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雄電影節]《逃出亞馬遜》:迷失,引領改變

6.jpg

為了改變現有日復一日的生活型態,尤奚金柏格踏上了在全世界各個角落冒險的旅程。21歲的他輾轉來到了玻利維亞,遇見了兩名同樣熱愛冒險的背包客,原本打算探索馬丘比丘的一行人,卻在奧地利冒險家卡爾的慫恿下,毅然決然地深入了亞馬遜雨林冒險,嘗試尋找鮮少人知曉的原住民族。大自然是相當迷人的,卻也潛在危險,一行人在綿延湍急的河川上起了爭執,最後兵分兩路前進,尤奚和凱文乘著竹筏沿著河流繼續漂流,卻意外遭到激流沖散,當尤悉醒來,他迷失在亞馬遜雨林當中,沒有任何隨身物品的他,應該如何在這危機四伏的叢林裡找到生路呢?

1.jpg

 

尤奚金柏格這段生死交關的冒險旅程最終寫成了【迷走亞馬遜】(Lost In The Jungle, 2009)一書,更曾經由Discovery頻道在【逃出鬼門關】節目中製作成「亞馬遜叢林餘生」單元,讓作者本人現身說法。《辦公室大逃殺》(The Belko Experiment, 2016)導演葛格麥克林(Greg McLean)將這段冒險旅程搬上大銀幕,並找來《哈利波特》系列男星丹尼爾雷德克里夫飾演尤奚金柏格,偕同《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湯瑪斯科瑞奇曼、《魔女嘉莉》Alex Russell等人一起在荒野中飆戲。

2.jpeg

這幾年來,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為了擺脫哈利波特的形象,每次接拍新的電影,我們總能看到他的突破,抑或說是『變形』。無論是在驚悚電影裡飾演不太像爸爸的爸爸,或是頭上長角,弗蘭肯斯坦的怪異助手伊果,還是會放屁的屍體,每一部電影都有他丟棄偶像包袱,企圖甩開正面形象的嘗試,但是在這些作品當中,不是無法傳遞出飾演該角色的說服力,就是演得太過用力,讓觀眾看得相當疲憊,尤其在《愛殺達令》中,和另外一位年輕男星丹恩迪漢放在一起比較,丹尼爾很明顯是相形失色的。

 

但是,在《逃出亞馬遜》(Jungle, 2017)卻是一次的脫胎換骨。

3.jpg

丹尼爾在《逃出亞馬遜》這部傳記電影當中,不僅努力學習以色列口音外,整體的詮釋上,不僅在初轉大人的年紀這點非常相符外,散發出來的熱血叛逆氣質也很吸引人,但更讓人驚豔的是中後段迷失在亞馬遜叢林之後,徘徊在生死邊緣,迷惘在現實與幻覺之間,夾雜肢體和言語的詮釋,蛻變出新的丹尼爾雷德克里夫,不僅讓觀眾的眼睛為之一亮,更帶領大家從叢林的迷宮中走了出來,精神一振。經由他的演出,我更相信孟子說的那一番話是對的,『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走一遭亞馬遜叢林,不僅對尤奚的人生產生改變,對丹尼爾的演藝生涯也是一個轉捩點,我想,這大概是從小看著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演戲到現在,第一次深刻感覺到他是一位不錯的演員。

4.png

不過談及這部電影整體的表現,恐怕就追不上丹尼爾進步而亮眼的演技。

 

其實我們都感覺得出來這是一部在叢林中迷失方向,才發現自己的人生也像這樣烏煙瘴氣,然後企圖奮力一搏,找出生路,猶如在生活中尋求改變,力挽狂瀾,這樣子的電影。無奈這一部電影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紀錄這一行人怎麼從玻利維亞進入到亞馬遜叢林,又怎麼在亞馬遜叢林裡走路的,然後應該被畫上重點的一行人為了理念的爭執,主角尤奚怎麼改變想法,如何在身心靈都找到逃生出口等等,都在流水帳式的畫面當中被稀釋掉。觀影的過程中,我沒有辦法不想起詹姆斯法蘭柯的《127小時》和瑞絲薇絲朋的《那時候,我只剩下勇敢》,不僅電影性質類似,都是改編自真實故事,也都有相仿的情節發展。但我只要一想起這兩部電影,再看到《逃出亞馬遜》,就會發現這幾部電影中的差異。而很顯然的,前面兩部電影都把想要說的東西擺在最中心,那些大自然的景物、殘酷而艱辛的求生過程,都只是推波助瀾的周邊元素。

5.jpg

這部電影,在這裡總結來說,適合喜歡丹尼爾雷德克里夫的你,適合崇尚大自然的你,適合熱愛冒險的你。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