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頁雞皮疙瘩──怪物遊戲
本文中對劇情的介紹與對情節的描繪,可能會影響您觀影的樂趣
改編自兒童恐怖文學系列《Goosebumps》的同名奇幻電影《怪物遊戲》(Goosebumps),應該是近期院線電影中難得的「驚喜」。驚喜之所在,倒不是因為《怪物遊戲》有甚麼超出奇幻片型的驚人創舉,而是在闔家觀賞的奇幻喜劇這個片型之中,《怪物遊戲》坐進了四四方方的框架,卻不偏不倚的把這種片型的魅力表現到極致。
電影的故事簡單,大男孩 Zach 搬到新家,發現鄰居是一個可愛的女孩 Hannah 和她的神經質父親:史坦先生(R. L. Stine)。Zach 很快就跟充滿靈性的 Hannah 發展出情感,一天夜裡,Zach 懷疑 Hannah 被父親家暴,於是找來新同學 Champ 一起闖進史坦家中,沒想到卻意外解放了史坦封印在書櫃上的邪惡靈魂……
《怪物遊戲》的核心故事從《Goosebumps》的作者 R. L. Stine 出發,電影的劇情設定下,他筆下的角色其實都是一個又一個從幻想魔力中製造出來的真實生物。而這一切源自於無止盡的寂寞與人際互動的恐懼,這份恐懼在史坦的心中滋生,最後竟然一步步變化成陪伴在史坦身邊的真實生物。因此,電影雖然以青少年 Zach 為主角,但是故事的核心魅力卻其實擺在這個神經質的黑暗小說家身上。
史坦的性格表現,其實也跟小男主角 Zach 封閉的內心呼應,女主角Hannah 的存在,更同時對應到兩人的空虛內心。每段旅程都需要一個成長的英雄,在《怪物遊戲》中,成長的人不只是 Zach,也是史坦。
會喜歡《怪物遊戲》,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電影裡的那份童心。各種陰森恐怖的怪物在電影裡面出現的型態並不嚇人,但是卻很好地對應到了他們存在的目的,也就是在兒童的心中散佈驚嚇的能量。對兒童來說或許是驚嚇,但在長大過後,用不同的角度回頭看這些怪物,心中反而是驚奇:原來在童年世界中,恐懼是這麼單純的事物。
很大的程度上,我認為《怪物遊戲》激發了我的童心,看著電影中的木偶人、雪怪、狼人、食屍鬼、食人黏液……等邪惡生物大鬧小鎮,其實回復了童年看待事物的驚奇感。一切都充滿可能,想像力可以在童年的恐懼中延伸與奔馳,觀看《怪物遊戲》彷彿讓人重返童年,我不禁要想,如果我在小時候能看到這部電影,那應該會是很棒的體驗。
個人喜好:★★★★★★★★☆☆﹝8/10﹞
如果喜歡這篇文,不妨也來粉絲團按個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