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隧道( Tunnel)
《失控隧道》是部2016稱霸韓國票房冠軍長達四週之久的電影,但並不是一部災難爽片。片中沒有毀天滅地的畫面、十萬火急的搶救行動和突如其來的不斷意外所造成的緊張感。換句話說,任何好萊塢類似題材的各種商業元素在《失控隧道》裡是幾乎看不到的,唯一的災難鏡頭就是男主角李正秀開車進入隧道時突遇倒塌的畫面。雖然其特效在亞洲當屬一流,但也不過那一兩分鐘而已。
那可能會有人質疑《失控隧道》還有啥可看之處? 那就是利用男主身陷倒塌隧道裡的絕望氣息與外界宛如「人道嘉年華」熱鬧氛圍的對照,形塑出一股濃濃的挖苦效果。將全體社會從政府、媒體和大眾等脫序現象,做了既諷剌又寫實的批判。
政府方面,鏡頭前熱血激昂的宣示,不是決心魄力的展現,而是把握天時地利人和的政治表演。大官到場關心視察想展現親民作風,但爭相與受難家屬合照的行徑卻缷下了虛偽的外衣,揭開了「剝削受難家屬的剩餘價值以成就自已政治資本」的潛在意圖。更別提事前工安督導不利成釀成重災,事後規劃失挖錯了方向,導致救災進度曠時廢日,之後又想以經濟利害得失來合理化停止搶救的行為,而且臉不紅氣不喘,真是令人無言。即使那些參與救難的工作人員也是抱著一付「事情有做就好,至於有沒有做好,那就再說」的消極心態,其既視感非常強烈。
此外,在事發之初,媒體宛如「知情權」的實踐者,將大量資訊一口氣灌給民眾,然而事件背後的工安與政府失責結構性問題、救人進度的快慢,卻少有深入的探討。媒體一付「真相急先鋒」的態度,卻只是聚焦煸情、瑣碎和聳動的片段和細節,給予閱聽眾的不是「新聞資訊」,反而是場「災難爆米花秀」,以當作剌激閱聽率的利基;更好笑的是,前面雖然營利的態度明顯,但好逮也用人道關懷的溫情主義來包裝,然而最後隨著政府態度的轉變,也跟著轉風向,甚至記者那句「再過幾天就要破記錄」的話,令看人了覺得非常「靠X」。無怪乎曾有人說:「做傳媒的人就是要沒人性」,《失控隧道》的媒體人倒是將此行為表現得十分貼切。
再來,社會大眾的反應也一絕,事發之初的密切關注和熱心行為,有如「我們都是李正秀」的盛會,然而官方與媒體轉風向,竟然也跟著大幅轉變。不禁令懷疑全國的關心只是出於媒體塑造情境下的廉價濫情,是一種跟風下的產物,彷彿有表示一下難過同情、捐個物資就可以對自已的良心交待似的。然而,當政府透過媒體洗風向時,從民調的反應可看出,不少先前支持搶救的民眾,其前後態度落差,竟大到有如來自不同的平行世界似的。嚴格來說,片中各種社會亂象還是可歸於「人性」,在這一場「人道嘉年華」裡醜態畢露,尤其當官方、媒體和大眾遂漸達成「社會共識」時,生命價值已被經濟利益數字所稀釋,更證明了社會(各方面)潛意識上對於他人生命的漠不關心,其自利心理已昭然若揭。
所以,《失控隧道》雖不是一部令人看了直呼過癮的爽片,但片中的各種挖苦的描繪倒是令我看得津津有味。加上節奏流暢,沒有拖戲之感,簡單的故事,卻呈現出「社會隨著隧道倒塌而失控」的荒唐現象。這麼豐富又到位的批判,讓《失控隧道》成為一部劇本紥實、嚴肅探討又不失趣味橫生的精彩電影!
重要的是,《失控隧道》最大賣點之一就是飾演李正秀的河正宇的演技。第一次對這個演員較有深刻印象是約十年前片子《追擊者》裡的專殺妓女的尋芳客,那種喪心病狂又樂在其中兼且不怕和警方正面斡旋的一付「你能奈我何」的變態,真是演得渣到骨子裡;之後,在《恐佈攻擊直播》裡的試圖利用突發攻擊事件而東山再起的過氣主播,亦將噬血如命的媒體人性格掌握的絲絲入扣,尤其最後體會到攻擊犯的初衷時所產生的身為共犯體制的懊悔,前後的落差更是令人讚嘆。
此次,河正宇的表演困難度更高,因為隧道裡除了他之外,只有一隻狗和一位女性(後來也領了便當),雖然有和外界通話的鏡頭,但實地拍攝時,幾乎一個對空氣和想象中的人對話。然而,那股不安、不耐和不忿的情緒掌握得非常精準。尤其,每當得知仍有一絲希望,和後來被澆熄的失落之間的反差,以及他看到同為身陷塌洞的少女死去時終於體會生命的脆弱,與「為什麼是我」的和不甘,真的令我強烈有感同身受的渲染力!
《失控隧道》以演員生動自然的演技與批判意義深入淺出的劇本,將「人性」與「社會失序」做了一次精彩又寫實的呈現,結尾時李正秀被救出,由救難隊長代替氣若遊絲的他大吼:「你們這些混蛋,給我滾開!」時,這個堪稱全片最經典的一幕,代表對社會從官員到媒體再到民眾的偽善,給了最一針見血的打臉重擊。然而,編導還是在片中保留人性仍有希望的象徵(李正秀之妻與救難隊長),明顯看得出來這部片想以失序亂象來喚起人性溫暖的企圖。不過,不得不說,韓國電影在有形的工業技術與演員表現的進展神速外,劇本裡無形的社會關懷意識與創意元素的結合,更是令人難以忽視的驚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