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功堂2015年25大電影推薦。
2015年有很多事情發生,尤其10~12月這段時間,家裡狀況非常多,幸好最後結果都比預期的好;經歷這接二連三的意外,更懂著珍惜所有看來微不足道的平凡幸福;親愛的家人們,請多保重身體。
2015年看220部電影(院線影片180部),讀43本書,寫229篇文章,走幾趟旅行。
2015年貓爸身體越來越虛弱,慢性腎衰竭,改吃處方飼料;過去兩個月天氣漸轉涼,貓爸很愛找我窩,幾乎是我走到哪他就跟到哪,只要我坐下來,他馬上跳到我腿上撒嬌,或許貓爸也想多陪陪我吧。
2015年去了趟西班牙,那些融合不同文化的建築、保存良好的老城區、一場又一場的宗教慶典、莊嚴的鼓聲與一尊尊雕像遊行等,都深深刻印在我腦海中。有生之年,盼能再次拜訪西班牙。
2015年,認識了些朋友、寫了幾篇有稿費的文章、錄音工作仍持續在做(謝謝元鼎)、十幾年不見的老同學,在LINE上開了群組、迷上Spotify音樂軟體、年紀跨進40關卡、部落格跨過千萬數字、銀行存款不斷秀底線(泣)、繼續和好友們保持密切聯繫、南下參加高雄電影並開了兩次講座、台南小旅行,讓我深深覺得台南的老屋老街修復的好棒.....。
2015年就要結束,總有點不捨,因為時間跑太快,而我越來越跟不上它,只能眼睜睜看著所有的尋常小事變得不再尋常,只能想盡辦法擁抱每一刻鐘。
2015年就要結束,謝謝所有在生活中幫助過我的朋友,也謝謝所有來香功堂走走看看的朋友們,希望您們未來一年都健康快樂,2016年也請繼續支持。
香功堂2015年度25大推薦電影,不計排名;《親愛媽咪》、《進擊的鼓手》、《吸血鬼家庭屍篇》和《愛不散》等片,遲至2015年才在台灣上映,這幾部影片已經先被我選入2014年的25大推薦片單中,今年就不再列入囉;另外,其他沒被選進來的作品,不代表不好或不喜歡,很多影片在我心中的好感度都在伯仲間,取捨後必然有遺憾(或可參考香功堂完整「濫情」片單)。
《性本惡》:
《性本惡》如此打動我,在於其影片精神/情調/成果都頗貼近《鐵面特警隊》,從小人物追查神祕大亨失蹤案情開始,進一步發現案情背後錯綜複雜的龐大陰謀,跟著牽連出紙醉金迷年代,美國夢/價值觀的崩壞與失序;《性本惡》裡有一艘販毒的帆船「金毒牙」,那艘船彷彿是美國夢的象徵,被荼毒被利用,閃耀著汙穢金光,直到堅守傳統價值觀的英雄出面(大夫/大腳),才扳正船的航道,並期望這艘承載夢想的帆船,可以航向不再被少數權勢單位控制與剝削的新未來。
是說,主角名為「大夫」,他把脈治療的對象,大概就是生病了的美國社會吧。
《瘋狂麥斯:憤怒道》:
從此以後,影史又多一名令人難忘的女英雄角色:芙莉歐莎。
雖然電影片名是《瘋狂麥斯:憤怒道》,但我不得不從芙莉歐莎講起,她是《異形2》挺身保護女孩性命的雪歌妮薇佛、她是《魔鬼終結者2》練就一身武藝,做好萬全準備面對末日艱難挑戰的莎拉康納、她是《駭客任務》的莫菲斯(Morpheus),警告尼歐現實不比夢境,你確定要進入現實世界了嗎?一如芙莉歐莎問小腿受傷的女孩:「還好嗎?」,女孩說:「很痛」,她回答說:「在外面就是如此」。
在外面就是如此,要想不依賴男人生存,要想在荒漠求生,要想獲得自由,吃點苦受點傷在所難免。
《鴿子在樹枝上沈思》:
感想一:http://hatsocks1975.pixnet.net/blog/post/60343714
感想二:http://hatsocks1975.pixnet.net/blog/post/60385441
「今天是星期三?」男子問。
「對,今天是星期三。」路人回答。
「今天是星期三,怎麼我感覺今天是星期四。」男子說。
「星期幾是不能用感覺的,是要用記的,昨天是星期二,今天是星期三,明天是星期四,如果用感覺來記時間,是會一團混亂的。」路人回答。
時間理性。不會因為天災人禍而停下腳步。
生活在時間洪流中的人類卻不理性,他們總愛感情用事,感覺寂寞,感覺愛情,感覺慾望,感覺佔有,感覺憤怒,感覺不滿....。
因此,混亂的不是時間本身,而是用各樣不同眼光角度看待時間的人類們。
《馬龍白蘭度的私密告白》:
《馬龍白蘭度私密告白》光聽馬龍白蘭度談自己怎麼研究、揣摩、進入角色、怎樣唸白才能製造戲劇效果帶給觀眾驚奇、如何「柔化」《教父》柯里昂銀幕形象的準備、《巴黎最後探戈》跟馬龍白蘭度的真實生活的高度重疊(從此以後,我會用不同方式來閱讀《巴黎最後探戈》!)、怎樣修改《現代啟示錄》劇本、賦予角色截然不同性格,並利用高反差明暗燈光來表現角色的神祕/神話性等(法蘭西斯柯波拉導演抱怨馬龍白蘭度難搞,並且說他特殊的打光方式,是為了遮掩自己肥胖身軀云云),就已經值回票價,像是上了堂兩小時的演技教學課,非常精采。
《鳥人》:
「妳不愛我了是嗎?」
「不愛了。」
「我不存在,我甚至不在這裡。」
雷根在舞台上說出這段台詞後,他拿出一把真槍,先是對著同劇演員麥克假意開了一槍(碰,轟掉我忌妒的天份與青春),接著對舞台下的觀眾們假意開了一槍(碰,轟掉你們不再愛我/崇拜我的背叛),然後他把槍舉到自己的腦門,碰,轟掉自己的老朽肉體(最壯盛燦爛的時光已經逝去)、也轟掉內在腐壞的靈魂(執迷於名利而錯過了的家庭與人生)。
《腦筋急轉彎》:
《腦筋急轉彎》就像皮克斯最好的幾部作品,例如《瓦力》、《海底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怪獸電力公司》、《天外奇蹟》等,全都透過一段冒險旅程,讓主角獲得成長,也讓銀幕外的觀眾在哈哈大笑之餘,又因為某幾幕揪心到極點的畫面,讓人差點就要落淚。
《醉生夢死》:
《醉‧生夢死》不是一部容易入口的作品,它很直率(直接)地逼視劇中每個角色的困境,揭開每個人心底最不堪的傷疤;導演在片中用螞蟻、又臭又髒的吳郭魚、還有蛆蟲等動物,暗示這群底層(弱勢)角色們(牛郎、媽媽桑、援交妹、同志)不被大眾接受、受到歧視與打壓的困境,然而他們依然努力對「愛」有所渴望,為著那微小的渺小的可能「幸福」而打拼,不斷付出又不斷受挫,生活宛如片中老鼠和碩哥走過的陰暗窄巷(別人都走在鬧熱大道,而老鼠與碩哥卻受困在一條又一條的窄小巷弄內,只能走向那「唯一」的出口),抬眼看見天花板燈管旁掛著的蜘蛛網般,根本擺脫不了(逃不了)無望生活;而短瞬存在的幸福,像是飯桌上快速燃燒的火焰,或是老鼠用烈酒燒出的「LOVE」字樣,迅速燃盡,隨即消散。
《靈病》:
兒時的純真與簡單,隨著年紀增長,逐漸被成人世界的各種標籤(隔閡)給取代;小時候的我們常說「我長大後要做什麼什麼」,等我們真正進入社會後才發現未來的難以掌控,一如潔依與修格做完愛後,她滿足地述說自己的兒時願望,怎知她追求的「完美關係」,竟帶來恐怖的後果!(我非常喜歡這一幕,實在是太殘酷與悲傷了!)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完全沒料到這部披著恐怖片外衣的電影,內裡竟包覆濃郁的成長苦澀;就連潔依家後院漏光水的泳池都有動人的力量,有著「再也喚不回童年/純真」的偌大感嘆!
《等待判決的日子》:
《等待判決的日子》後段劇情轉折,看的我讚嘆不已,乍看鬆散互不關連的情節,逐漸串連起來。當納拉揚二次遭到逮捕,人權律師表示警方虛構證據陷害納拉揚,他希望法官可以讓納拉揚保釋出獄,因為納拉揚年事已高,怕會禁不起牢獄生活的折磨,法官說他明天就要休假,有什麼問題請自行去跟高等法院說吧;什麼人命關天,什麼公平正義,原來一點都不重要。
接著人們一一離開法庭,燈火一盞一盞暗下,鏡頭停留在漆黑的法庭許久,彷彿控訴社會的無形暴力早已根深蒂固,一如籠罩在黑暗中的法庭,見不了光,看不到希望。
《機械姬/人造意識》:
《機械姬》是一部「變人」電影;「變人」,指的是人工智慧學習與模擬人類行為,逐漸變得如人類一樣的存在體;「變人」也指「變成大人」,從城堡(密閉空間/被保護/被教育/被監控的環境)進入大千世界,從一個被教導要聽話(男性/權威)的機械人/女性/兒童/有色人種/弱勢族群,到後來懂得自我思考,產生慾望,試圖反抗,並找到生存出路等;《機械姬》片中那把刺向納森的匕首,既是弒父(天父!神!王!),也似李安導演的《色戒》裡,那場學生聯手殺掉易先生副官(錢嘉樂飾演)的戲碼,自由不會唾手可得,意欲擺脫束縛與威脅,得通過暴力的考驗。
人類創造機械人,機械人反抗人類;上帝創造人類,人類反抗上帝。
《暗黑冠軍路》:
《暗黑冠軍路》的約翰,特地寫下一篇又一篇講稿,要求馬克與戴夫面對攝影鏡頭說:「約翰杜邦就像是我的人生導師。」、或是約翰母親忽然出現在摔角練習場上,約翰心慌亦亂且急於表現的脫軌行徑、或是當他被馬克與戴夫嚴詞拒絕時,臉上或許看不出激烈的情緒波動,其實內心底已掀起怨恨的狂風暴雨....;《暗黑冠軍路》讓我看見一個擁有極大權勢的孩子,用盡各種手段討好、算計、哀求身邊每一個人,只盼能被敬重、被接受、被認可;只是,「懇求/哀求」來的愛(尊敬),從來都不會是真心的。
《畫世紀:透納先生》:
透納先生的父親指著一幅畫作說:「這幅畫中有一頭大象,你(賓客)看見了嗎?」,觀者站在遠處賞畫,只能看見畫作裡的自然壯闊景象,得要靠近閱讀與細賞,才會看見模糊的大象身影;體型壯碩的大象在自然中顯得渺小,正似透納先生與身處時代洪流的你我,僅是大時代中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過客;但偉大的藝術,或可為人類短暫倉促的生命,留下點足跡與記憶(文化);藝術的產生,源自熱情與愛與恨與苦難,而生活,即是熱情與愛與恨與苦難的綜合體。生活即是一門藝術。
《絕地救援》:
《絕地救援》根本是《阿波羅13》碰上《亞果出任務》混搭《浩劫重生》融入《127小時》加上《地心引力》,典型的好萊塢優質傳統勵志娛樂片,我們大概都知道故事會怎麼發展,導演一定會在這邊煽情一下,那邊激勵一下,這邊出了問題,那邊馬上解決問題(集思廣益,團結力量大)、偶爾給點幽默,偶爾摻點淚水,上一場戲給予馬克與觀眾希望,下一場戲又無情摧毀希望,緊接著想出新的對策並再次燃起大夥希望等等,高潮迭起的劇情、優秀突出的說故事技巧與精準的節奏掌控、強大的幕後技術及水準整齊的演員群戲表現,都讓這部片長超過2小時的影片,絲毫不感冗長與乏味。
《刺客聶隱娘》:
隱娘準備刺殺田季安,躲在層層簾幕後方,聆聽田季安與寵妾瑚姬的對話,那隨風飄蕩的簾幕,宛如角色心境呈現,坐在簾幕最裡端的是遮遮掩掩不願張揚情事的王與妾,站在簾幕最外端的是被排擠在圈外的孤獨刺客;利用環境呈現角色心境的手法在片中不斷出現,例如田元氏常常身處具壓迫感、裝潢擺設一絲不苟的屋內,象徵其內在與外在世界的窄化與控制慾;而層次繁複的殿堂空間設計與無數的廊柱和簾幕,彷彿是座巨型迷宮,把田季安、田元氏、瑚姬等人困在其中,彼此猜忌,算計,愛著、恨著,找不到解脫(解套)的出口。
《怒火邊界》:
《怒火邊界》選擇「女性」做為影片的「主角/主視角」頗有意思。
亞歷山卓和凱特的關係,宛如《沉默的羔羊》裡,安東尼霍普金斯和茱蒂福斯特的翻版,上對下,男性對女性,強勢對弱勢;在《沉默的羔羊》裡,安東尼霍普金斯要求茱蒂福斯特訴說她的童年故事,藉此「進入」她的私密世界,而在《怒火邊界》裡,凱特拿槍對著亞歷山卓時,亞歷山卓對凱特的防彈衣「射」了兩槍,亞歷山卓說:「永遠不要拿槍對著我」;兩部影片中的男性角色,都像是「導師」,引導兩位女性「認識男性掌權的世界」,而安東尼霍普金斯和亞歷山卓的「強勢」,也讓他們同時扮演著「侵犯者」角色,強行進入女主角的心靈/生活;安東尼霍普金斯在《沉默的羔羊》尾聲,消失在人群之中,而《怒火邊界》的亞歷山卓也在影片尾聲,從凱特視線中離開,兩名男性角色看似從女主角的生活中「離開」,其實更凸顯他們/男性「無所不在」的威脅感。
《紐約新鮮人》:
《紐約新鮮人》裡的瑪咪竊取布魯克想法,設計出一款大受歡迎的T-shirt、崔西將布魯克的生活經歷寫成小說,順利入選文學社,她們的行徑到底是自私而不可原諒,或者,要想獲得成功,「無情」是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之一?瑪咪和崔西都朝著「成人世界」前進,布魯克依舊選擇原地踏步走(拒絕長大),依然是《紐約哈哈哈》那個對人對生活都抱有「善意、浪漫想像」的法蘭絲;影片中,布魯克在狄倫等人面前發表新餐廳願景演說,聽得銀幕內外觀眾動容不已,但如此「浪漫而不切實際/不在乎營收,只求帶給客人歡樂」的想法,或許可以激勵人心,卻難以實現,狄倫對布魯克說:「把這個爛攤子丟了吧,不然五年後妳又會回來找我借錢。」,明白告訴布魯克:「現實沒那麼美好喔。」(打了勵志電影一個大巴掌),莫怪崔西會說布魯克充滿浪漫情懷,因為大部份的人都接受「成功等於現實」的規則,而太浪漫太理想性的人,往往容易在現實中跌跤。
《兩天一夜》:
愧咎只會在這群投票者(弱勢者)心中產生陰影。
選擇獎金,是不是顯得自己很勢利?是不是對不起珊德拉?
選擇珊德拉,是不是對不起家人?
要求人們投票給自己,是不是會給別人造成壓力、是不是讓人覺得她在乞討憐憫?
贊成他人選擇獎金,又不知道自己下一份工作在哪,家裡經濟狀況只會更糟。
反觀《兩天一夜》的主管級人物只在電影開場跟結束出現,永遠都是一副氣定神閒模樣,因為他們站在金字塔頂端,底下人怎麼吵怎麼鬧都影響不了他們地位。
《兩天一夜》的精采,就在透過珊德拉拜訪同事的過程(這也算是一種公路電影吧),逐漸揭露階級的偌大差異,上位者的冷血與無情對照出下位者的悲情和無奈。
《超危險人物》:
我喜歡《超危險人物》,因為電影從開演第一分鐘起,便瀰漫著不信任與一觸即發的氛圍,讓人情緒始終處於高度警戒,無法鬆懈下來(這不正是艾瑞克的生活寫照嘛!);我喜歡《超危險人物》,因為我沒想到編劇Jonathan Asser會選用如此暴力方式來講「愛與恨」,要「恨」一個人不難,一旦發現你我不對盤(或是沒有利用價值),不是你算計我,就是我想法鬥垮你;可是要「愛」一個人好難,你得要交出自己最脆弱的一面,讓人看見你的痛你的苦你的真心、你得要學會放下心裡緊抓著的疑慮,去擁抱與接納他人進入你的內心。
《推拿》:
婁燁導演從來不是個曲高和寡的創作者,他的電影總是貼近人心底的幽微迷惘,訴說愛情的控制與分合,訴說著生活的掙扎與挫敗與累累傷痕,我喜歡婁燁導演的作品,不是因為他的技巧如何高超或劇情如何緊湊精采,而是他的作品裡的人物,都很平凡都很自私都很卑微,都努力想要達成些什麼,卻又都被更龐大而無可抗拒的力量給打敗,而那不正是我們日夜面對的人生與世界嗎?真實的呈現在大銀幕上,不加遮掩的悲涼。
《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
最初看到《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預告時,以為會是另一部《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結果電影出乎意料的清淡,碎性剪接與敘事,大大稀釋影片的情感濃度;電影沒能逼出我的淚水,我卻相當喜歡與欣賞這部作品,它如此地私密與奇特,彷彿雪兒將你當成她的傾訴對象,對你(就只有你)訴說她的秘密心事,不加掩飾地告訴你她的難過、她的憤怒、她的種種不滿,以及她對「那個曾經是她宇宙中心」的偉大女性的深深思念;面對如此真誠的分享,我只覺得珍惜覺得溫暖。
《金牌特務》:
《金牌特務》不斷藉電影講電影,街頭混混經過幫助/改造後,成為舉止得宜的上流紳士,重現《窈窕淑女》/《麻雀變鳳凰》經典情節;但真正的紳士/淑女不只是穿西裝打領帶/穿禮服戴華麗大帽而已喔,更重要的是他/她的內涵,「禮儀成就不凡的人」,講的並非好禮之人蓋高尚,而是內心的善與美可以影響人的外在舉止;因此《金牌特務》也能跟《史瑞克》對照著看,泥沼翻滾的史瑞克/伊格西,因為偶然機會讓人見識到他醜陋外表/街頭打扮底下的「善良/勇氣/智慧/騎士風範」,經過磨練/訓練後,終於打敗惡人救出公主;《金牌特務》既是底層男孩出頭天的夢想電影,亦是現代版英雄/騎士救公主的童話故事。
《維多莉亞》:
我非常喜歡索恩陪著維多莉亞返回她工作的咖啡館一幕,當他看到咖啡店內的鋼琴時,索恩先是開玩笑的說自己是鋼琴大師,隨手彈了首不成調的曲子,接著換維多莉亞坐在鋼琴前,屏息,彈奏,當維多莉亞的纖纖玉手在琴鍵上恣意飛快奔馳時,索恩臉上綻放出既是喜悅也是羨慕神情;我想,沒有扎實的音樂基礎,無法彈奏出精彩樂章,一如沒有扎實的生存實力與條件(環境的不允許),無法擁有充滿希望與各種可能性的未來。
這場戲定調了索恩與維多莉亞的差異,也讓《維多莉亞》的後段發展,持續綻放令人唏噓與無奈的氣味。
《紙之月》:
梅澤會戀上(選擇)年輕男孩平林,因為相較於事業有成的先生,平林顯然更需要被照顧被呵護。
梅澤是頭寂寞的獸,獵捕的是「被需要被看重」的滿足感。梅澤相信只要付出就能得到回報,所以她允許(縱容)內心的慾望橫流,挪用公款以討好情人,金額從小漸大,行動從小心翼翼到愈發大膽,而藏身在道德與規矩防線後方的怪物最懂慾望腥味,只要一丁點血腥就會誘發它猛撲上來,衝破脆弱的警戒防線。
《嘻哈宅男真藥命》:
《嘻哈宅男真藥命》主角馬康原本準備遞交給哈佛大學的論文報告是冰塊酷巴的歌詞與文化研究,電影尾聲,他把原先寫好的文章刪掉,改寫下自己的故事;當年冰塊酷巴能夠衝出康普頓,靠的不是書寫他人的生活,而是自己的生活,冰塊酷巴教導每個出身貧困社區的孩子,不要接受人們「指派」給你/妳的生活,要敢於創造自己的人生;還有什麼比用書寫自己的生命故事來跟冰塊酷巴致敬更有意義?馬康寫的是「自己的故事」,他的精神卻是百分百承襲自冰塊酷巴,這個情節設定,實在是感人的要命。
《艾美懷絲》:
《艾美懷絲》導演Asif Kapadia,懂著如何「說好一個故事」,一如他故意放慢某些片段速度,讓觀眾得以長時間凝視/想像/揣測Amy恍惚神色背後的可能意義,不安、徬徨、寂寞、空洞與哀傷,營造出黑洞般的巨大無助感,將Amy生命裡的光亮面吞噬殆盡的悲劇效果(讓人深感不捨),然而,影片看似留給觀眾許多解讀空間,實則是有意識地將觀眾引導至導演對Amy死亡悲劇的「臆測」。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