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2016)到底為何評價兩極?

undefined

BvS算今年期待度非常高的電影,總給人一種「DC終於要硬起來啦!!」的感覺,

在釋出的預告以及宣傳上也都不遺餘力,讓人十分期待。

但是在上映後,評價十分兩極,

大家也都看到小班失落的表情了,

BvS真的有這麼讓人難接受嗎?

很遺憾的,我想對沒有接觸過漫畫的觀眾來說,是的。

這部電影因為太多微小的錯誤,

或者是急躁、或者是劇情編排上不夠讓大眾了解,造就了這樣的局面,

不能完全歸咎給導演查克史奈德,也不能責怪DC,

當然演員是最不應該不責怪的,畢竟他們的表現都在水準之上是無可否認的。

undefined

查克史奈德最擅長的就是特殊色調的呈現跟拍戰鬥場面,

所以在這部分處理的很令人滿意無庸置疑,視覺效果非常的好,

也把各種不同的場景做出了很好的區隔,

每個地點或是氣氛都有屬於自己的色調,

在觀影過程中,隨著色調改變自然而然就能跟著進入狀況,不需要特別再多解釋或說明。

但他慣用的意識流拍攝手法一直以來的評價很兩極,

如《300壯士》、《殺客同盟》,其畫面的奇幻跟絢麗讓人目不轉睛,卻也常陷入劇情空洞的批評之中。

在蝙蝠俠的夢境那場戲,他使用了他的拿手絕活,戰鬥場面及節奏也是十分爽快,

很可惜的是,對一部要建立整個世界觀的電影,

無論這一部分是在暗示後面的劇情還是放置彩蛋,

對美漫沒有接觸的觀眾來說,都太難吸收了,甚至覺得莫名。

不過在最終與Doomsday的對決中,導演同樣使用了這個手法,整個場景火焰瀰漫,彷彿不處於現實世界,但卻十分精采。

undefined

而在劇情的編排上,許多地方都拍的略嫌省略,也就是交代的比較不清楚,

或許是導演作為一個漫畫迷,覺得自己看的懂所以大家也看得懂,

於是就照著這個步調繼續往下拍,

不過他忽略的是,這是一部DC系列中非常重要的電影,

目的在於幫助後面的系列以及觀眾建立DC的世界觀,

加上這次的主角之一,對觀眾來說,是全新的蝙蝠俠,

光是要將這個蝙蝠俠的身分背景在一部雙主角的電影交代完畢,就有相當的訊息量,

而遺忘了更大一點是,在鋼鐵人之後超級英雄電影鎖定的客群已經擴大到不僅限於漫畫迷了。

要讓非漫畫迷的觀眾了解並喜歡這部電影,

重要的便是讓他們能夠足夠了解並將自己的情緒帶入角色之中。

undefined

而在演員的部分,班艾佛列克這次的表現十分好,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他是個演技平平,只有一號表情的演員,

演技跟他的導演功力似乎不成正比,

不過在BvS中,可以說蝙蝠俠就那麼剛好是只有一號表情的角色,

而班艾佛列克也成功用他的一號表情詮釋了蝙蝠俠的各種情緒。

undefined

另外在整部電影中,吸引我的不是蝙蝠俠和超人之間撞擊出的火花,

而是布魯斯與反派雷克斯隱隱約約的相似處,

導演用一種不是太明顯的方式來表達,

兩人對珍愛的事物的重視,以及失去所讓他們產生的恨,

會讓他們覺得用極端的方式,例如殺害,是可行的,

兩人同樣不愉快的童年,也帶出了所謂超級英雄的黑暗面,以及邪惡的可憐之處。

undefined

最後我只想抱怨一下關於彩蛋的安插,

我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因為有太多彩蛋想放,

我覺得這些彩蛋給我的驚喜感實在是太小太小了,

故意花三分鐘拍神力女超人看其他超人類的影片,

故意讓蝙蝠俠做一場夢為了要暗示一下不義聯盟。

安排得太過刻意,少了眼睛為之一亮的感覺。

不過在小丑殺死羅賓這部分,

帶出了已經守護高譚二十年的蝙蝠俠,

在失去許多事物以後性個的轉變,

他變得更加憤世妒俗、更加黑暗並滄桑,卻仍想用盡全力守護他所重視的事物。

這是讓蝙蝠俠性格更加完整很重要的一幕,

可惜的是,沒有看過原作的觀眾沒有辦法領悟。

undefined

這部電影的確包含了很多深度的意涵,例如造神運動,對人類做了很大的批判,

是值得細細去研究消化的電影。

DC的電影一直以來,的確是比漫威來的有深度意涵許多,

但是看完這DC建立電影宇宙觀的第一部電影當下,

我只覺得他們是被marvel逼急了,

在之前DC的電影中,完全沒有看出他們想要將各個角色串聯的意思,

不過看到marvel的成功後,DC完完全全就是手忙腳亂的想要快點推出正義聯盟應戰復仇者聯盟第三集,

導致整部電影要傳達的訊息量大到很難接收,我認為這是這部電影評價不佳的最大原因

而且聽說因為BvS的反應不佳,DC決定在自殺特攻隊中添加更多「幽默的」鏡頭,看到這個消息我也只能說:

DC穩住!!!做自己不要自亂陣腳好嗎~~要走出自己的風格,而不是單純迎合大眾啊!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