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1-4集劇情摘要+推薦場景解析+思覺失調症的電影
《我們與惡的距離》大受好評,左撇子幫大家複習1-4集的提要,來準備看最重要的5-6集,並且要帶大家來看得更深、更好看,其實這每一集都在顛覆你的價值觀!
左撇子挑出重點推薦場景,並且深深解析故事要帶給我們的價值反轉,最後再來「看電影長知識」,來了解一下「思覺失調症與他們的電影」。
來看看這次的「五件事」吧,會讓你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更好看! 如果想免費線上觀看《我們與惡的距離》,請點:http://bit.ly/2G6tkRB
「使用教學 & 無雷推薦」 也在另一篇寫好囉: 最強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附:免費線上看 與 追劇時間表)
完整的文章請到官網 https://link.leftymovie.com/the-world-between-us-1-4 看更多,
第一集 受害者
劇情摘要
李曉明在戲院開槍犯下無差別殺人事件之後的兩年,被最高法院駁回上訴判死刑定讞。
品味新聞台的副總監宋喬安與先生劉昭國,工作上理念不同加上兒子意外被李曉明槍殺,夫妻關係瀕臨崩解,宋喬安暴躁易怒求完美的個性,讓下屬敬而遠之,而一場意外讓新進品味新聞台兩個月的助理編輯大芝,成為喬安的手下編輯。
很沒存在感的大芝,不知道該如何與人相處,還好個性樂觀的二房東思悅總是對大芝特別照顧,這天思悅的弟弟思聰搬來,面對怪里怪氣的思聰,思悅跟大芝兩人不知該如何應對!
大芝戰戰兢兢的與喬安工作著,卻沒料到喬安是她最不想碰到的人...
推薦場景解析:「加害者也有家人」
第一集首推的場景,是帶大家去看「加害者也有家人」這件事情。
通常,我們在電影、影集去探討的,往往是「被害者的家人」。 各國都有不錯的被害者作品。
舉例,「2009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阿根廷的《迷樣的雙眼》、朴贊郁的《復仇三部曲》、最強老爸的《即刻救援》系列,都是以被害者家人的角度出發。
因為這樣才會對一般觀眾的生活感到威脅,「這種事情可能會發生在自己身上」,這種題材才會有共鳴。 加上,如何透過一些的手法與結局,讓一般人認為的「正義得到伸張」,這樣在看深度片甚至是一般娛樂片,觀眾都能得到大大的滿足。
相反的,「加害者家人」的角度就沒什麼被提到,畢竟這樣的題材太過沈重。 加害者家人並沒有做出什麼違法之事,卻背負著「你們一定做錯了什麼,才養出一個殺人犯」的"同等"罪過。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只是提到加害者家人,還將他們所面臨到的責難,與對這些責罵的無力描述地相當到位,也讓演員們的演技得以發揮。
檢場不是主要角色,但是作為加害者的爸爸,他們到靈堂現場本做好準備要去道歉,但是在門口崩潰無力,到底要跟受害者家屬們說什麼?
這麼多人,我們是要怎麼跟他們道歉? 要怎麼跟他們賠償?
爸爸說把店收一收、賣一賣,都拿去賠。 謝瓊煖飾演加害者的媽媽,在第三集有相當優秀的「一鏡到底」表現,在第一集也有說出他們的困難。
都賣了,要怎麼生活?
加害者的妹妹李大芝(陳妤飾演),接到恐嚇電話,嚇到躲在家裡的角落,恐慌、害怕。
最可憐的是最後一幕一段,媽媽塞了錢給女兒,要他改名字到別的地方自己生活。
家裡要死,死三個人就好(爸爸、媽媽、兇手的哥哥),不能連你也葬在這裡。
從此,李大芝只能對著沒人接聽的電話留下語音,以前的日子都回不去了...
他們或許也是,受害者。
這幾幕的張力十足,都是很強的情緒,而且看到他們的無辜又無助的處境,觀眾很難不動容。 這是左撇子推薦第一集的推薦重點場景。
《我們與惡的距離》確實將比較少見的「加害者家人」給寫了出來,演員有演技也有張力,同時劇本將他們的處境寫得相當到位,值得推薦。
也可以順便想想,如果我們家中也有「未爆彈」,到底該怎麼辦? 這會是影集中很重要的一個省思。
第二集 母親節
劇情摘要
大芝決定遞辭呈,正被收視與人事弄得煩躁不安的喬安耐不住性子對大芝大吼,要她想辭職就辭職。
幼稚園發生了疑似精神病患劫持幼童的事件,喬安駁斥上司的搶快要求,堅持要等幼童安全才肯live連線,臨時找不到精神科醫生的第二現場,喬安用人情施壓請妹夫一駿上場!
王赦與老婆美媚在幼稚園外焦急等候在幼稚園內的女兒,大芝在副控室看到幼稚園的現場畫面,一張熟識的面孔被警察架出來...
推薦場景解析:「誰說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
《我們與惡的距離》,幾乎每一集都能扭轉你一個價值觀。 當你更全面地看到事實的真相,或許一直以為的事實,都有另一個角度的真相存在。
第二集先推薦《我們與惡的距離》中的新聞組片段。
劇組看來是有去TVBS認真地合作與考察,所有的新聞流程與報導,都讓左撇子身邊的媒體朋友們感同身受,真實度非常的有。
圖|都是大陣仗在拍攝的,很有臨場感。
因為很認真地將新聞媒體的真實生活呈現,我們才知道,他們的生活就是這麼高壓、緊迫、不容失誤,同時需要考驗緊急時的判斷力。
國外有推薦的影集《新聞急先鋒》(The Newsroom),同樣也是HBO的影集,將當時國際重要新聞發生的當下,看看新聞人員怎麼緊急處理,如何判定消息來源、堅持報導正確,足以報導的新聞。
很高興《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拉出了同樣的高度,讓我們看到新聞最前線的人員,他們會碰到多少的選擇題。
-
- 其他台都報了這快訊,你到底什麼時候要報?
- 我們同仁第一組到現場,為什麼到現在還不連線啊?
- 收視率才是現實?
- 狹持案的現場,到底能不能直播現場?
- 廣告商堅持要在最好的時段卡廣告新聞曝光。
由於《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台灣劇,這些議題更讓我們貼近,畢竟都是台灣新聞台24小時在播放的標題。
為什麼酒駕撞死的人,不是高材生就是孝子? 因為這樣子標題才聳動,才有話題、才有收視率。
新聞媒體人員,同時面臨著要報導「真相」與「拼收視率」的兩難。 這絕對比一般的「道德難題」,以及「你媽跟我掉到水裡你要救誰」還難啊!
現實生活其實沒有「正確與錯誤」的選擇,有的幾乎都是「正確的選擇 與 簡單的選擇」。
We must all face the choice between what is right and what is easy. -鄧不利多教授-
而造成大部分的媒體去選擇了「簡單的選擇」,或許就是我們這些「收看者的選擇」吧。 日本也曾經有「電視低能」的時代,媒體整天報導著聳動標題,或是未經查證的爆點新聞,以換取收視率。
在全日本意識到這問題後,他們走出了低能時代。
而我們台灣呢?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叫做面對問題。 創造了「小時候不讀書,長大當記者」的,正是看著新聞的鄉民們。 這隻媒體怪獸,正是收看的人創造的。
看《我們與惡的距離》時想想,你花什麼時間在什麼媒體上,就會造就什麼樣的媒體社會,以及你是怎樣的人。
這也是我們為什麼願意分享、推薦,真正優質的台灣戲劇吧。
第三集 裂痕
劇情摘要
思聰被媒體形容成是名精神不穩又欠債的失志導演,讓思悅對在新聞台工作的大芝遷怒。王赦告知思悅,思聰可能患有精神障礙,應該就醫檢查,但對精神疾病恐慌不解的應家人堅持拒絕。
美媚極度不諒解協助思聰面對檢警的王赦,認為王赦不顧受驚嚇的家人,且幫殺害幼童的變態辯護,這是美媚完全無法忍受的事。
喬安不知如何面對女兒的叛逆,只好請來在精神專科擔任社工、個性溫暖的妹妹喬平勸說,喬平反而希望喬安先解決與昭國之間的怨懟。
大芝回到家中,發現思聰完全失控了...
推薦場景解析:「為什麼有人要幫殺人魔辯護?」
第三集我們來看吳慷仁飾演的王赦,作為專門為死刑犯辯護的律師,是不是能顛覆我們原有的價值觀。
在真實生活中,可能大部分的人都會以為,每次都用「精神疾病」這個免死金牌,或是找程序上漏洞的手段,這種專門幫人脫罪的律師,要馬就是為名,又馬就是為利。
這多多少少也跟我們看比較多的影集電影作品,這種幫壞人打官司的,往往都穿著華麗西裝,口袋賺飽飽的。 例如,小勞勃道尼的《大法官》,堺雅人的《王牌大律師》都是代表。 不然,誰要專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呢?
-
- 為什麼要幫這種人辯護啊?
- 我們還要花多少納稅錢養這種人?
- 又要用精神疾病來脫罪了
事實上,吳慷仁在影集中有說明,他的律師是法扶律師,真的賺不多。 一個審頂多兩、三萬,那一年是能有幾個案子? 這還不包括還會被憤怒的民眾潑糞(第一集開場)的清潔費...
為利? 他沒有。 整天還要擔心家裡的經濟狀況,用不起貴的東西,小孩的教育費也扛不住。
為名?就算有也是髒名。 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肯接受的罵名。
圖|如果這麼有氣質的老婆,要你不要再幫殺人魔辯護,你能不答應嗎?
做了這麼多年幫神經病打官司的窮律師,他跟老婆說:
被這個社會討厭的人,他也應該受到司法程序正義的保障。
並不是每個思覺失調的人,都有暴力傾向。
其實在裡面他的台詞,都很理性正確,也都確實點出了我們一般人看不到的地方,或是「選擇不願去看」的地方。
說真的,不管是殺人魔還是神經病,一定都有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才搞成這樣,那你為什麼要窮盡一生去幫他們?(這真的是貨真價值的「窮」盡一生。)
理由在這邊,同時來推薦最被稱讚的「一鏡到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nwYpjehbOs
吳慷仁為了找出真理真相,鍥而不捨找到了,因為兒子殺人結果家庭遭到霸凌,隱姓埋名的媽媽。 他想告訴媽媽他一直在說的,找出真相,才能避免憾事再發生。
這段一鏡到底真的是演技大爆發,謝瓊煖飾演的媽媽,每一句台詞都讓我們好心碎。
全天下沒有一個爸爸媽媽,要花個二十年去養一個殺人犯!
媽媽真的很自責,她也真的不知道做錯了什麼。 此時吳慷仁趕快過去幫他推沈重的推車。
我來,讓我幫你,讓我來幫你。
他要幫的,不只是推車,也想幫他們走出困境。 這世界,總是需要有人願意獻身,去做那些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在拍完這部戲後,吳慷仁在接受採訪時說,他本來的立場也是「那個那個」,但是他現在完全改觀,他的態度沒這麼確定了。
那你們呢?
前面的文章說,第一集我們學到了:「加害者也有家人」,第二集我們知道:現實生活其實沒有「正確與錯誤」的選擇,有的幾乎都是「正確的選擇 與 簡單的選擇」。
或許,他只是選擇了正確,而又特別艱苦的那條路吧。
第四集 病識感
劇情摘要
思聰被強制就醫,一駿初步判定為思覺失調症,就是俗稱的精神分裂,應家人如雷轟頂。
殺害兩名幼童的陳昌被專家鑑定再犯風險高,王赦苦於陳昌始終無病識感,不肯用藥,巧遇一駿而求解。美媚帶著孩子回娘家,王赦婚姻陷入僵局。
喬安與女兒天晴在辦公室爆衝突,喬平勸昭國要幫助無病識感的喬安,一起面對過去的創傷,對女兒才是好的。
大芝看到哥哥對喬安家的傷害,又見到思悅勇敢面對問題,決定請假回家,希望勸說父母一起找尋哥哥犯罪的原因。
推薦場景解析:「最難治的病人,就是沒有病識感的人」
這集取名為「病識感」取得真好,最難治的病就是因為沒有病識感,當事人不覺得自己生病,要怎麼治? 而且這問題絕對不只是病人本身,通常連家人都「不肯接受」。
林哲熹飾演的應思聰,前幾集一直被提醒他可能有精神問題,但是他的家人說「怎麼可能?」
或許是出於文化、出於羞愧,怕家裡有人是神經病,傳出去不好聽。 結果這樣的否認保護機制,反而讓事情滾了雪球,問題越滾越大。
這一幕看到林哲熹所詮釋的思覺失調症患者,詮釋的相當好,非常用心的演技,值得一看,但是這不是這集我們要討論的。
問題更大的,往往是那些不知道自己有問題的人。
沒錯,我們要聊聊的就是那從第一集就「屎面」到不行,由賈靜雯飾演的宋喬安。
在兒子被無差別攻擊的意外中過世後,她開始責怪自己,醉心於工作,整個人變得冷冰冰的。 老公精神出軌了,員工都快跑光了,連(演技不好的)女兒都怪她只看得到死掉的兒子。
她還開始酗酒。
影集中最常看到他喝的就是威士忌。 (看起來威士忌的牌子是百富,以「堅持手工」為名,有興趣的可以看這篇)
在意外之後,賈靜雯不敢踏進兒子的房間。
在這四集中,賈靜雯一直飾演冰冰的冰箱,觀眾每次看到她都開心不起來。
這一點累積四集,終於在第四集的尾聲爆發了出來!
她的老公,溫昇豪飾演的劉昭國,終於以「要他進兒子的房間,不然就要把裡面的東西丟掉」,成功地讓一直避而不談的她,有了一個情緒抒發的點。
在大哭之後,我們終於看到了有人性的賈靜雯。
至於那個沒人想要靠近的冰箱,也讓溫昇豪的「可是我現在很怕熱」給解決了。
(這次回得去嗎?瑞凡)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叫做面對問題。
在這一集,劇中的三條主線:加害者、受害者、新的未爆彈,終於到開始面對問題。
那我們呢?
看電影長知識:思覺失調症,與他們的電影
什麼是思覺失調症?
思覺失調症,就是以往我們俗稱的「精神分裂」。 患者往往都有「幻聽、幻視、妄想」等等症狀,所以他們有許多異常的行為。
因為他們搞不清楚,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幻覺。
《我們與惡的距離》中,林哲熹的角色就不斷地出現各種幻聽、幻視,行為與社會脫節,成為了一般人口中的「神經病」。
很多不知情的人會開玩笑,“有幻聽不錯啊~有人可以陪我聊天。” 那是他們不知道,有幻聽真的很痛苦! 因為,幻聽跟你說的話,永遠都是打你最痛的點,就很像酸民對著你一直講你的缺點。
「網友的意見」你可以選擇不要看,但是幻聽是不會消失的,無時無刻地在攻擊你。 由於聲音來自你的內心,所以你最脆弱,最被質疑的點都會被放大。
就這點,《我們與惡的距離》呈現地相當做不錯。
特別提醒,所謂的「精神分裂」跟「人格分裂」是完全不同的喔! 由於這是很常搞錯的案例(很多文章在列精神分裂、人格分裂電影時,都列錯)。
我們先來搞清楚兩者差別,免得大家回想時想錯方向。
「精神分裂 」不是「人格分裂」
-
- 多重人格,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直接翻譯為「解離性人格疾患」,定義上是一個人的體內明顯存在有兩種以上的獨立人格,每個人格都擁有獨立的記憶、喜好、才能以及個性。
- 精神分裂,正式的名稱是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簡單來說的差異是會出現「幻聽、幻視」等等異常行為,導致他們分不出「真實」是什麼。
要確認是人格分裂電影,首先先看是否有主要人格與第二人格的存在。 要確認是思覺失調症電影,首先要看是否有幻聽、幻視的存在。
舉例來說,精神分裂患者會覺得有人在追殺他,看到奇怪的人。 電影《美麗境界》應該算是精神分裂,而非人格分裂,因為他不存在獨立的人格,主要人格也未被取代過。 同樣的,《隔離島》也比較像是精神分裂。
那就來推薦,最具代表性的《美麗境界》吧!
美麗境界
美麗境界(A Beautiful Mind),得到第74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和最佳女配角四大獎項,也是當年奧斯卡的贏家。
這是由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羅素克洛扮演的Nash教授,畢生研究數學,卻得到了精神分裂症,出現了幻聽、幻視,混淆了他對於現實的判斷。
在妻子不離不棄的陪伴下,他最終克服了精神分裂症,雖然沒有完全治癒幻覺,他是與之共存。
他一直看得到那些幻想出來的人物在跟他講話,但是要努力在現實中生存,保持自己不要受到幻覺的干擾。
最後,他得到了諾貝爾經濟學獎,賽局理論的Nash平衡就是他創的。
(賽局理論的介紹,以及《黑暗騎士》的小丑每一招都是賽局理論改編,請看: [出書計畫] 看電影長知識,《黑暗騎士》中小丑的「賽局理論」)
精神分裂症的病因,有可能是缺少多巴胺,也有可能是血清素。
附帶一提,女主角在電影中有提到,他老公在吃了藥後,都沒有"性趣"辦事,她也覺得很有壓力。
雖然不確定電影中的設定是給了什麼藥,不過SSRI的副作用確實可能帶來性功能障礙,或許醫師認為主角的病因是血清素不足吧。
(也有說法是,美麗境界的男主角應是服用傳統抗精神病藥,主要作用機轉為多巴胺阻斷,因傳統抗精神病藥副作用會影響性功能,並非血清素影響。)
附帶一提的附帶一提,女主角Jennifer Connelly 非常的漂亮,也靠這部電影中的精湛演技,得到了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的肯定。
而他現實生活中的老公,就是電影中的其中一個幻覺角色,由保羅貝特尼(Paul Bettany)扮演,這部電影是他們的定情之作。
保羅貝特尼是左撇子非常偏心喜歡的角色,屬於很有人緣的配角,很多好電影都有他當配角支撐。
鋼鐵人的管家JARVIS,一直以來都是由他來配音的,後來也變成了超級英雄「幻視」,所以他在復仇者聯盟系列的合約數,搞不好是第二多的呢。
順便打書一下!上面的部分內容,同樣擷取自左撇子在五月要出的書《左撇子的電影博物館》中的文章 一個頭N個大!電影最常使用的精神疾病──「人格分裂」 書會由城邦底下的商周發行,到時候請支持~
回到《我們與惡的距離》本身,曾沛慈飾演的應思悅說:
「我真的很害怕我弟弟生病,精神分裂聽起來很可怕,怎麼會生這種病?」
林哲熹自己本身,也是跟患者們互動完、學習完後才真正的改觀。
多數的社會問題都在於,我們不了解,或是不願意知道。 希望這部影集、這篇文章,能讓更多人願意分享,讓更多人知道不同的價值觀。 我們的恐懼來自於未知,很多事情一但願意去了解了,就不可怕了。
以上,就是左撇子這次準備的五件事,希望有讓你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更好看! 如果喜歡《我們與惡的距離》或是喜歡這篇文章,請多多分享囉。 如果想免費線上觀看《我們與惡的距離》,請點: http://bit.ly/2G6tkRB 現在用序號【TWBU324】有買月送月,架上超多電影影集無限看,也很划算喔! 「使用教學 & 無雷推薦」 也在這篇寫好囉: 最強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附:免費線上看 與 追劇時間表) [sc name="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