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相愛的日子》(Film Stars Don't Die in Liverpool) - 道別最難
我承認,在接觸《最後相愛的日子》之前,我沒聽過美國女演員Gloria Grahame的名字。原來她在40至50年代頗為活躍,並於1952年的電影《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靠著不到十分鐘的鏡頭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
不過,《最後相愛的日子》的內容並不是她的輝煌時期,而是五十幾歲的她發展的一段戀情。那時已是70年代末期,她的電影生涯早已結束,工作以演舞台劇為主。1978年,Gloria(安妮特班寧)在倫敦與小她將近三十歲的小演員Peter Turner(傑米貝爾)相識,進而相戀,怎料命運已經幫這段戀情寫下結局......
本片的內容基礎,來自Peter Turner於1986年寫成的同名回憶錄。很明顯地,《最後相愛的日子》是透過Peter的眼光看她,整部片的氣氛雖然悲傷,卻充滿溫柔的目光,剖析的角度也規避掉Gloria Grahame生前的幾樁爭議。此外,雙方的好感很快發展成愛情,男方的英國家庭對於這令人咋舌的年齡差距幾乎毫無異議,全心支持。因此全片重心擺在這段忘年之戀的動人細節,以及Gloria心中面對「過氣」的種種壓力。
安妮特班寧與傑米貝爾的對手戲相當精采,不論是導演與攝影如何安排演員與鏡頭的相對位置、捕捉他們的眼神交流與動作,或是演員透過眼神與表情傳達那些欲言又止,未能說出的話,都頗為令人感動。打亂時序、前後交錯的敘事方法,發揮相當大的戲劇效果。不同時間地點的事件,透過剪接手法而看似相連,更加深觀眾彷彿在偷看男主角腦中回憶的如夢感覺──過去的美好時光就如美夢一場,睜開眼望見殘酷現實,對照下特別教人痛心。
《最後相愛的日子》也數度強調Gloria對演藝生涯的不安。「好萊塢女演員」是個很注重女性外表的工作,如果失去了所謂「女人味」,例如光滑的皮膚、飄逸的秀髮,很可能讓身為演員的價值一併消失。因此即使生病了,Gloria在考慮療法時還是將對外貌的影響擺在第一,這並非虛榮,而是她怕失業、被這世界拋棄遺忘。在年華老去、身體漸弱的狀況下,她的恐慌,那種無止盡下墜、害怕被拋棄的不安全感,對於外表的老化無法掌握的失控感,透過安妮特班寧細膩又不計形象、毫無保留的演出,非常讓人有共鳴。
有些時候,電影裡的這位Gloria情緒起伏是大了些,讓愛她的Peter難免無所適從,這倒是讓我想到,「演員」由於工作所需,要能在不同情緒與表現下迅速轉變遊走,也需要一定程度的自戀,這些特質對圈外人而言,的確比較偏「瘋狂」,再加上Gloria的不安全感,以及職涯發展不順利,因此對某些話題相當敏感,大概也是可以想像的。
看過《最後相愛的日子》,我去查了Gloria Grahame為何在風光拿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之後,電影事業一厥不振。原來除了1955年電影《奧克拉荷瑪之戀》(Oklahoma!)劇組傳出Gloria很難搞以外,殺傷力最大的應該要屬這件醜聞:她跟第二任丈夫Nicholas Ray(導演,作品包括《養子不教誰之過》)的13歲兒子有不正常關係(一說是Nicholas捉姦在床),以上說法到底是真實發生過,還是好萊塢鬥爭用的耳語,不得而知,不過這位繼子後來的確成為Gloria的第四任丈夫,這段婚姻維持14年,比Gloria之前三段婚姻加起來還長。由於事件真相缺乏確實證據,不便妄作評論,但我想可以說,過去好萊塢對男性私德的容忍度,是比對女性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