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號:深海救援Kursk》--孩子的控訴眼神
歷史上所發生過的災難事件層出不窮,起因大抵可分成天然災害與人為因素兩大項。西元2000年8月俄羅斯核子潛艇「庫爾斯克號Kursk」(以俄羅斯城市Kursk命名)爆炸後沉沒於巴倫支海北極水域的底部,96小時之後一百多名船員全數罹難。
傷亡慘重原因指向品質不穩定的魚雷和兩次重大的人為缺失,因代表政府的船長和將領迂腐自大,讓為國效忠鞠躬盡瘁的海軍士兵枉送寶貴性命,令人悲痛氣憤。
由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片是電影的好素材,因為有史實為本,劇本主軸少有邏輯不通的破綻,亦能引起本國和其他國家人民的共鳴,如發生於1912年撞到冰山的《鐵達尼號Titanic》,此經典片我前後看了三遍,亦笑亦淚悲傷又溫馨動人;2009年因加拿大黑雁撞擊客機引擎而迫降於哈德遜河的《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 Sully 》,危機場面與法庭戲同等精彩;2010年智利聖何塞礦場坍塌的《33:重生奇蹟 The 33 》,見證同胞情與他國民眾的世界愛。
然而,也因為已知結局,如何讓觀眾與事件中的遇難角色共感是極大的考驗。本片改編自記者羅伯特·摩爾Robert Moore著作《A Time to Die: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Kursk Tragedy靜待死亡:庫爾斯克號不為人知的悲劇》,由曾經執導過2012年佳作《謊言的烙印The Hunt》的湯瑪斯·凡提柏格Thomas Vinterberg擔任導演。
除了有些優秀演員較無發揮是小小遺憾外,劇情節奏與張力掌控得宜,導演拍出寫實災難進程與令人動容的船員情誼。
停泊在港埠的Kursk像一隻巨鯨,當它緩緩啟動,陸地上一群小朋友邊跑邊興奮的與它道別,與Kursk裡的船員爸爸們說再見,Kursk潛入海裡,螢幕寬度向左右拉開,此段意境優美頗具詩意。而Kursk啟航時的歡欣鼓舞對比爆炸後的斷艇殘骸更讓人不勝唏噓。
潛艇內的魚雷溫度節節上升,上一秒還在祈禱,下一秒就一陣轟天巨響,船員、設備四處噴散,潛艇墜入海底。沒被炸死的船員們還驚魂未定討論之際又爆炸了一次,海底炸出蕈狀雲,瞬間慘叫聲四起如恐怖煉獄。
我們重回爆炸發生與等候救援的當下,感同身受船員的身心焦慮痛苦以及鋪天蓋地的恐懼感。多麼希望編劇進行大改編,讓已躲過魚雷爆裂災害的二十幾名潛艇員最後也能活下來啊!!!
亞歷山大·戴斯培Alexandre Desplat的配樂極具渲染力,憂傷鋼琴聲與弦樂映襯灰濛蒼茫畫面,幾度令我泫然而泣。更有許多時候僅有人聲背景聲,此種寂靜更顯驚悚。
慘劇發生的遠因可追溯蘇俄海軍經費不足,導致北方艦隊諸多海軍培訓與船艦演習無法正常運作,除了多艘艦艇被支解或停在船塢任其腐鏽(演習時出動的船艦因此銳減),購買的魚雷品質不佳(便宜危險的HP高壓魚雷)、艦艇保養維修無以為繼(救生艇破損)、艦員的訓練也付之闕如(不會正確操作儀器),這些造成災難的因素都在電影中如實搬演。
「庫爾斯克號Kursk」潛艦爆炸沉沒是一場顢頇權威與政治算計、民族情結共譜出的人禍,這場悲劇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有一種死叫做國家面子要讓你死】
潛艇員米凱Mikhail(馬提亞斯·修奈爾Matthias Schoenaerts)與妻子譚雅Tanya(蕾雅·瑟杜Lea Seydoux)、兒子米夏Misha(Artemiy Spiridonov)組成幸福小家庭,Mikhail愛妻愛子與同儕親如弟兄。同事們為帕瓦Pavel(馬提亞斯·史維克福Matthias Schweighöfer)辦完婚禮後,眾人一起登上庫爾斯克號Kursk執行十年來第一次作戰演習。
這艘奧斯卡級飛彈核動力潛艇Kursk剛航行兩天就發生狀況,「胖女孩」魚雷發射前,Pavel發現溫度上升過快,請求船長提前發射卻遭拒絕,短短幾分鐘內魚雷在船艙內引爆,將近一百名船員立即死亡,僅後段船艙二十幾名逃過一劫,Mikhail安撫並妥善安置弟兄,等候政府派人救援。
因船長的傲慢藐視下屬的判斷造成無可挽回的災禍,潛艦毀了、多名船員死了。那邊船員水深火熱,這邊官員開記者會胡言亂語刻意封鎖消息,完全不在意船員親人的憂慮,幾乎把人命當草芥。
俄國北方艦隊海軍將領Vladimir Petrenko(麥斯·馮·西度Max Von Sydow)若能即刻做最有效率的救援帶回僅存船員,尚能減少受災家庭,也可稍稍挽回海軍的聲譽。
然而,俄國可堪使用的三艘救生艇,一艘作為觀光船去載觀光客看鐵達尼號賺外匯,一艘無法出航,僅剩一艘可堪使用,卻又老舊故障且須時時充電。我們看著這艘破舊的救生艇三去三回,看著困在船艙內二十幾名船員從充滿希望到完全失望,宛如被迫緩步走上絞刑台。
英國海軍少將大衛·羅素David Russell(柯林·佛斯Colin Firth)在Kursk爆炸不久就從衛星圖上得知此災難,他與熟識的俄國海軍葛司令Admiral Grudzinsky(Peter Simonischek飾演)通訊多次後獲得可與挪威一同前往搜救的指令,在分秒必爭的時刻,卻又被更高階的將領給攔阻。蘇俄上級害怕他國從Kursk上取得機密,擔心他國救援有損國家風範與形象,有損泱泱大國蘇俄的顏面。
有一種死叫做國家面子要讓你死,這些可憐的船員,就在痛楚與絕望中死去。
【親人情濃兄弟情深】
那個年代蘇俄國家窮,人民更窮,然而生活雖困苦,同事、朋友、親戚會相互協助,大家的情感聯繫更緊密。潛艇員兄弟為了幫帕瓦舉辦一場像樣的婚禮,連最珍貴的潛水手錶都捐出去。
船難發生後,船員太太與親人焦急不安,卻無法從官員口裡聽到正確訊息。非民主國家人權被漠視,但Tanya仍勇敢為家屬們發聲。不過,發問過於咄咄逼人會被注射針劑逼迫安靜,看清官員唬弄狡詐態度,家屬僅能煎熬等待。
面臨災難時最能彰顯人性,有人仍分得事情輕重緩急順序,有人失去理智瘋狂想跑出船艙外。
安東Anton(安格斯·戴爾August Diehl)等人為了不讓車諾比事件重演,在危險區等候反應爐冷卻而犧牲己命。米凱Mikhail是理性的代表,指揮若定處理大小事務,冒著生命危險到第八船艙去找氧氣。而歐勒Oleg(Magnus Millang飾演)是開心果,在大家凍得半死時講北極熊笑話,毫無元氣時演一場早餐分享秀,是安定心神的重要人物。
他們一直互相打氣彼此照顧,就算里歐Leo(Joel Basman飾演)犯下嚴重錯誤引起爆炸也沒有怨言和怒氣,當事情糟糕到極點該怎麼辦?到最後一刻,這些弟兄們唱著水手歌「我心在此~我手在此」,安寧的接受自己的命運。
【孩子的控訴眼神】
Misha米夏年紀雖小,但比同齡小孩早慧,當同伴們歡慶Kursk出航開心父親執行海軍任務時,他以帶點憂傷的平靜神情看著Kursk潛入海裡。
傳來Kursk發生災難,Misha看著媽媽的焦慮、其他家庭的恐慌;他聽著政府官員迂迴的避重就輕、敷衍塞責。Misha清楚大人世界裡發生的事,想著親愛的爸爸,但沒有人能告訴他爸爸怎麼了,爸爸甚麼時候回家?
蘇俄營救行動步步維艱,授權給他國救援的日子又一延再延,但媽媽與其他受難家庭也無計可施,最後等到的是爸爸冰冷的屍體和一封愛的遺書。
Misha感受到記者會上蘇俄將領的寡情,告別式上,Misha含著淚充滿怨氣與怒氣的瞪著將領,以堅定眼神控訴爸爸與其他叔伯的枉死。Misha冷眼看他一一向小孩握手表示哀悼,輪到Misha時,Misha刻意低頭漠視將領伸出的手,其他小孩也跟著不再握手。
Misha的勇氣讓現場的大人們看見了,在帕瓦Pavel婚禮前收下米凱Mikhail潛水手表的職員,把這支錶歸還給Misha。戴上錶的Misha望向大海,永遠銘記父親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