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比利林恩淺談死刑

今天這篇文章跟以往的文章不太一樣,它不太像是影評,比較像是看完電影後的感觸

 

0Ets9eyEQN.jpeg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片段是有一位記者詢問林恩:「你對於能近距離跟敵人作戰有什麼感覺,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獲得這樣的機會」,而林恩則是疑惑的回:「獲得?」

 

 

我覺得林恩並不覺得那是一個難能可貴的機會,因為他加入軍隊只是為了他姊姊,雖然後來的訓練讓他獲得保護自己的技能,能夠用來保家衛國,但我相信他並不真的想去殺人,還記得美式足球隊隊員問林恩親手殺了敵人是什麼感覺,並說他為國爭光,林恩只是反問那你們在球場上與對手撞擊是什麼感覺

 

 

我相信有些人小時候一定打過架,被打或打人,兩種感覺都很不好受,被打很痛、很不舒服,打人能感覺到你的手打在對方身上,感覺得到對方皮膚的觸感及溫度,那很難受,因為你是在傷害人,殺人更是一件痛苦、煎熬、難受的事

 

 

我們有時候會在電視上看到新聞,說警察成功制服歹徒,有時候甚至不得不開槍制止,甚至擊斃對方,在我們這些第三人稱視角的人眼中會覺得他做了一件正確的事,甚至去跟對方說:「你好厲害,擊斃一個歹徒」,但在那位警察的內心想必很煎熬、很難受,因為有時候就算是為了正確的事,奪走一條生命都是很不好受的事情

 

 

我常常在想,那些屠夫,殺雞豬羊等的人,親手將一隻活生生的生物的生命奪走,會是多內心煎熬的事,但為了生活所需又不得不做,連取動物的性命都會令人難受,更別說取人性命了,劊子手相信大家都知道,就是負責執行死刑的人,他的薪水可能會讓人覺得很多,因為一個月下來執行死刑可能不到幾次,但我覺得不管多少錢都無法去還原他當劊子手前的生活、心理,我聽我朋友說過他曾經看過有人訪問已退役的老劊子手,他說:「執行死刑到最後已經完全沒有感覺了,他也很怕有一天如果他再拿到槍會做出什麼樣可怕的行為」,我覺得非常有可能,因為當你第一次做一件不道德的行為時,你會內疚、痛苦甚至有罪惡感,但你常常去做這件事情後,這些感覺就會被習慣麻痺掉,有的甚至會變成反射動作,更不要說是取人性命這件事了

 

 

劇中的林恩為了保護自己已受傷的班長不得不與敵人做近距離對抗,那感覺又跟片中林恩同袍用火箭炮射擊對手不太一樣,雖然在戰場上還是能感受到真的有傷到人的感覺,但近距離比遠距離更能感受到對方的心跳、呼吸、體溫,以及對方想要致你於死地的真實,近距離也會簡短反應速度,有的人甚至只能靠本能去反映,所以林恩的身體在感受到那份威脅後才會做出自我防衛的反應,因而殺死對方

 

 

現在很多國家幾乎都沒有死刑了,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找不到劊子手,因為一旦做了這份工作,很有可能你就再也不是你自己了,也有可能因此無法自組家庭,因為怕哪天在睡夢中因為做惡夢而失手殺了自己的老婆小孩

 

 

死刑的議題之所以一直有爭議性是因為它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有人認為殺了人就該以死償還,有人覺得每個人應該都要有改過的機會,兩方都有道理,我同意犯了錯後應該要有改過的機會這一點,但不應該適用於殺人這件事上,每個人都不應該輕易的奪走任何人的生命,更何況每個人都有愛自己以及他所愛的人,所以我們應該小心翼翼做任何事,開車、騎車、工作......等,讓自己避免造成會傷害到其他人及自己的意外

xMV5BMTA0NDEyMzY5MjReQTJeQWpwZ15BbWU4MDg3NTM0NTAy._V1_SX1500_CR001500999_AL_.jpg.pagespeed.ic.bVy_THhV-X.jpg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是一部反映真實軍旅生活的電影,特別是對戰爭這一塊,至少部分事情在我當兵時我都有親身體驗過,所以如果對這類型的電影有興趣的觀眾一定要進戲院欣賞,沒興趣的也可以為了台灣之光李安導演去捧場,相信在眼睛體驗到新技術畫面的同時,內心也能有所收穫,當然是好的方面~~~~XD

20160823134118_5.png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