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權之聲:無懼年代》:勇敢站出來吧!



人心善良,卻也會有很邪惡的一面,人與人只要開始互動關係,就會產生各種冷暖,在這些感受裡頭,歧視、偏見是人們耗時千年也改變不了的陋習。《女權之聲:無懼年代》(Suffragette, 2015)將議題關注在20世紀初的女權運動,這些女人為的是她們的投票權,投票是人們最直接的發聲與表決方式,但是為了這個投票行為,自古至今,從貴族到平民,從男性到女性,歷經了多少衝突,流血流汗才得以建立完整的體制,走過了多少年頭,犧牲了多少人的青春年華?



『平等』是憲法的訴求,是保障人民權益的依歸,但是多少人挾著被法律所保障的權益,欺侮其他人應得卻未必能得到的權益,何理之有?以『投票權』來說,何以平民、女性需要透過爭取才有?甚至時至今日還有人大發誑語,說一人一票實不平等,企圖破壞許多人多年來努力的成果。更有甚者,不只投票權,一直以來各種權利不斷轉換舞台,上演著一方剝奪一方爭取的戲碼,無論是外來民族搶佔原住民土地破壞文化、男性享有了受教、工作保障、薪餉(似乎以為外形壯碩,或是扮演插入者的角色,就是世界的霸主),抑或是貴族爭權奪利、異性戀者出於恐懼欺負同性戀者,各式各樣的狀況,只是這世界醜陋的一角。



電影《女權之聲:無懼年代》中描述的那個年代,女人被束縛在勤儉持家的觀念裡,多數人從小就待在洗衣場裡,無法接受教育,這個工作薪水不多,勉強糊口,卻還要在那個工作場域裡飽受欺辱,言語暴力、強暴,甚至是性侵妳帶來工作的女兒,然而,她們始終沒有投票權,在這個社會上根本無從發聲,無所立足,任憑男人規定的體制壓榨,終於她們決定挺身而出,不顧失去工作或是被心愛的家人唾棄,也要據理力爭,或許自己的生活已經來不及改變,也要為自己的下一代努力。



或許電影看起來是部歷史劇,但是仔細想想故事挪到了這個時代,女人變成了學生,學生們參與街頭運動,餐風露宿,不是沒事愛蹺課,更不是不想用那些閒暇時間去和朋友出遊,或是打工賺錢,而是為了在這個不合理的體制中尋求改變,他們就像電影裡的女孩,即使家裡的人不認同,即使社會部分的人猛烈攻擊,也要努力求得改變,不一樣的是,電影裡的人也許為了自己的女兒,但這些人是為了自己的未來。而心寒的是,這社會還有人用著舊時代的思維,說年輕人不懂,企圖裹住年輕人的小腳,就像那些年裹住女性小腳,用束胸綑綁女性的故技一樣。如果我們只願像電影裡眼不見為淨的婦女一樣,再不站出來發聲,一切就太遲了,我們就只能被不適合的人統治,然後重複這些年來的悲劇。



回歸到電影,由艾美獎得主、《鐵娘子:堅固柔情》編劇艾比摩根(Abi Morgan)與《金石街》導演Sarah Gavron合作,剪接流暢,絲毫沒有歷史劇那種讓人煩悶的氣息,邀請來的演員也都是一時之選,女主角凱莉穆里根這次拋開《名媛教育》、《大亨小傳》裡的貴氣典雅,脂粉未施詮釋未經教育、相夫教子的洗衣工人茉德,角色保有一定的氣質,卻也看起來滿面風霜,踏實的演技讓她的角色從脆弱中甦醒,在恐懼中堅強,在失敗中持續努力,情緒堆砌紮實,緊扣人心,其中一幕與子別離的戲碼更是賺人熱淚。可以看得出來凱莉想要再次成為獎項寵兒的企圖心強烈,電影中甚至有非高清全裸畫面,犧牲之大。



海倫娜寶漢卡特繼《王者之聲:宣戰時刻》後再度回到端莊賢淑的角色,在劇中有襯托的效果,她的角色是受過教育的藥房醫生,聰明伶俐,是茉德一群人的支柱,每次行動被抓或是策劃一切時,她的堅強給與團隊很大的信心,這是一個領袖必備的特質,而那些藏起來的,屬於女性本質的脆弱,不容易被看見,卻是海倫娜寶漢卡特的詮釋中,偶現反差的火光。班維蕭,飾演無法承受輿論而狠心的丈夫,或許也因為他本身是同志,承受過類似的歧視和壓力,才能幻化成他演技的能量,感覺接演這部電影好像也有他想要傳達的理念。至於梅莉史翠普,對片商來說,她可能是宣傳的一個噱頭,不過本質上是客串演出的事實不容忽視,儘管她的演出就是有無盡的說服力,告訴觀眾她就是領袖。



透過《女權之聲:無懼年代》,我們可以看見一個世代的努力,一個團體的勇氣,在我們身處的這個世界裡,有一定的發酵作用,以投票權來說,她們曾經為了一張選票而浴血、付出青春,賠上家庭與性命,而我們卻只要回家就有三張票,豈能不把握這樣的權利,改變現狀,改變未來。延伸更多,不只投票權,還有更多的人權極需要我們去關注,某些人的居住地正被財團啃食、工人的生活正被官員打壓、愛是不變的信仰,可是卻有人挾著愛打壓別人的愛,這世界還可以更好,只待我們一起攜手努力,希望這部電影推薦給大家,可以帶給大家更多的共鳴。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