論上的迴響,
反倒是湯普森因故裸奔,以及最終開槍自轟頭是真或假等花邊消息,
成為了影迷們追逐與熱議的話題,這簡直就是最貼切,卻也是最諷刺的橋段了.
值得一提的,在電影中,難得的出現了"評論人"的角色:
百老匯話劇評論人,依著自己搖搖筆桿就能斷戲劇生死的本事,
根本連看都沒看過湯普森的演出,就嚷嚷著要給個負評,以終結他的戲碼.
我個人覺得,基本上,這又是另外一種職業病的呈現,
畢竟以電影來說,一星期幾十部新電影的推出,
每一部都得要觀影後撰文評論,其實哪來那麼多時間?
於是乎,寫文成了主角,而觀影成了無關緊要的配角,
有沒有真正看過再寫,是不是真有所感才寫,
根本一點都不重要,重要的,只有"寫"就對了...
為寫而寫的評論,有多少的參考價值,我想值得大家的公評.
(其實這樣的評論者,在現今網路發達的時代,也從未少見過就是了...)
最後,電影的結局,給了影迷們開放式的想像,我覺得超棒:
究竟湯普森是沉溺於鳥人的角色,而勇敢躍下墜樓而亡呢?
還是湯普森真有超能力,跳出窗外,翱翔在無涯的天際間呢?
看著女兒的笑顏逐開,似乎一切都有了答案吧!
(我個人當然認為是前者,但即使是墜樓而亡,呼應著女兒的笑顏,基本上也是成立的,
因為在這一刻,他真正的獲得了解脫,雖說讓人感傷,但卻也是可喜可賀的美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