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絕地救援》THE MARTIAN 宇宙大丟包:最熱鬧的一次單人太空旅行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麥特戴蒙 #雷利史考特 #潔西卡雀絲 #西恩賓

宇宙大丟包:最熱鬧的一次單人太空旅行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83.jpg

大概是被連續兩次的普羅觀眾說「不懂雷利史考特在拍什麼電影?」的評論給悶壞了,這一次,雷利史考特端出《絕地救援》,和麥特戴蒙一起把幾近於原著裡絕處逢生的、幽默感十足的太空人角色打造出來,在科技感十足的電影中竟呈現一種具有西部片場域與精神的復古況味,一個背水一戰的英雄在有限資源底下要重返家園的故事又是那麼地感人。於是,不但全世界都瞬間看懂科幻片了,雷利史考特也終於重拾全世界觀眾對他的信心了。

《絕地救援》原本是一部科技宅男撰寫的網路小說,後來自費出版,故事內容講的就是一個被丟包在火星上的太空人自己浩劫重生的故事,小說呈現形式為火星日誌式、搭配地球NASA和在太空中返航的太空船員三方聯繫,最終發展成為火星拯救任務。原著本身就是一部知識豐盛的科普小說,男主角雖一人受困在火星上但是全地球上最聰明的天才都在想辦法營救他,小說熱鬧地描述了眾多人物與眾多事件都只為解決這個問題,可或許也真的只有雷利史考特可以做有系統的消化並拍出一部完整度高而質精的宇宙旅行電影。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84.jpg

而電影《絕地救援》究竟是不是《星際效應》番外篇?其實你也可以說《絕地救援》是火星上的《浩劫重生》、麥特戴蒙所飾演的馬克太空人則是是火星上的馬蓋先,潔西卡崔絲坦所飾演的太空船指揮官露易絲是《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裡不捨同伴遭遺棄的企業號艦長詹姆寇克,男女主角兩人最後還完成一段有如《地心引力》(或說《瓦力》也行)的太空共舞… 整體言之《絕地救援》絕對是一部幽默熱鬧的宇宙旅行電影,這和觀眾所預想的「一個人被留在火星上的故事看起來一定很無聊」完全不同。

電影的說書魅力

原著小說裡面出現過一句話,簡單地帶過男主角與迪斯可之間的關係,那是他某一天在日記上留下了記事:「迪斯可,該死的露易絲」。

但在電影裡頭,這該死的迪斯可音樂卻變成陪伴男主角的唯一娛樂。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85.jpg  

這一份娛樂本來是屬於指揮官露易絲所熱愛的,但男主角其實是不喜歡迪斯可的。《絕地救援》全片用了大量這類號稱熱愛生命的熱情歌曲,妝點著男主角近乎絕望的火星生活。

事實上是,當麥特戴蒙一個人在火星上跳著迪斯可時,露易絲彷彿與他共舞了,而全世界也都與他共舞了。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23.jpg

《絕地救援》擅用電影優異於小說的本質,在閱讀書本必然的線性單一敘事過程之外,影片利用影像與音樂達成多次雙重指涉的事件內涵,在在強掉了每一件事情都有它二元對立的兩面性:廢棄的大便可以是賴以生存的馬鈴薯肥料(被廢棄的太空站也可以變成是救命補給的中繼站)、傳送回地球說「我還活著」的影片同時也說明著「這可能是我的遺言」、將木製十字架削成木屑當作易燃物使用是一種用摧毀創信仰造以希望的可笑象徵、最討厭的迪斯可音樂可能變成荒島上唯一滋養靈魂的心靈伴侶、事情搞砸在感性罵完一連串髒話之後轉頭就默默理性去做該做(不做就會死人)的日課行程、而原本在火星上罹難的太空人也可以是火星上的首位殖民統治者、一般人常將不能理解的(其實還是可以用科學解釋的)現象視為超自然但科學家卻將過於沒效率的科學操作比喻為超自然現象(碟仙)…這些,那些,電影都用一個畫面過場、或一句台詞就說完一切。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03.jpg   

這就是電影的說書魅力,電影描述一件事情的時候同時可以講兩件事或更多的事,呈現一個痛苦的狀態時同時也給你幽默的註解,所以當NASA憂心忡忡正擔心著馬克一個人在火星上獨活等死時不知道在想些什麼?電影一個畫面就轉到馬克正再一個人聽著音樂地跳著迪斯可(小說則是轉到馬克正思索著哺乳類在海中的奇妙問題)。光從電影用影音表達人物的身心狀態、對照著小說的靜態思維,雷利史考特已徹底展現把小說翻拍成為電影的優越之處。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02.jpg

小聊潔西卡雀絲坦

其實不只是潔西卡雀絲坦所飾演的指揮官露易絲值得一提,雖然麥特戴蒙才是全片唯一的主角,但《絕地救援》幾乎片中所有的角色存在感都很強、性格都很立體,大至NASA頭頭泰迪、小至NASA裡一個天才研究員(卻是全片計算出能讓太空人返航航線的關鍵)都很有戲。加上當西恩賓(Sean Bean)這個在《魔戒》飾演波羅莫的傢伙在跟NASA頭頭提什麼「愛隆會議」(引用自《魔戒》故事裡面的一場會議)的時候,那真是產生了一種非常特別的笑果!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07.jpg  

乍看之下,潔西卡雀絲坦所飾演的指揮官露易絲戲份很少,卻完整到可比2012安海瑟薇在《悲慘世界》飾演方婷有資格拿到一座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地步。指揮官露易絲在執行任務出狀況、被迫丟下隊員馬克的時候,電影給了她很多鏡頭,捕捉露易絲回頭尋找隊員、未果回頭的一望、甚至在離開時都要悲傷地凝望旁邊的空位一眼。而在漫長的回程中途,電影給她的第一顆鏡頭後面接了一段指露易絲失魂落魄地飄移在失重的太空艙裡,無不充分表達這位指揮官痛失隊員的巨大失落。是故當她得知團員獲救時會在雙方對談時近鄉情怯地默默在一旁流下眼淚、接著當出現了可以拯救隊員選項時會顯得義無反顧。甚至在最後關鍵搭救時刻,她還要親力親為地當那一個把自己曝身於危險狀態的人,都是維持住她是個從始至終都負責可靠的迪斯可宅女形象。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84.png 

所以電影當然要把高潮留給露易絲和馬克在命懸一線的太空中互相搭救糾纏的一瞬,光是那一幕,《絕地救援》在我心中就已超越了《地心引力》了。

而且說實在的,潔西卡雀絲坦在《絕地救援》為了營救團員的,情操格局都比《星際效應》的緹縈救父還要高太多了,管這故事人物是不是太過做作?總之潔西卡雀絲坦從《星際效應》到《絕地救援》,已然成為新世紀女太空人最佳形象代言人了。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08.jpg  

電影與現實的差距越大,觀眾越愛

《絕地救援》被說是《星際效應》番外篇,是因為麥特戴蒙在兩部太空旅行片裡都是演一個被丟包的太空人。但《星際效應》並未能夠獲得影評界普遍的好評論,有些聰明人把這一切都歸於大部分的人畢竟太笨(或說沒有充足的科普知識)所以不懂得欣賞《星際效應》的好。但《絕地救援》卻沒有這個問題。

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絕地救援》把科幻電影拍得讓影評人看得懂了、而且這電影同時擁有極高的正面能量、娛樂效果,而這些都不是高深的《星際效應》給得起觀眾的。有一種電影與現實的差距越大,觀眾越愛的意味。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27.jpg  

一部電影作為一個承載地球人觀影當下所寄託的娛樂為首要的冀索心意,若不能給足幽默感/視覺奇觀/感人戲碼/多元觀後感等等綜合(最好是一次都吃到飽的)元素,那要取悅所有人本來就是不可能的。

難怪好萊塢電影會這麼受全世界歡迎,因為好萊塢總是能取悅最大公約數的人們。

以此說來,《絕地救援》是很好看的。它擁有一流的演員陣容、本質優秀的故事文本以及一流導演的絕佳說故事能耐(雷利史考特的幽默感似乎偏好不吝留給處於極限生死狀態的角色),並堆疊出綿密不絕、有笑有淚有驚險有希望有失望的總總熱鬧觀影情境,這些都和一般人對於冰冷生硬的太空旅行電影的認知不同。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14.jpg

尤其在我們才剛獲知火星上有水痕的消息,但《絕地救援》已經搶先拍出火星上的第一滴水、第一片葉子、和第一顆馬鈴薯的時候。

這很有趣。尤其當美國決定終止大部分的太空計畫、只為了不再冒險也不再花大錢的現在,《絕地救援》卻反其道而行地鼓吹這一切有多麼地值得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電影和真實世界之間是存在著多麼遙遠的距離了。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11.jpg   

《少年pi的奇幻漂流》問過的一句話:「有老虎的故事、和沒有老虎的故事,你喜歡哪一個呢?」這同樣也能拿來問問大家:「有《絕地救援》和《星際效應》的世界、或者沒有《絕地救援》和《星際效應》的世界,你想要選哪一個呢?」

絕地救援 The Martian 09.jpg

是的,冒險很可怕、要實踐一份理想很困難也可能會失敗甚至死亡,

但有過嘗試,希望才能延續下去啊。(全文完。

這結尾好像有點太勵志了。好吧這或許就是為什麼《絕地救援》這麼好看我卻因為覺得結局太過美好、正向而感到不舒服了。)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