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分析:大熱《樂來越愛你》力抗黑色浪潮

undefined

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即將於台灣時間2/27號上午揭曉,這去年即為爭議的「過白」聲浪之後,今年可謂是有色人種大放異彩的一年,共有六名黑人演員獲得提名,而且男女主配都有,創下了影史紀錄,最佳影片更是有三部為黑人主角題材的作品,看的出影藝學院想要平衡黑白問題的努力。但最風光的還是以十四項入圍打平歷史紀錄的歌舞片《樂來越愛你》,目前大家猜的已經不是它會不會得獎,而是他最後到底能得到幾項大獎。這裡將會就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男女配角六大獎項做分析預測,看到底誰會是今年的大熱,誰又會是不可忽視的黑馬呢!

最佳男配角:好心毒販對決尋根青年

undefined

今年的男配角其實蠻詭譎的,其他三個演技獎基本上態勢明確,但賽前獎(金球獎、演員工會、英國金像獎)分別頒給不同的三位人選(得金球的亞倫強森更是連入圍也沒有)。但基本上在《月光下的藍色男孩》飾演具有父親形象的毒販馬赫夏拉阿里,是目前比較有聲勢的一位,他演來真誠平實,一幕愧疚落淚也很不錯,雖然戲份太輕。他對大的對手會是《漫漫回家路》以男主角身分角逐配角的戴夫帕托,他扮演大海撈針般千里歸鄉的印度青年,電影後半場戲都在他身上,角色飽滿有發揮,會是黑馬。

undefined

而《海邊的曼徹斯特》的青澀少年盧卡斯海吉斯,跟男主角凱西艾佛列克有著互動良好的對手戲,一幕對著冷凍雞崩潰的表演應該是入圍的關鍵。《赴湯蹈火》的資深影帝傑夫布里吉與《夜行動物》的麥可夏儂,恰巧都是老練的西部警探形象,可圈可點但也少變化,注定陪榜。


最佳女配角:薇拉戴維絲 捨我其誰

undefined

薇拉戴維絲是目前聲勢最旺的一位,連得金球獎、演員工會、英國金像獎三大獎。薇拉戴維在《藩籬》扮演辛苦維持家庭的黑人媽媽,一幕獲悉被丈夫背叛的大崩潰,涕淚齊流渲染力十足,算是她《姐妹》加上《誘·惑》的升級版,小金人簡直是捨我其誰之姿。至於四度入圍的蜜雪兒威廉絲,在入圍作品《海邊的曼徹斯特》也是崩潰母親,一場與前夫久別重逢的對手戲,真情流露非常感人。

undefined

在《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演繹毒蟲媽媽的娜歐蜜哈里斯,得力於電影的三段式時期變化,角色層次明確,完全洗去007龐德女郎的美艷形象。《漫漫回家路》裡妮可基嫚飾演的善心養母,其實戲份不算多,但是絲絲入扣,細膩溫婉,一場在餐桌上面對家庭風暴卻還要故作鎮靜的嘴角抽動是得獎場。至於在《關鍵少數》飾演一直被打壓的黑人主管奧塔薇亞史班森,基本上就只是稱職而已。

 

最佳男主角:凱西艾佛列克苦熬出位,丹佐華盛頓使壞出頭

undefined

先前橫掃所有影評人協會的凱西艾佛列克,本來會是這個項目的當然候選,但在醜聞被挖出後,反而讓丹佐華盛頓有領先之勢。但不得不說凱西艾佛列克在《海邊的曼徹斯特》真是去年最好的表演之一,失去子女與家庭的中年男子,哀痛至極以致心死的情緒,被他控制的極為深刻。最少兩幕得獎場的強大戲劇爆發力,那種心碎至極的厭世哀痛,實在絲絲入扣。當然《藩籬》的丹佐華盛頓也不是省油的燈,這部自導自演的舞台劇改編電影,他發揮強勁的唸白作表實力,整部片就像是他的個人秀,扎實的演技功底叫人激賞不已。

undefined

二度入圍的維果莫天森,在《神奇大隊長》裡扮演待著一群孩子離群索居的嬉皮父親的,角色帶著不羈的古怪感,獨樹一格,有點接近悲喜劇演法,難度其實頗高。一幕訣別孩兒開著巴士悵然落淚的表演,實在感動人心,可惜呼聲不高。而在入圍大熱《樂來越愛你》飾演失意音樂人的雷恩葛斯林,迷人的舞蹈與演奏歌唱,看的出努力的痕跡,只是明顯是女主角的陪襯。安德魯加菲爾德在《鋼鐵英雄》詮釋信念堅強的反戰大兵,只能算是戲包人成功的結果。


最佳女主角:史東心碎追夢,雨蓓用計復仇

undefined

連得金球獎、演員工會、英國金像獎三大獎的艾瑪史東無疑是這個項目的大熱,她在《樂來越愛你》飾演追夢女演員,就是好萊塢最愛的角色題材。而他的表現也確實精采絕倫,她收放自如地演繹追逐星夢的起落掙扎,演技細膩深刻,令人激賞。而他最大的對手是國際影台的超級影后伊莎貝雨蓓,雨蓓在保羅范赫文執導的入圍作品《她的危險遊戲》裡詮釋遭遇意外性侵的職業女強人,在職場、家庭、感情上都有複雜的面向展現,這個怪誕突梯的高難度角色,也只有她能演的如此出色搶眼。

undefined

《第一夫人的秘密》的賈姬是女演員夢寐以求的角色,影后娜塔莉波曼從口音到舉止如實活現出這位傳奇第一夫人的迷人樣貌,鏡頭也幾乎都對準著她的面部表情或是肩上鏡位,要的就是讓觀眾能靠近看清楚娜塔莉波曼細膩精妙的表情變化與內心戲,幾幕意外發生後她倉皇失措的崩潰痛哭是標準的得獎場。可惜遇到聲勢當紅的史東與法國演技女神雨蓓,真是非戰之罪。

undefined

梅莉史翠普以《走音天后》創下第二十度提名的歷史紀錄。梅莉對於這樣荒謬可怕的歌喉模仿演繹,簡直是神乎其技,不愧是地表最強女演員。由地表最強女演員詮釋地表最爛女歌手的故事,就是標準的悲喜劇題材。笑點其實不是芙蘿倫絲簡金斯的魔音出糗,而是飾演的女主角梅莉一堆誇張唐突滑稽的表情,電影的劇情其實是帶著傷感的,但是你總是會因為她的表情忍俊不住。她成為了這片能稱之為喜劇的關鍵。至於,黑人女星露絲奈嘉以探討種族隔離悲劇的《愛侶》入圍,已經算是爆冷,雖然她演的很內斂節制,但比起其他四位超級演技派,有點吃虧了。


最佳影片:《樂來越愛你》浪漫完美,《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扣人心弦

undefined

今年總共入圍了九部作品(前兩年只有八部),其中有三部為黑人主角題材的作品入圍最佳影片,可以說是影藝學院的一次大躍進。《關鍵少數》(Hidden Figures)是好看討喜的黑人勵志片。可以看是科學家版的《姊妹》,刻畫種族隔離時期的美國,人權壓迫是常態的年代,三位黑人女性用努力不懈的作為,來打破當時嚴重的種族(當然還有性別)歧視。全片以激勵振奮的通俗節奏去推進,女性、黑人的雙重弱勢,對比當年最先進科技的太空總署,這就是最好的戲劇張力,但也過於通俗討好,入圍即是肯定。而丹佐華盛頓自導自演的《藩籬》,改編自奧古斯特威爾森獲得普立茲獎的同名舞台劇,丹佐與薇拉戴維絲本身即是舞台劇版的男女主角,此番合作自然駕輕就熟。電影以一個不得志的黑人父親來看待整個時代裡黑人父親的壓抑身影。全片幾乎都在一個屋簷下發生,是極為舞台劇化的電影,靠的是演員扎實的表演支撐。

undefined

另外一部入圍的黑人作品《月光下的藍色男孩》就是今年黑色中的一顆閃耀寶石。電影用最邊緣(同志+黑人+中下階層)的人物,以小孩、少年、成年的三個時期的故事,探討著親情、友誼、愛情的各種面向,拍打的浪潮就像回憶的聲響,撫慰著寂寞無助的心靈。導演巴里傑金斯看來是王家衛的信徒,在王式風格的詩意構圖與運鏡上,舔舐著成長著苦澀與酸甜,深刻動人、細膩幽微,餘韻無窮。另外也是有色人種題材的《漫漫回家路》,某些部份很類似《貧民百萬富翁》,尤其男主角都是戴夫帕托。迷失的孩子努力找回家的路,親情的思念牽掛,就像是無形的呼喚,空拍鏡頭下的道路、鐵路都像是綿延的絲線,牽引著迷途孩子的心。全片的攝影、配樂都很棒,這頭印度獅子渴望奔回母親的懷抱,生母與養母之間,其實都像是印度這個曾經被英國殖民過的國度的歷史痕跡,何處才是我最終的依歸,主旨議題性取勝的人道作品。

undefined

而梅爾吉勃遜東山再起之作《鋼鐵英雄》,依舊宗教意味超濃厚的戰爭片,拍得算不錯,戰爭場面很震撼,故意用的很激勵人心。但戰場殘酷不會因為勇敢無畏的舉動顯得偉大。換位思考,如果我們的視角不是美國而是日本呢,就覺得這樣的歌頌還是太過英雄主義。至於《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是極為現代氛圍的西部片加上公路電影類型,赴湯蹈火的其實是兄弟真情,兩個個性截然不同的主角呈現美國勞工階級的無奈怒火,他們對抗的是整個資本社會金錢遊戲下對於平凡老百姓的不平。導演大衛麥坎茨拍出接近《險路勿近》的精煉逼人,蕭瑟荒涼的末路劫數。編導演都有極為出色的成績,尤其班佛斯特與傑夫布里吉一正一邪演技精湛搶眼。

undefined

每年總會有幾部聚焦當代的中產階級美國家庭片,今年的入圍代表是《海邊的曼徹斯特》,本片有著很沈著扎實的家庭倫理類型,接近八十年代《凡夫俗子》或是《克拉瑪對克拉瑪》的細膩風格(情感後勁更為強勁)。失格的丈夫、父親,如何從家人關係中重新找回那心靈缺漏的一塊。不只是單純的男性贖罪之路,電影其實也是以小窺大的,導演肯尼斯洛勒根剖析美國當代中下階層的家庭與社會現象,寫實冷峻。

undefined

《異星入境》(Arrival)類似1997年勞勃辛密克的人性科幻片《接觸未來》(Contact),但導演丹尼維勒納夫又走向更為幽微深層面的刻畫。電影的重心就是「溝通」以及對於「時間」的詮釋。片中不斷宛如意識流般的詩意跳躍,其實就在表達這種非線性的哲學性概念。是一部獨特大膽且很耐咀嚼(也有點燒腦)的科幻類型電影。角色脆弱的內心與厚實的太空船,更形成一種巧妙的對比感。全片有著極為優異的技術層面表現,讓這個短篇小說改編的電影,展現了遼闊的視野奇觀,攝影、音效、美術、配樂等都有頂尖水準,融合了精準簡潔與詩意飽滿,是科幻片難得傑作。

undefined

本屆入圍大贏家《樂來越愛你》,融合現代摩登與古典懷舊的歌舞片類型,像首優雅迷人、甜美殘酷的愛戀怨曲。導演達米恩查澤雷重現好萊塢經典的歌舞傳統與宗主地位的爵士風華。導演達米恩查澤雷展現藝高膽大的企圖心(開場一鏡到底的歌舞大秀就很驚人),精準的敘事節奏、令人目眩神迷的光影運鏡,加上簡單動人的愛情故事,闡述典型追逐理想的美國夢,沒有意外最佳影片與導演都將是《樂來越愛你》的囊中之物。

撰文:朱哲輝(Alan)

圖片來源:電影公司、網路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