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分裂後再進化。



三名年輕女孩遭一神祕男子綁架與軟禁,她們該如何逃脫男子掌控?

(底下直接討論劇情,不想破壞觀影樂趣的朋友請斟酌閱讀)

期 待錯誤。觀賞《分裂》前,以為會是《致命ID》與《鬥陣俱樂部》的綜合體,電影前半段我猜想佛萊徹醫生會不會是凱文其中一個性格分身,加上電影穿插剪接凱 西被叔叔(如野獸般的男人)性侵往事,讓我覺得凱西搞不好也是凱文其中一個人格,不對,凱西才是正身,凱文等人都是分身,電影開場的生日宴會,凱西被孤 立,觸發她對人的敵意,使得強勢的丹尼斯和派翠西亞等性格反過來掌握主導權,一種自我保護機制,順著這個前提,《分裂》沒有讓我看的緊張與焦慮,想說: 「反正都是同一人,沒啥好緊張的啦。」;電影中段,我又想出另個可能故事版本,同樣被凱西的童年回憶所影響,我猜想《分裂》會成為另一部《科洛弗10號地 窖》,關於遭受虐待性侵的女孩,如何從凡事聽從「強者」指令做事的膽怯,到後來學會反擊(一如凱西父親教導女兒狩獵,要比野獸聰明才能制服野獸)的成長歷 程,然而,當野獸對她說出:「破碎的人才能進化,令人欣喜。」,又推翻了我的想像,凱西沒能擊敗野獸,而是被野獸視為同類與釋放。

自作聰明胡亂猜劇情的結果就是一直被打槍,哈。




M. Night Shyamalan導演的《分裂》用一則綁架案講女性/男性遭成人脅迫的夢魘,凱西長期遭叔叔性侵虐待,長大後又被丹尼斯(派翠西亞)綁架,她從來不是狩 獵者而是獵物,被囚禁被玩弄被獵食;電影直到結局才揭露凱西等人的囚禁地點是動物園維修室,導演選擇動物園做為故事地點,自然有其意義,既指凱西(女性) 遭受性侵與虐待,不敢吭聲的悲劇(被馴服的野獸),也指凱文的能力(野獸性格)被「文明」壓抑,一如動物園裡的老虎獅子,森林之王淪為階下囚,能力被剝奪,空間被侷限,無法揮灑天生能力,唯有逃出動物園(掙脫牢籠/「文明」枷鎖),才能找到舒展空間

「我們代表的不是錯誤,而是潛能。」

《分 裂》結局請來布魯斯威利串場,觀眾恍然大悟,《分裂》原來是《驚心動魄》的「分裂」作啊,延伸探討「光與暗、陰與陽、強與弱、文明與野蠻」的對立與共生議 題;《分裂》片中,凱文/丹尼斯/派翠西亞/海維/貝瑞等人一直在爭奪「光」的掌控權,光,在電影裡既代表良善的人性之光,如《驚心動魄》的布魯斯威利或 《分裂》裡的佛萊徹醫生,熱心助人甚至犧牲小我的偉大情操;光,也有著權勢地位的意義,意指「站在陽光底下的人」,被社會大眾所接受的族群,如《分裂》裡的克萊兒與瑪西亞以及凱文,試想,凱文為何會是23個性格裡的領導人物?因為他有領袖氣質還是因為他擅於「遵從」社會制定的規矩?光,原來也可以是一種壓迫(負面)力量。
《分 裂》和《驚心動魄》不約而同指出:越是遭受壓抑(壓迫),反彈力道越發強勁(「破碎的人才能進化」),《分裂》結局,野獸(怪物)誕生,象徵被排擠與邊緣 化的弱勢族群反撲,也象徵單一價值觀成為「唯一」聲音時,另種截然不同的聲音/力量就會崛起,陰與陽,強與弱,交替循環,維持生存世界的「平衡」。
有趣的是,《驚心動魄》的玻璃先生與布魯斯威利是智慧與力量的對決(陰陽對峙),那麼《分裂》裡擁有24種截然不同性格的「凱文/野獸」,兼具智慧與力量文明與野蠻膽怯與勇氣理性與感性等多種特質,不正是玻璃先生與布魯斯威利的合體?《分裂》或可視為導演對超人類/新世界想像的「再進化」,未來的超人類將超脫社會理解框架,顛覆尋常二元善惡觀念,帶來更多樣可能性。




觀 賞《分裂》前,很期待James McAvoy演出,24種性格,光想就覺得是飆演技大挑戰,看完電影後有些小失望,儘管不同性格間的口音語調姿態都不同,但James McAvoy的演出沒能帶給我太多驚奇/驚喜感受,有些角色處理的很好,例如丹尼斯與貝瑞與野獸,有些角色則處理的不夠細緻,例如派翠西亞與海維;此外, 凱西這個角色(Anya Taylor-Joy飾演),看的我頗無感,凱西一直處於「無語哭泣受驚」狀態(包括片尾聽到叔叔準備接她回家時的反應),前半場的膽怯與不敢貿然行動是 要凸顯凱西被暴力陰影糾纏的悲劇,後半場期待她能走出受害陰霾,進化與成長(一如野獸的「破碎之人必能進化」預言),結果,受制於男性(叔叔)暴力的她,最後依舊仰賴男性(野獸)解放,而非預期的女力爆發,不免有些失望.....。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