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白頭山:半島浩劫》融合多種類型片的娛樂佳作
直接省下那些「哇,韓國電影竟然可以拍成這樣!」的廢話,這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不是人家竟然可以拍成這樣,而是人家當然可以拍成這樣的問題了。
融合災難和軍事動作兩大不敗娛樂片型,《白頭山:半島浩劫》的豐富度自然不在話下。當然,觀眾處處都可以在這裡頭發現你我都曾經在好萊塢作品中看過的元素和情節,畢竟好萊塢很久之前就拍過了各有千秋的《天崩地裂》和《火山爆發》,近期出現過火山的則有《2012》和權充浪漫背景的《侏儸紀世界:殞落國度》,大地震則有《加州大地震》以及一堆數不清、只會在DVD出租或「好萊塢電影台」出現的B級災難片。但《白頭山:半島浩劫》不只是一部單純的災難電影,雖然「災難發生」、「政府找尋專家提供解方」、「專家只能提供乍看之下相當荒謬、幾乎不可能成功的解法」、「政府決定孤注一擲」的套路清晰可見,但韓國就是有辦法將其精準的執行和重現,節奏明確,不拖泥帶水,而真正的故事主線則是需要搶在美軍頭裡,奪得北韓準備除役的核彈,才能夠使用那些核子彈頭將噴發中的白頭山底層岩漿庫炸出另一個大洞,去舒緩最終爆發的壓力,拯救整個朝鮮半島。在北韓政府無法聯繫、美國只以解除核武為第一優先、中國又虎視眈眈的狀況下,唯一知情北韓剩餘核彈頭位置的北韓間諜,成為南韓唯一的希望。
其實這故事架構的複雜程度,幾乎讓所謂的火山爆發成為倒數計時的危機背景甚至只是幌子,卻也不禁令人讚嘆韓國電影對於娛樂特效大片的劇本用心程度,幾乎不遜於視覺特效的打造堆砌。雖然主線任務設定和角色塑造其實跟《絕地任務》相當類似,但隨著故事的推演,裡頭的人物還是各個活出了不同於其借鏡作品的面貌,一場反映當下、在北韓境內中美角力的政治局勢雖是荒謬的令人發噱,但卻又令人感到無比寫實,畢竟這種夾在大國中間的東亞諸國辛酸,應該沒有人比台灣更懂,甚至有種「你韓國在那裡哭訴個屁啊,看看台灣好不好」的悲哀。但綜觀下來,《白頭山:半島浩劫》最後的政治觀念結論其實還是符合普世價值的。政治人物一開始可以慷慨激昂的以自身支持率為例子執行振奮人心的秘密任務,可是一旦東窗事發,還是得向美國霸權妥協,雖說美國也已經做到了合理的幫助義務,至於中國則一樣是世界公認的罪惡代表,這大概是最沒有什麼爭議的了。
不過劇本的重點其實還是放在分別來自南北韓,真的是所謂「南轅北轍」的雙主角互動上,看他們如何從原本的利益導向,到最後走投無路,卻也發現彼此雖然來自截然不同的背景環境,但終究都是有血有肉有家人且值得肝膽相照的「人」。這趟不情願的路程對兩人都是一段成長與救贖之旅,最後促使兩人合作的不是什麼拯救世界或國際角力,而是明白了眼前這個充硬漢的傢伙其實都有著一顆在親人兒女面前就融化的脆弱內心。北韓的可樂喝起來一樣是可樂,北韓間諜當然也可以為了可愛的女兒而豁出去一切,而南韓來的糖果,在經歷了人生中最後一段冒險之後,沒有了酸楚,只餘留甜味。
這段古怪的友誼在一路歡樂的打打鬧鬧之後是可以合理的建構起來,但由此延伸的「南北韓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夠掙脫大國擺佈命運」的最終結局則有些童話夢幻過了頭。那個從頭到尾不見人影的北韓政府,最後是如何冒出來願意攜手重建的?雖說最後犧牲自己拯救世界的是一位玩世不恭的北韓雙面間諜已經是兼具套路和創意的優秀安排了。
雖然本片劇本的豐富架構和各種台詞前後呼應手法已可說是娛樂電影的良好典範,但某些時候的台詞金句太過刻意,剪輯和敘事還是略顯倉促和荒誕,幾個橋段的銜接中間似乎少了好幾個應該交代的畫面,而孕婦除了在大地震的電梯之中躲過一劫,還能夠在斷橋上慘遭洪水沖走後,毫髮無傷的上岸步行攔車,又這麼剛好的跟著火山爆發的節奏而產子,搞了半天原來白頭山爆發只是生小孩的倒數計時,簡直就是想跟《屍速列車》爭奪地表最強孕婦,不禁讚嘆韓國孕婦真的是韌性十足,連生個小孩都可以跟火山爆發配合的天衣無縫,這小毛頭未來真的是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