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醉‧生夢死 Thanatos, Drunk》撕心裂肺的醉人之舞
以下為觀前短評 無雷
------------------------------------------------------------------------
醉,生,夢,死
這四個字在成語字典指的是
「像喝醉酒、做夢一樣昏昏沉沉地過日子」
本作就如同浸泡在一缸酒裡一樣
帶著一絲誘人的酒香
卻同時散發著能使人昏厥的香料臭味
這就是《醉‧生夢死》裡面夾帶的複雜情緒
看似簡單直接的愛
背後卻暗藏著兇烈的恨
看似清澈單純的情
背後卻蘊含著致命的仇
你是否曾經想過
親情也能使人痛徹心扉
這部片關於母與子間的愛恨交織
單純的愛在酒精的催化下變得灼熱難耐
導演張作驥將自己內心的複雜情感搬上了銀幕
這次不為取悅任何觀眾
只為傳達最深層的情與愛和最陰暗的台灣角落
請各位暫時忽略導演的負面新聞
走進電影院感受直搗內心的真實情感
這部片讓萎靡不振的台灣電影重現生機
親情、友情與愛情譜出的動人篇章
一個關於家庭、同志與愛的故事
堪稱今年最傑出的台灣電影之一
《醉‧生夢死》誠摯推薦給各位
好評指數:★★★★★★★★★☆ 9/10
《醉‧生夢死》劇院版預告,與首支風格截然不同但卻依然扣人心弦:
------------------------------------------------------------------------
以下為觀後評論及劇情解說 有雷
------------------------------------------------------------------------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李白《將進酒》中的兩行佳句貫穿了整部電影
那時的李白剛離開長安
心中充滿抱負卻無法實踐
灰心的他只能及時行樂
把酒當作發洩人生的管道
而「醉生夢死」是一種在人生絕望喪志時的生活態度
人生苦短如呂雪鳳飾演的母親
甫嚐戀愛滋味卻被情人拋棄
只能自己獨力撫養兩個孩子
滿滿的苦和怨只能往肚裡吞
正如李白
心中夾雜千言萬語
唯一能傾訴的對象卻是眼前盛滿酒的杯
母親坐在桌邊
手中的酒杯從沒空過
淡黃色的液體
帶著一絲絲糯米香味從瓶中傾倒而出
隨著液體逐漸靠近杯緣
又是另一個循環的開始
由李鴻其飾演的小兒子坐在桌邊
對於母親成天借酒澆愁想制止卻無能為力
只能耐心地聽著母親抱怨自己、抱怨生活
小兒子聽著母親的碎語
一邊把玩著桌上的大螞蟻
一邊點燃起了桌上的火柴
看著火焰直至燒盡成了母子倆唯一的話題
母親對小兒子說道:
「你跟年輕的我一樣,喜歡玩火」
「還喜歡玩螞蟻」
「跟你哥哥完全不一樣,他最怕的就是螞蟻」
看似簡單的幾句閒話家常
話語中卻盡是滿滿的人格投射
母親彷彿在小兒子的身上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當年那個不成材的自己
海歸的哥哥上禾一直都是母親最疼愛的
也是弟弟最崇拜的
功課好,又有一顆上進的心
回台灣之後也找到了份不錯的工作
過的生活可說是人人稱羨
然而這只是白天的他
每當到了夜晚
他便會到同志酒吧開始他另一面的忙碌生活
脫衣舞男的工作
讓他找到在日常生活中鮮少的情慾體驗
也是在回到台灣之後最能讓他揮灑自我的機會
而弟弟的好友「碩哥」是個酒店少爺
有個稍有姿色的女友大雄
兩人的感情卻藏著一絲絲懸疑
碩哥雖然已經是酒店的紅牌
但是收入還是相當有限
有時候還是得吃女友的、拿女友的
但碩哥依舊為了維繫這段感情
還有兩人的生活努力工作著
但大雄卻始終對碩哥的同志朋友們不諒解
碩哥雙性戀的身分
也讓他們的感情增添了幾分的不安定感
「醉生夢死」四個字不僅僅是一種生活態度
這四個字也分別代表著四個劇中角色
「醉」字代表人物是母親
早年被愛人拋棄的傷還在隱隱作痛
而大兒子是同志及小兒子的不成材
也漸漸使自己對兒子們不抱希望
讓他對人生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
終日飲酒虛度
「生」字代表人物則為碩哥
努力賺錢不為別的
是為了生活、為了愛人
甚至把自己的一顆腎都給捐了
而母親的逝去令他只能逃避眼前的傷痛
生活的壓力及生存的艱難
讓他的強顏歡笑更顯悲戚
「夢」字的代表人物是哥哥上禾
哥哥擁有的生活就如一場夢
出過國又有一個好的工作
晚上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樣自由自在的生活對弟弟來說
就如同一個虛幻似無的夢一般
極度美好卻又是那麼的不真實
一覺醒來
才發現自己一無所有
「死」字代表則是貫穿全劇的弟弟老鼠
死並不是代表他的生命終結
而是心理狀態的展現
母親帶給他的種種壓力
讓他如行屍走肉般過生活
與碩哥女友大雄的一次飲酒作樂
才發現兩人都喜歡著哥哥上禾
大雄喜歡哥哥的背景及個性
也時常投射到碩哥身上做比較
而弟弟則是羨慕著哥哥擁有的生活
對於哥哥在母親心中的地位感到羨慕
對於哥哥在各方面的成功感到羨慕
但最後連自己僅有的好友碩哥
都被自己的夢奪走
失去作夢特權的他如同死人
幾近崩潰
而心已死
電影前半段多為角色背景及關係的鋪陳
而故事線則是繞著弟弟老鼠來作發展
從一開始的橋段
能看到弟弟在他們所居住的小公寓裡承受相當大的心理壓力
而弟弟的心理狀態能簡單分為兩階段來解讀
弟一階段是哥哥離去後
母親將對兒子的殷切期盼全都押在弟弟身上
三番兩頭的嘮叨早已成家常便飯
而捉回來的吳郭魚也是為了換取母親的些許關心
也利用吳郭魚來暗示母親
自己就像「垃圾魚」一樣
擁有能在髒亂環境中生存的韌性
弟二階段則是母親意外過世之後
母親過世的悲劇令他無法克服傷痛
一直以來都想達成母親期望的他
如今一無所有
只能靠更多的酒精來止痛
生活也漸漸糜爛頹廢
因而失去了被愛的能力
卻讓他義無反顧愛上了一個無法說話的援交女孩
老鼠逐漸將自己的生活重心到女孩的身上
彼此的關係也開始慢慢加溫
或許有很多觀眾在看完電影之後
對整部電影的時間軸還不是很了解
也被許多破碎的片段搞得暈頭轉向
導演如此特別的舖陳與安排
就是為了要呈現一種單純的「醉意」
當每個觀眾想要努力理清思緒
並在腦中拼湊每一個片段的過程
其實就如醉後初醒
有著一片又一片的拼圖
卻看不出來整幅圖是如何構成
但每一片拼圖都在傳達著重要的訊息
也利用這樣的安排讓導演直白地表明
這部作品不是為了取悅觀眾而拍
而是為了傳達背後的理念而成
或許你會好奇母親最後到底是生還是死
在我看來
母親這個角色從電影一開始就已經不在人世了
以下將評析電影中的時序以及含意
弟弟手中把玩著一隻螞蟻
雙眼直愣愣的盯著手中的小傢伙
盯著盯著就出神了
而當回憶漸漸湧上心頭
懷中依偎著的是自己的母親
兩人相擁著一邊踏著凌亂的舞步
這時的母親給人好強烈的溫暖
但好兄弟碩哥與自己的高雄之約
為自己與母親帶來了一段激烈的爭執
母親話語中的無奈與憤怒
讓自己心中增添了濃濃的哀怨
一趟高雄行
在豬頭大哥臉上留了道疤
回到家卻不複聞母親的責備聲
只看見母親倒臥在成堆的蛆蟲中
架上的酒瓶彷彿居高臨下地嘲笑著這一切
強烈的悲痛與噁心不適當下瞬間襲來
窗外細微的叫聲讓自己回過神來
仔細一看是一隻將死的老鼠
彷彿映照出自己的內心狀態
心中有如奄奄一息的弱小鼠輩般脆弱
而桌上的螞蟻撥弄著一隻小白蛆
或者應該說是跳著舞
弟弟把自己假想是螞蟻
小小身軀卻能在偌大的世界闖蕩
而這裡的蛆蟲指的就是母親
兩隻小蟲再度踏著凌亂的舞步
就好像母子從前那樣
哥哥上禾跟碩哥的一段對話中
暗示弟弟以前是很用功的也得過很多奨
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在弟弟這樣一個「俗人」的身上
會有阿努比斯、人面獅身、甚至是七爺這樣極富寓意的刺青
最後弟弟惹出的麻煩終究還是找上了門
手中拎著的豬頭不甘承受不斷的嘲笑
深愛的女孩被拐
逼迫他為之放手一搏
滿心的憤怒與生活的悲慘凝聚在手中的利刃上
當刀尖插入肉身的一瞬間
好像一切都醒了
再也不能像是老鼠、吳郭魚死後那般無感
再也不能像夢中那樣度日
也讓他終於發現原來這個世界是那麼的真實
放走了曾經視為己的螞蟻
一邊走到河邊
手中提著那又臭又髒的吳郭魚
放回了河裡
一邊抬起頭看著眼前的母親
母親手中的酒瓶一傾
黃湯注入河水
兩人此時無牽無掛
心中的重擔流向潺潺河水
當下擁有的也只剩彼此
於是母子兩人
再度踏起那凌亂的醉人之舞...
結論:
本作要探討的議題及層面其實相當廣泛
包含同志族群、家庭觀念以及社會邊緣人的生活艱苦
其實我認為「社會邊緣人」是個很主觀的形容詞
我們認為與自己格格不入才會是「邊緣」的一群
所以不同族群也會有著對「邊緣人」的主觀見解
而本作對於同志的描繪也相當深刻
先不論在本作中提及的娛樂文化
同志在社會中長久以來被某些人視為「異類」
時至今日亦是如此
言語的嘲弄與肢體的挑釁可能隨處可見
也使得同志族群對於情感的展現
始終有著無法消除的障礙
最後則是本作的主題
也就是親情的部分
由呂雪鳳所飾演的母親
是一個典型的華人社會母親角色
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有著極高的要求
成長階段甚至會像按表操課般無味
母親對哥哥的擔心與焦慮
來自於哥哥「同志」的身分
而過度的關心也讓母子間產生歧見
但反觀母親對弟弟的關係
卻是用截然不同的態度作呈現
母親在小兒子身上看到當年不成材的自己
所以更多的是對於他未來的擔憂
與哥哥相互比較的酸言酸語不代表母親不愛他
反而是在表現更加迫切的愛
而如此迫切的愛反而為家庭關係帶來了隔閡
不僅哥哥逃出國
弟弟也承受極大的壓力
而我相信現今社會中
也有很多家庭是這樣的情況
各位不彷推薦家人進戲院觀賞本作
藉此重新審視自己的家庭
導演在處理細節的功力相當高明
有著極高質量的配樂表現
每一個音符都能狠狠震入你心中
在一個陰暗的敘事色調中
運用大量事物及情境來做角色的投射及隱喻
呈現出的氛圍可用懾人來形容
而在情感的描繪也堪稱一絕
每一個人物鮮明的個性及獨特的心理狀態都是如此吸引人
另一個不得不提的設定
就屬片中無數的破碎片段及時間點的跳躍了
有許多觀眾可能會相當在意電影的邏輯性
也可能會因為本作的逆向操作對電影本身的劇情產生質疑
但張作驥導演這次的作品不為取悅任何觀眾
只為傳達自己經歷過的家庭狀態以及心境轉變
藉由觀眾的自行拼湊
得到的結果可能都不盡相同
這就是本作最大的魅力所在
連在正式拍攝時
演員們都不會知道劇本的內容
也表達導演對於情感的真實呈現有多麼講究
在台灣電影的茫茫大海中
有太多作品的出發點講求利益的獲取
進而去拍攝觀眾喜愛的題材
反而忽視了創作人的理念
《醉‧生夢死》彷彿是對國片市場的當頭棒喝
傲人膽識如張作驥為了理念的傳達
不惜犧牲掉大部分觀眾重視的構面
導致上映影院只有少少的幾間
為藝術犧牲的作為令人敬重
《醉‧生夢死》絕對是華語影壇不可多得的傑作
也是每個生長在台灣社會中的你和我必須用心感受的一段故事
------------------------------------------------------------------------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
歡迎訂閱本部落格及在粉絲專頁點個讚
就能夠收到最新消息與更多電影相關的資訊喔!
近期文章連結:
《Minions 小小兵》一種超越語言的力量,帶你找回曾經的純真
《San Andreas 加州大地震》空中最強老爸,有沒有不救女兒就不流行的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