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膚走卒》,當人成為藝術品之後。
2021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突尼西亞代表|2020 威尼斯影展地平線單元最佳男主角獎|2021 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入圍-《販膚走卒》。
04/29(四)全台上映。
---------以下有雷慎入---------
劇情簡介:
敘利亞年輕人山姆為逃離戰亂而前往黎巴嫩,為了前往歐洲與他的摯愛一起生活,他接受了世界知名的當代藝術家的邀請,在他的背上刺青,讓他成為一件價值連城的藝術品。
然而這卻引發意想不到的後果:收藏家來了,藝術拍賣公司來了,甚至連人權團體都來了。而這一切都讓山姆離他心中所嚮往的自由越來越遠……
成語「販夫走卒」意指「舊指小販和差役。泛指舊社會裏地位低下者。」,而這成語竟被片商拿來替《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取名,取其諧音命為《販膚走卒》。這無疑是近年來最為貼切的中文片名,不僅是能與原文片名有所關聯,更巧妙的將販夫走卒這成語的意思套進其中,讓觀眾得以先從字面上理解這部電影,主角是販賣自己皮膚的男人,亦是被迫成為出走他鄉的小卒。在前陣子剛落幕的奧斯卡頒獎典禮當中,做為突尼西亞角逐最佳國際影片的代表,《販膚走卒》最終惜敗丹麥代表《醉好的時光》,這樣的結果並不算太意外,畢竟從賽季開跑後一路都是《醉好的時光》遙遙領先,在僅剩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代表《阿依達的救援行動》還沒看的情況下,純論其餘四部作品比較的話,《醉好的時光》確實較容易獲得青睞,香港代表《少年的你》姑且不論抄襲爭議,雖然是部很好看的電影,不過對於能夠進入五強這點我個人是感到困惑的,剩下一部羅馬尼亞代表《一場大火之後》是部沒得得獎滿可惜的作品。
至於《販膚走卒》這部電影,我很喜歡導演考瑟班哈尼亞能在這樣一部顯然是以愛情故事為重的電影裡放入許多議題談論,其中不光是對於從2011年開始持續至今的敘利亞內戰的關心,還有因戰亂被迫流離失所的難民該何去何從的關注,然而最有意思的當然是她將「人變成藝術品」來進行一次力道十足的反諷,當一個從敘利亞逃亡至黎巴嫩的難民出現在自己眼前,有多少人是會選擇視而不見、即便知道發生在他國家的事情?一個人要出國得經過合法程序,可對一個難民來說他只能尋求非法的管道協助,只是當「他」成了「它」,他從一個人活生生的變成一件藝術品,竟能連簽證都不用的於各國暢行無阻,而原來對他無視的人們,卻也開始爭先恐後的排隊等待進場,只為一睹或許他們根本不懂好在哪、僅是貼上「標籤」就覺得其價值連城的藝術傑作之風采。
身而為人的他處境無人聞問,化成藝術品的它竟造成轟動,連人權組織都出面指控著藝術家對他(難民)剝削,話題與熱度隨著它的展出越演越烈,這或許是山姆始料未及的。對他而言他僅想在故鄉與心愛的艾比結婚,無奈政權動盪不安的時局裡連喊「自由」二字都是危險的奢侈,無奈出走他鄉的山姆僅想回到艾比身邊,不用在躲躲藏藏的苟且偷生,但他連從敘利亞離開都要靠姊姊幫忙,遑論是要光明正大的從黎巴嫩離開,他身為人辦不到的事,想不到變成藝術品之後的它幫自己做到了,那片被刺在背上的申根簽證刺青,讓他以失去自由的合約換來渴望的自由,過去手上拿有的護照能帶自己周遊列國,可現在得靠背上的刺青護照帶自己翱翔天際,這說到底實在令人感到無奈,難民的悲歌沒人想聽,藝術品拍賣會擠滿人潮,「人」與「藝術品」的價值辯證,藝術家傑佛瑞對山姆進行的事是種藝術展現,山姆選擇接受的事是對自由的眷戀嚮往,兩者合作下產生的道德爭議,究竟是一次又一次的真關心還是假關心?而關心的又是「人」還是「藝術品」?這是非常耐人尋味的地方。
「這是一場革命,我們要自由,那就讓我們自由。」
《販膚走卒》其實很可惜的地方是,導演考瑟班哈尼亞雖然將諸多議題放入了這樣有趣的題材裡,但論整體來看她幾乎都是點到為止而已,不論是敘利亞內戰的問題、難民流離失所的問題、人與藝術品的價值界定問題等等,除了最末者有再深點的著墨,其他部分都是將問題拋出來,讓觀眾明白到正於敘利亞境內發生的事情是多麼的嚴重到讓和平、安穩的過生活成了遙不可及的願望,但就沒有在進一步的去探討了,或許在她的規劃下,其餘議題僅是用來輔助、加強主議題,且從根本上來看《販膚走卒》議題雖顯沉重,然實際卻是用以包裝山姆與艾比的愛情故事,他們在戰亂中被迫分離,他為了她成為販夫走卒,兩人在混亂與爭議中以難堪的樣子重逢,後來發生了不少事令兩人漸行漸遠,直到最後山姆輾轉之中從藝術品變回了人,艾比又選擇回到了山姆身邊,兩人一同回到由伊斯蘭國統治的北方城市拉卡...,導演考瑟班哈尼亞說了許多其他事,都是用以襯著山姆對艾比的真心真意,連後來網路上流傳的他遭伊斯蘭國人槍殺、割下皮膚竊走藝術品看似震驚眾人,不過這就也是要做給兩人美好結局的鋪陳。
「我必須死去才能活下去。」
雖不至於到喧賓奪主的地步,畢竟在觀賞《販膚走卒》的過程中都忍不住在想電影的重點、重心是想放在愛情上還是那些人道、人權議題?另一個可惜之處是,《販膚走卒》到後來的力道顯然變得漸弱,跟前面相比是有點不夠,最後的結尾部分更是略顯草率倉促,極具爭議的人與藝術品的問題竟如此隨意有解,稍微浪費掉了前面的鋪陳,甚至連不久前山姆真的成為不斷於數人間轉手、競價的藝術品時,他於那場拍賣會上的怒吼引起在場所有人的恐慌所製造的高潮,都在觀眾來不及感受到之前就被接著觀眾看到的浪漫重逢稀釋掉了。但說歸說,《販膚走卒》還是值得一看的,單論導演考瑟班哈尼亞以真人真事啟發的內容衍伸出的爭議思考的部分,回到電影裡面提到過的,如山姆這樣的戰爭難民在許多國家是不受歡迎的,然一旦成為了商品、藝術品,它有了價值、有了標籤,即刻能夠打開通往世界各處的大門,我們會說這樣的事很不可思議,可諷刺的是,當小自自己的皮膚大至自己的自由都可以標價販售的時後,人又與商品、藝術品有何不同?而當要把自己變成物品售出才能換來想要的,是不是更顯荒唐可笑?
《販膚走卒》裡讓我印象最深的,是近尾聲時當協助傑佛瑞的索拉亞在得知山姆的居留證早已過期即將被遣返回國時,她問著山姆「沒去辦新居留證?」,對方很有意思的回答「當然沒有」,她的表情十分有趣,這時的觀眾便可清楚看出人與藝術品間的對待差別,山姆不去延長居留證當然是為了達到遣返回國的目的,他想以人的樣子回到故鄉,而非是件藝術品到故鄉展出,不過看在索拉亞的眼裡就不是這樣了,她表情是不解然後帶點不滿的可惜,卻不是因為山姆(人)要被遣返了,反而是要失去山姆(藝術品)的可惜,連離開法院她都不死心的要幫山姆去處理居留證手續,怎樣就是不想讓他走,這與在開始她譏諷山姆是來藝術展覽騙吃騙喝的模樣與態度判若兩人,正是因為在她眼裡山姆早已不是骯髒的難民,而是昂貴到都要用手套小心翼翼抬著的藝術精品,這樣的議題內容在看到這樣的轉變後更讓人很有感。
最後附上《販膚走卒》預告片。
販膚走卒(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
上映日期:2021-04-29
類 型:劇情
國 家:突尼西亞│法國│德國│比利時│瑞典
片 長:1時44分
導 演:考瑟班哈尼亞(Kaouther Ben Hania)、
演 員:《咖啡風暴》柯恩德鮑(Koen De Bouw)、《牛奶配送員的魔幻人生》莫妮卡貝露琪(Monica Bellucci)、耶海馬海尼(Yahya Mahayni)、迪亞莉安(Dea Liane)
發行公司:原創娛樂
官方網站:https://www.facebook.com/taiwancce
販膚走卒(The Man Who Sold His Skin)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