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時此刻》-以電影之名,行愛台灣之實
「你的人生有多少時刻,能用電影做註解。」《我們的那時此刻》是一部怎樣的紀錄片,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答案,因為這是一部將情感完全交給觀眾,從中找到和自己相對應的共鳴的作品。你無法否認電影早在不知不覺中,深深植入你的心中,甚至成為你生命的一部分。即便紀錄片依靠的是大量的史料剪接和口白,演繹出導演心中對於電影和史實的想像,其中也不乏做了刪減和割捨。但是《我們的那時此刻》拍得早已不只是金馬獎、電影史,而是一部記錄台灣、看見台灣的真實。《我們的那時此刻》是一部生/身為台灣人必看的作品,你可以不在乎歷史,但是你卻不能不知道歷史。
距離看完這部片已過了近兩個月的時間,但是每個畫面卻像歷歷在目,就連看完電影的感動也留存,因為電影和金馬獎都曾經陪伴我們成長,直至今日依舊。《我們的那時此刻》是導演第二次製作拍攝、剪輯而成的「再生品」,最早的版本為了金馬影展而拍的金馬獎演進史。而此次上映的再生版,則是導演再度花了兩年的時間重新剪輯,以及加入全新的補拍畫面。《我們的那時此刻》的魔力,在於從原本介紹金馬獎,進而切入國片,甚至扎根台灣這塊土地。就像種稻一樣,一根一根筆直地插入,觀眾了解金馬獎創辦的原因和演進,但是卻也在無形之中加入台灣歷史的轉變,甚至是台灣人對於這片領土的愛與不捨。每一根充滿歷史的稻苗,都成為形塑這塊名叫「福爾摩沙」,名為美麗的島嶼,最後幻化為《我們的那時此刻》這部紀錄片。
還記得某一年,金馬獎得獎影片大舉被中國和香港拿下,台灣僅奪得個位數的可憐成績,甚至引發政治人物發言說要停辦金馬獎。這段政治意圖介入電影的歷史,也被放進紀錄片中。當多數人大罵,政治是政治、電影是電影時,《我們的那時此刻》卻讓觀眾了解到,原來政治和社會之間,其實和電影密不可分,甚至是相輔相成。本片就像一部會說學逗唱的歷史老師(桂綸鎂 飾演),溫柔地講解第一屆金馬獎創辦、加工出口區成立後的女工愛情電影、反攻大陸的政宣片、進軍好萊塢,甚至到國片的復興與衰退。於是,原本抱著觀看台灣電影演進的觀眾,卻也不知不覺走入台灣的歷史,電影是藝術,但是不可否認地外在環境之於電影的影響。或許,電影就是將所有的元素,全部混為一談的藝術。
簡單來說,《我們的那時此刻》是一部非常取巧、甚至是玩弄觀眾情感的作品。取巧,來自於導演拼湊觀眾對於電影的想像,甚至可以說是導演本人的自我的電影觀,「洗腦」「矯揉造作」「刻意拼接」是本片上映後可能會出現的負面聲浪,畢竟這類加入許多個人情感的紀錄片,對於某些學術派、學者而言,絕對是一種極為不恰當的做法,尤以本片大膽地討論台灣政治和歷史,這是導演可能會接收到的批評指教。但是一如取巧二字,我認為這正是觀眾必須看本片的原因,礙於片長,本片理當有所選擇與取捨,甚至在中後期原本的歷史老師喝水休息時,公民老師(陳玉勳 飾演)語重心長地說「台灣電影到底怎麼了!」歷史課頓時成了公民課,適逢政黨輪替、周子瑜事件,甚至是近幾年的學運、社運,《我們的那時此刻》不斷提醒我們去省思、自我反省,生為台灣人的自覺,「以電影之名,行愛台灣之實」。
今年第88屆奧斯卡的最佳紀錄片《艾美懷絲》,本片最厲害的地方莫過於不斷累積觀眾的情緒,即便你不是Amy的粉絲,卻能夠藉由紀錄片去了解她、甚至愛上她,《我們的那時此刻》也是這樣的一部作品,「你並非看過所有的台灣電影,但是你卻能從本片中感受到國片的魅力」。並非將本片和《艾美懷絲》比較或是相提並論,我認為紀錄片即便作為客觀的鏡頭,但你依舊能藉由剪接、鏡頭、口白,感受到作品的再現,因為他多少帶有導演的思想和觀點,《艾美懷絲》如此而《我們的那時此刻》更是如此,一如前段所說,《我們的那時此刻》確確實實地玩弄觀眾的情感,因為他一下讓人又哭又笑,揶揄愛國電影、瓊瑤作品的台詞、將原本可能枯燥的電影史,穿插有趣的訪談情節,一如導演所說,這是拍給所有影迷的電影。
《看見台灣》找來最代表台灣的吳念真配音,《我們的那時此刻》反倒找來桂綸鎂獻聲。作為講述台灣電影史的紀錄片,或許會有人質疑為何找年齡較輕的桂綸鎂,而非台灣的資深演員。第49屆金馬獎,台灣僅僅獲得3項大獎,其中一座正是由桂綸鎂以《女朋友 男朋友》拿下的最佳女主角,也是台灣睽違八年將最佳女主角留在台灣。當時激動的不只是桂綸鎂本人,在座的每個台灣人似乎也都在歡呼終於把獎留在台灣了!而那年正是政治人物提議停辦金馬獎的暗黑歷史。作為人美、心美、演技更美的桂綸鎂,可以說是最能代表台灣的中生代演員,而如此的感性的電影需要的正是桂綸鎂低沉中帶有甜美的嗓音,當旁白近乎貫穿整部作品時,不禁讓人想起那年拿下最佳女主角的她,哽咽地說著「我非常喜歡拍電影,我會繼續努力地拍下去」,而這正是《我們的那時此刻》最真摯的呢喃。
「相隔一段時間重溫以前看過的電影,有時候會有完全不同的印象。」人會變、環境會變,但是電影始終如此。當我們以現在的眼光去回顧過去的作品時,我們依舊會被周星馳逗得哈哈大笑,即便電視已經重播八百萬次;依舊會被《鐵達尼號》惹得淚眼框框,即便李奧納多寧可和一隻熊打架拿下奧斯卡。電影的魅力,來自於當你處於不同的身分和環境時,他產生的共鳴和感觸也會因此而改變。一如當我們嘲笑瓊瑤、政宣片的台詞時,那些作品在當年卻是支撐那些少男少女的力量。在紀錄片的訪談中,導演找來老中青三代的影迷代表,當他們講述那些年,他們看過的電影時,即便我們不屬於那個年代,卻又彷彿跟著他們走入時光的隧道。
有些電影,不管你反覆重看幾次,卻總是能在其中發現新的事物。因為時代改變,我們對於電影的想法也開始改變,但是有趣的是當歷史進入平行世界時,當《悲情城市》中的啞巴高呼「我是台灣人!」《搭錯車》中被政府強制拆除的小村,我們才發現原來電影不只反映當時的現實與社會,更在多年後讓我們檢視歷史的重演與哀慟。《我們的那時此刻》不斷將過去與現在相互對應,更將自己腦眼深處對於台灣的殷殷期盼寄託在整部電影中。
許多人喜歡看頒獎典禮,因為當這些辛苦半輩子的人拿到獎的瞬間,那種真正的喜悅和感動是演不出來的。當我們在片中看著一個個曾經拿過金馬獎的演員、幕後工作者,那些藏不住得笑容和眼淚,我一直覺得這是演員最貼近一般人的時刻,就像是濃縮某人一生中所有的努力,但是只給他短短幾分鐘的時間,去感謝所有幫助過他的人。作為華人世界重要的舞台之一的金馬獎,張國榮、梅艷芳、柯俊雄等人的身影,都悄悄被鏡頭給記住,即便他們早已離開人世;當李安、李行、侯孝賢等人年輕(有茂密黑頭髮)的模樣,再到現在以不同的身分站在更高的位置時,《我們的那時此刻》將這些珍貴的畫面帶給只看過現在他們風光模樣的年輕觀眾們,當這些人成為國際影壇上發光發熱的巨星時,其實也都是從金馬獎、從台灣這片土地一步一步扎根到現在。
《我們的那時此刻》記錄著台灣電影與歷史,探討社會的變遷與電影的困境,即便我們有台灣之光李安、侯孝賢、蔡明亮等人,但是我們卻也發現台灣已經開始出現斷層,一眼望去現在的國片市場,中生代似乎只剩下鈕承澤、陳玉勳、張作驥、魏德聖等人撐著,但是下一代呢?雖然本片在後半段,似乎輕描淡寫帶過許多後期優秀的作品,甚至跳過《十七歲的天空》《盛夏光年》《刺青》那些年撐起台灣票房的同志片,以及完全忽略對國片有極大商業貢獻的鈕承澤。對於相近於這個年代的年輕人來說,彷彿自己經歷過的電影只是過眼雲煙般。大概是對於本片最失望的部分。
近幾年,國片的狀況大致上呈現叫做不叫好的狀態,單純地商業化成為國片拍開的主流,拍得越爛觀眾卻也罵得開心,這也成了賀歲片的一種奇異亂象。於是乎,這樣的循環導致台灣演員和導演大量出走,當我們在大螢幕上看見彭于晏、陳意涵、張孝全等人的演員表上,被標記中國台灣的字樣,並非是他們只想跑去賺大陸錢,而是在有資本和劇本的中國市場中,他們才能有機會去演出在台灣演不到的角色。只因國片近幾年依舊停留在「小清新」的美妙泡泡中,從《那些年》到《我的少女時代》,這類型的青春洋溢作品依舊是主流,但是令人高興的是去年的《屍憶》《紅衣小女孩》《青田街一號》更讓我們看見台灣類型電影的抬頭。而當教科書上將《雙瞳》視為國片興起的重要里程碑時,《我們的那時此刻》訪談陳國富導演的畫面中,卻也讓我們省思台灣政府和企業對於電影的態度,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為什麼及至今日「願意出資投資的還是外國人呢?」
「如果這世界電影消失了,你人生最後會選擇看哪部電影?」這是小說《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 的橋段,因為每當我們回顧電影時,其實多半保有著自我意識,因為每部電影對觀眾來說,有時會夾雜著許多私人且私密的故事,電影連同和你一起看電影的戀人、朋友和家人的回憶,形塑成電影和你之間的關係。《我們的那時此刻》對於個人的私密性也是如此,導演藉由訪談影迷的畫面,將原本屬於他們的私密性搬上檯面,年輕影迷對桂綸鎂的喜愛、愛看電影所以從事電影行業、談到喜歡的電影會大哭...受訪者自身對於電影的連結,成了觀眾對於那些作品的想像,卻也間接成為一種反作用力,坐在觀眾席的我們因為影迷的感動而感動,而整間電影院瀰漫著一股「我愛電影」的氛圍。
「我是台灣人!」「台灣怎麼了!」《我們的那時此刻》可以說是從頭到尾累積觀眾的情感,但也間接地讓觀眾去思考台灣之於台灣人的關係。其中,以《女朋友 男朋友》為引子,帶出香港雨傘革命以及台灣的太陽花學運,表現上是闡述曾經在亞洲興起的粵語風潮、金馬獎常勝軍的香港電影,直至今日漸漸走下坡以及演員的大斷層的現況。但是對比台灣似乎有那麼一點相像,從政治處境到電影環境,楊力州導演將香港和台灣放到同一個天平上,藉由學運的影像再度激起台灣人的愛國心,「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我不認為這是導演的政治意圖或是灌輸某些觀念,這些畫面無不是在提醒觀眾,問題的起點和終點雖然已成為歷史,但是健忘的我們一旦沒有記取教訓,悲劇將不斷重演。或許,《我們的那時此刻》是一部變相的政宣電影吧,提醒著台灣人的自覺。
即便是傳記、真實改編的電影,為了劇情需要多半呈現「選擇性寫實」,在不極度影響真實的狀態下做的改編,《我們的那時此刻》對於歷史的剪接也給人這樣的感覺。導演選擇性的挑選出代表台灣現況的作品,將當時電影中的台詞和台灣現況相互映。於是乎,當年的《悲情城市》《搭錯車》《美麗時光》《不能沒有你》中的橋段和台詞,都成了導演「借花獻佛」的傳遞,當電影的選擇性寫實成了現實中的真實,在電影畫面的推波助瀾佐以新聞事件下,在情感不斷被層層堆疊中,穿越眼球的「既視感」就這樣合而為一,彷彿電影情節成為真實,而我們對於這片土地的不捨與認同再次被激起。
除了賀歲片可能會和家人一起去電影院外,《我們的那時此刻》大概是近年最能夠牽起全家大小一同去電影院看的作品。相較於電影後半段濃濃煽情的愛國味,其實本片更是一部具有「傳承意義」的紀錄片,當我們回顧電影史時,同時也是回顧台灣的歷史。在當年電影是國民唯一娛樂活動時,瓊瑤、邵氏、武俠片是多少阿公阿嬤年輕的回憶,而現在的我們能藉由《我們的那時此刻》穿越時空,至少在「那時」我們能一起共度平行時空的「此刻」。導演說這是一部為了影迷拍得紀錄片,電影的尾聲當眾藝人一一對著鏡頭說「謝謝你愛看電影」,從開頭累積到結束的情緒,全都在這些「謝謝」中成為一場燦爛的煙火秀,因為有愛看電影的觀眾才會有愛拍電影的人,而這場《我們的那時此刻》的煙火秀,你我都有份,在這塊名叫台灣領土上。
謝謝《我們的那時此刻》。套用一句當年李安拿下奧斯卡的得獎感言,Thank you, Movie God,謝謝電影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