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Video《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天生一對現實版。
「科學界提出的重大問題之一,我們如何演變成為現在的自己?有多少是先天,又有多少是後天?」
1980年,19歲的巴比前往卡茲奇山的沙利文郡社區大學就讀,意外發現自己有個雙胞胎兄弟艾迪,他們都出生於1961年7月12日,他們的父母都是透過路易斯懷斯領養機構領養孩子;這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吸引報社記者注意並撰寫文章,沒想到文章刊出未久,一位名叫大衛的年輕男子試著跟巴比和艾迪聯絡,因為大衛也是1961年7月12日出生,而他的父母同樣從路易斯懷斯領養機構領養了大衛;三胞胎完全不知道彼此的存在,直到19歲這年才意外重逢,三人因此爆紅,上遍各大媒體接受訪談;然而,為何巴比、大衛、艾迪的養父母完全不知道自己領養的孩子是三胞胎?這是領養機構的疏失,或背後另有隱情?
紀錄片《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前半場情調幽默明亮溫馨,關於三胞胎兄弟如何意外找到彼此,即便三人在截然不同的家庭環境中長大,他們卻有著極為相似的習慣,包括他們都抽同樣牌子的香煙、能夠完成彼此的話語、喜歡的女性類型也十分相近等;電影中段,這起匪夷所思的事件有了一個令人震驚的轉折,記者勞倫斯懷特準備撰寫一篇關於同卵雙胞胎的文章,意外讀到一份科學報告,內容指出科學家刻意將同卵雙胞胎送到不同領養家庭生活,暗中觀察他們的生活會有什麼不同;勞倫斯懷特進一步調查,發現巴比三兄弟成長的家庭剛好是藍領、中產、富有階級並非偶然,而是一起由精神科醫生彼得紐鮑爾所主導的科學實驗。
「若能將嬰兒們安置在全然不同的環境中,就能夠永遠解除先天與後天差別的疑惑。」
我們能掌控多少自我?三個不同家庭長大的孩子卻有著相似的習慣,是否說明基因強過後天環境的教養?如果基因影響如此強大,是否我們的人生從出生一刻就已經寫下未來發展的軌跡?再者,科學研究的道德界線為何,為能理解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暗中操控他人的生活,是研究的必要犧牲或只是殘酷與自私的表現?
科學與道德的衝突該如何解決、先天基因與後天環境對人的影響,哪個更深刻、精神疾病是否能夠藉由後天環境加以控制、彼得紐鮑爾的最終研究報告該不該對外公布、人們是否有知道真相的權利,或者知道真相反而會造成更大的反彈與不適應?
《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裡的受害者不只是三胞胎兄弟,他們的養父母同樣是實驗的一部分,孩子們的出路與成就,也成了一種比較值(怎樣的教養與成長環境更適合孩子),當性格相近的三胞胎最終走向岔路,結果不如預期的養父母不免自問:為什麼我的孩子會走到這一步,而其他家庭的孩子沒有?電影裡,一名養父對著鏡頭說「也許我少教了他什麼事,例如如何過人生之類的。」,唉,那其實是很悲傷的自白,一輩子背負著對孩子的歉意以及對自己的父親身分的質疑。
去年看過《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的預告片後,就非常期待能看到這部電影,儘管最終沒能登上台灣院線,但幸好可以在線上影城看到這部作品,喜歡紀錄片的朋友,千萬別錯過這部既奇蹟又溫馨又恐怖又哀傷的佳作。
最後,如果先天基因是無力掌控的因素,後天環境也是無力掌控的因素,那麼功成名就的人熱血激昂地表示:「我的成功來自自身的努力」,就不全然的正確,事實上,我們在出生一刻,就因為基因與環境,決定日後可能的發展與成就;對我來說,《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其實像是一部平行時空電影,關於一個人在三種不同的環境中長大的三種不同結果;不禁要想,假如在另一個平行時空,我們互換三胞胎的家庭,他們是否會得出跟紀錄片一樣的結果,關於後天環境對人的重大影響?而彼得紐鮑爾的研究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畢竟取樣數有限)?不可控制的因素(人的天生性格)又將產生怎樣的影響?這些問題,大概永遠都不會有一個確切的答案吧。
最後的最後,《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其實可以跟琳賽羅涵主演的《天生一對》對照觀賞,後者其實就演繹了先天基因的強大(兩個女孩有著相似的性情),也從他們談吐與思想表現出後天環境的影響。
myVideo影音隨看首頁:http://goo.gl/xmWsgd
iOS下載:http://goo.gl/qQ7tpx
Google Play下載:http://goo.gl/jWv43F
《三個一模一樣的陌生人》myVideo線上看:https://reurl.cc/mQ8gA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