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人:離家日》:認清自我。



經過薩諾斯彈指事件後,全世界的人都在適應「現狀」,現狀是鋼鐵人和黑寡婦過世了,而美國隊長不知道跑到哪個時空去;現狀是被消失五年時間的人,得要重新面對「重生」的人生,有些同學老了自己五歲、有些弟弟的真實年紀反超車哥哥、有些人在五年中另外結交新女友或開創新的家庭,如今要面對新舊家庭成員的抉擇等;至於蜘蛛人彼得帕克,要面對失去東尼的傷痛、梅嬸可能的「第二春」、扛起東尼對他的託付、接受(適應)自己從「街坊好鄰居」變成「超級英雄」的身分轉變、還有他對MJ日漸增溫的好感...;彼得想要暫時放下蜘蛛人身分,當一個平凡的普通人,但尼克福瑞卻要彼得跟來自另個時空宇宙的超級英雄「神祕法師」聯手對抗異生物「元素眾」…

《蜘蛛人:離家日》真好看,校園青春輕喜劇與英雄電影的完美結合,影片讓我笑得開心,動作場面也有驚喜,看得過癮。

(底下有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其一,彼得是東尼的接班人,不只是裝備的傳承,《離家日》透過彼得製作全新蜘蛛裝一幕,一邊跟過往東尼製作鋼鐵裝一幕致敬,一邊述說兩人的相似(同樣是科技天才也同樣渴望父親的關愛);彼得看梅嬸與快樂的曖昧互動,跟當初他看梅嬸與東尼的曖昧互動,無論是場景、台詞或心情都如出一轍,快樂某個程度上,算是小小填補了東尼的空缺。




其二,《蜘蛛人:離家日》令我想起《新世紀福音戰士》,讓年僅16歲的彼得或年僅14歲的真嗣與明日香等人肩負起拯救世界的責任,究竟是「有能力者必須挺身而出」的必然,或是人們為了自保,硬要推孩子上戰場的自私?彼得在《離家日》中,從抗拒承擔更大責任、發現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過錯並找到自身定位等,他的成長曲線跟大半的英雄電影差異不大,彼得得要看穿自身對「父親」的過度依賴
(對父親般的男性的需求/認可,才讓惡人得以趁虛而入,影響彼得的決定),才能往前跨步,變得成熟(學會獨立)。

其三,《離家日》的反派角色令我想起《奧茲大帝》(投影與幻術),也讓我想起《倩女幽魂:人間道》裡的普渡慈航,蜈蚣妖怪化身成如來大佛(普渡慈航)瞞騙世人,寧采臣等人想要揭穿真相,普渡慈航對他們說:「世人多崇拜偶像,為什麼你們要跟世人作對?」,這段台詞完美契合神祕法師的對白:「這年頭,人們需要相信任何事。」;《離家日》批判人們的盲目,一句話一個事件,就可以造神與殺神,媒體的發達與廣泛使用,既是讓人們更快得到資訊,卻也可能讓人們更快被突來的資訊所操控。

我喜歡《離家日》結局:可以跟當年東尼在媒體前承認自己是鋼鐵人一幕呼應(但結果天差地別);再次點出超級英雄的悲傷,一個錯誤的訊息就可以毀掉英雄們僅有的平凡人生;科技年代,真實與虛構再難被輕易區分,人們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訊息,常常是感覺迷惘與焦慮(類似的焦慮一直存在,例如1938年引起美國群體恐慌的《火星人入侵地球》廣播劇事件)。

我以為《離家日》最巧妙的劇情設計:是戲院中的觀眾即是彼得帕克,很努力想要看清真相,卻不斷被假象所迷惑(看向新聞台與網路充斥著的假消息假新聞),有趣(諷刺)的是,《離家日》本身就是一種造神手段(透過電影讓觀眾認同蜘蛛人角色,片商才能依靠電影與續集賺更多的錢),這部影片最終的批判對象,其實包括所有的英雄電影和甘願受騙不斷進戲院的我們(觀眾)。




其四,《離家日》教我們的事:壞人取得權力可能行惡,好人取得權力,也可能因為判斷錯誤而造成傷害。賦予一個人絕對權力,永遠是危險的;哀傷的是,現實世界的人們又常常搶著給權力者更高的權力...

其五,《離家日》教我們的另一件事:別惹底下員工不開心。街坊好鄰居彼得面對的敵人,往往很平凡,他們可能只是誰的老爸或是一個不受重視(或是被搶走功勞)的小職員;無論是《返校日》或《離家日》,這一系列作品不厭其煩地告訴觀眾:善與惡的產生常常源自極其平凡的人物與事件,或說,看似微不足道的善與惡,最終都可能變成一場救贖或一場災難。

其六,《離家日》的神祕法師跟《鋼鐵人3》的滿大人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不約而同利用媒體塑造的虛像造成人們的恐慌),彼得唯有識破全息投影製造的假象,才能看見真相(全息投影即是人的偽裝);《離家日》的彼得令我想起《駭客任務》的尼歐:超越表面才能看見母體真正的模樣。說穿了,《離家日》只是藉由「神秘法師」一角,教導彼得認清自我的樣貌

最後,我喜歡《蜘蛛人:離家日》的喜感與溫馨、沒有做大的危機、Jon Watts導演的流暢敘事、討喜的演員組合(演員太有我的眼緣,包括片中驚鴻一瞥的「驚喜角色」)、還有一段段純真愛情(大人小孩都愛的好清純啊)!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