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52《踏血尋梅》:沒有一樣是可棄的。
當我看到子聰幫佳梅刮她腋下的毛時,我確定自己喜歡《踏血尋梅》。
很親暱的動作,儘管這只是兩人「第一次」見面。很自然的互動,因為他們是「同路人」,分享著相近的自憐與寂寞與「不被看見」的哀傷;佳梅的腋毛,是她喜歡的男孩跟她之間的私密密語,刮除了腋毛,像是斷了跟那男孩的關係,從今以後,你我分道揚鑣。
「原來一個這麼瘦的人,也有很多的脂肪。」子聰。
年輕女孩佳梅被名叫子聰的青年殺害,子聰將佳梅分屍,頭顱丟進海中,而後自行赴警局投案;負責偵辦案件的臧警官,四處拜訪佳梅和子聰的親友,盼能解開子聰的殺人之謎,以及佳梅在她生命最後時刻的所思所想.......。
《踏血尋梅》是一部寂寞的電影。
佳梅的寂寞來自於她的「異鄉人」身分、她與香港人的不同口音、她對「美好生活」的幻想(成為模特兒、成為一個「可以被看見的人」),不斷被生活的現實擊碎、她對父親的思念、她的驕傲與自私與虛榮以及傻氣與天真與自卑。
子聰的寂寞來自他的外貌、他的低階工作、他的無望愛情、他對人際關係常有的利用與剝削的厭惡;子聰說他殺了佳梅不是因為討厭她,而是不想要她繼續當人,人,很卑劣。
臧警官的寂寞來自他的堅持,多年前的兇案與受害女童的淚眼,讓他陷入「我很想相信殺人的不是魔鬼,而且會悔過」的信念,希望能在每一件兇案的加害與受害者間,看到更多他祈求看見的「良善」、臧警官的寂寞來自他解不開的心魔,夜不成眠的獨自奮鬥、以及他與妻女的離散和獨居生活。
《踏血尋梅》是一部寂寞的電影。
寂寞是獨居的婆婆與她的貓咪、寂寞是把子聰當成替代品的女孩慕容,同樣被他人當成替代品、寂寞是佳梅的援交客人,第一次上床就對她說:「妳可不可以做我女朋友」、寂寞是獨自在住家外面小公園晃盪的小女孩,她在等誰?父親?母親?佳梅?寂寞是子聰的探監名單上,出現臧警官的名字,「我朋友不多」子聰悵然笑說、寂寞是一個個破碎家庭,每個思念彼此的人,都無法擁有彼此、寂寞是16歲的佳梅,因為自卑自憐而嚮往死亡,以為只要逃到「天國」,就能一切美好。
「我想知道,佳梅為何跟陌生人第一次見面就說想死。而對方為何真的就相信了她?」臧警官。
一個援交女孩的慘死和一個殘忍行兇的男孩,只能是虛榮與墮落與咎由自取與魔鬼共舞嗎?
我喜歡《踏血尋梅》,因為導演/編劇翁子光沒有讓這宗駭人聽聞的分屍兇案流於販賣血腥暴力奇觀,反在濃豔的血光中看見「人」的溫度,並在結尾散發救贖曙光;我喜歡《踏血尋梅》,因為臧警官這個角色寫的溫柔,細膩串起劇中每個受傷靈魂,臧警官與前妻見面時的哭泣,訴說一個父親對另一個父親的疼惜、他四處拜訪兇殺案相關人,試圖釐清(了解)佳梅與子聰與慕容與佳梅親友等人關係,既是對人的關心與在乎,亦是臧警官對良善的「信仰」。
佳梅在片中跟子聰提及一段聖經內容:「凡神所造的是好的,若感謝著領,就沒有一樣是可棄的。」,這段話遙相呼應臧警官的辦案態度,沒有一樣是可棄的,沒有一個人是不該被理解的(即便是罪大惡極之人)。
《踏血尋梅》的重點不在兇案的可怕(果),而在挖掘兇手與受害者的關係(因),試圖在魔鬼的行徑裡,找到人性(上帝)的可能救贖。
《踏血尋梅》的劇本細膩、攝影突出、剪接細碎卻不凌亂(身邊很多朋友不愛這樣的細碎敘事,我卻很喜歡,像是隨著臧警官腳步,兜攏四散的「點」,慢慢拼湊出一張「人的樣貌」)、丁可譜寫演唱的插曲動聽,只是出現頻率有點太多,小小干擾到我情緒;演員是《踏血尋梅》一大亮點,觀影前以為郭富城大概就是扮醜扮平凡才會獲得金馬評審青睞,看完電影後,不得不說郭富城把臧警官演得很好,他的木訥與專注與偶來的小幽默,舒緩影片的陰鬱與悲劇色彩(若是抽離這個角色,電影將會很難下嚥)、飾演佳梅母親的金燕玲,在聽到臧警官說出:「妳這樣沒有不好,有些父母在兒女失蹤多年後,還沒辦法確定兒女的生死。」,武裝潰堤,臉上盡現懊悔與不捨,從否定到接受女兒死訊的神色轉變,非常精采、飾演佳梅的春夏,第一次看她演出,表現大方不扭捏,情緒收放自如,未來值得期待。
而本片最大亮點,莫過於飾演子聰的白只,光是面對鏡頭訴說他怎麼肢解佳梅屍體,眼神的陰冷與急促的喘息聲,完全把觀眾拖進子聰的血色回憶裡,另外,臧警官跟子聰在監獄會客一幕,白只說出這宗兇案另一個「秘密」,情緒的突然爆發崩潰,同樣叫人印象深刻!今年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和新人獎好難選,本來希望男配角和新人獎可以頒給《醉‧生夢死》的鄭人碩和李鴻其,如今殺出一個把兇狠和溫柔兩樣極端情緒完美融合在一起的白只…..,厚,煩喔!!!!
最後,好久沒去樂聲戲院看電影,銀幕、音效、座椅高低差都不錯,但戲院內鋪設的地毯,真是我看過的首輪戲院中,數一數二髒的......。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