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小提琴 (The Red Violin,紅提琴)--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心硯影評](20141114)

紅色小提琴1.jpg

紅色小提琴2.JPG

The Red Violin Official Trailer #1 - Carlo Cecchi Movie (1998) HD--YouTube

會觀賞"紅色小提琴"這部電影,其實是在很偶然的機會下知悉的:

之前,某一天老婆正在練習小提琴,想知道孕婦拉小提琴最舒服的姿勢,於是上網搜尋"孕婦&小提琴",

結果便出現這部電影的介紹,當然,基於對小提琴的興趣,老婆央求我找出這部經典電影一同觀賞.

沒想到這部片還大有來頭,除了有山謬傑克遜與張艾嘉客串演出之外,

該片還榮獲1998年奧斯卡金像獎的最佳原創配樂,據說裡頭所拉的幾首小提琴曲目,

都是特別為了這部電影重新譜曲的,經典之樂可見一斑.

喜愛小提琴音樂者,不妨把這部老片重新拿出來欣賞一番,

相信不論是對於音樂本身,抑或是人生的些許觀點,都會有著截然不同的耳目一新吧!!

紅色小提琴3.jpg

故事以紅色小提琴為主軸,從一個預言家的口中,道出了小提琴所見證的歷史變遷:

小提琴乃由歐洲中世紀的著名鑄琴師所製造,原本是用來紀念自己兒子的誕生,

沒料到妻子生產時遭遇難產,妻兒雙亡,悲慟之餘,鑄琴師決定用妻子的鮮血,

作為小提琴的漆色,讓該琴成為傳奇式的"紅色小提琴".

這把琴後來輾轉經過了天才小琴手,樂天的吉普賽女郎,才華洋溢的演奏家,

甚至淪落到中國文革時代被批判的洋物,最終出現在古董的拍賣現場,而成為眾人競相下標的無價珍寶.

 

雖不是太明白電影所欲呈現出來的寓意究竟為何,

但以小提琴這樣的"物"作為主角的電影,其實並不多見,整部戲儼然就是回溯著小提琴的畢生遭遇而來,

性質上之雷同,讓我想起來韓劇"來自星星的你",劇中都教授一直在看的那本童書"愛德華的神奇旅行":

一樣的以"物"為主角,一般顛沛流離的遭遇,呈現出來的,是同樣物換星移的無盡滄桑感.

觀賞之後,心境著實是頗為沉重的!!

紅色小提琴4.jpg

這部片讓我首先想到的,其實是來自於禪宗常會引用的一段公案:

"旗未動,風也未吹,是人的心自己在動"

同樣的一把小提琴,對於經手過的人而言,卻有著各個截然不同的價值與詮釋:

@鑄琴師乃因著祝福新生的初衷而製作該琴,沒想到卻因著妻兒過世,而讓"天使琴"成為"血紅琴"

@孤兒院中的音樂神童,將琴視之為唯一的朋友,是他心靈上的一種寄託

@神童的老師,則把琴看作一種斂財工具,期待在神童的演奏下,能夠得到皇家的青睞

@吉普賽人不懂琴的價值,純粹無為的將其作為平凡的樂器而已

@失意的小提琴家將琴看作是音樂生涯浴火重生的契機,已到了幾近信仰的地步了

   (因為無可自拔,才會在琴被打爛之後,重新仿造了一支贗品)

@中國文革時期,西洋文化被批鬥得一文不值,而琴自然也成為了遭到清算的不祥之物.

@最終,在拍賣會場上,在眾收藏家的心中,則將它奉之為無價的珍寶...

 

同樣的一把小提琴,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在不同演奏者的把玩之間,

卻有著完全截然不同的期待與想像,我想這或許是電影所欲呈現出來的濃濃禪意吧!

我們是"人",早已習慣從人的角度出發,去看待這世界萬物的變遷,並對其中的物換星移,感到無奈與讚嘆;

相仿的,假若從"物"的角度來看人的世界,則那種人事全非的漠然,也許呈現出來的,也是無盡的寂寥與滄桑吧!

以上的觀後感,其實沒甚麼太有系絡的邏輯性,純粹就是觀賞過這部電影的有感而發...

紅色小提琴5.jpg

當然囉!!存乎於"人"與"物"之間的價值主客觀:

究竟是"物"成就了"人"?還是"人"圓滿了"物"的價值?

我想更是該片留下來耐人尋味的議題.

在本片的拍賣會中,小提琴之所以有非凡價值,除了歷史悠久之外,

最重要的,該琴乃是當年著名小提琴手所御用的愛琴,看似是人的能力成就了物的價值.

但倘若回溯到劇中小提琴家和紅提琴之間的橋段,曾經已是一位苦無靈感,喪志的音樂家,

在偶然機會發現這把紅提琴之後,驟然的成為文思泉湧的創作才子,

最終甚或演變致"沒了提琴,就沒靈感"的病態地步,

看起來十足的又像是身為物的小提琴,提升了身為人的音樂家價值.

如此時空交錯下的價值衝突,是自己認為本片中頗有哲思的安排.

 

下回走在街上,若看到某些看似貴婦的名媛們拎著名牌包,

不妨靜下心來想一想:自己第一印象的觀感是甚麼?

是先看到了名牌包,而後認知到其人為一名媛呢?

還是先感染到了名媛的氣質,才注意到手邊包包之耀眼呢?

也許箇中的思緒,正道出了您在人與物的主客觀價值間的潛在意識.

 

心如石硯的CC創用3.jpg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