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男女》:越親密越陌生的家人們

「鴨油素炒碗豆苗:一隻鴨兩道菜,鴨性屬寒,用洋蔥來爆炒,正好可以平衡過來,食補藥膳裡講求就是:能、性、味三方面的平衡。」
「這個我懂,就像陰陽需要調和一樣。」

老朱的妻子過世後,跟三個女兒同住一個屋簷下:大女兒家珍是學校教師,也是虔誠的教徒,九年前一段失敗的戀情,致使她走不出情傷困境;老二家倩的事業心強,老想著要離家生活好獲取更多的自由;小妹家寧在速食店打工,看著好友小芝芝跟她的男友國倫成天吵吵鬧鬧分分合合,不懂愛情為何要如此折磨。家珍跟錦鳳是老同學,姊姊錦榮正在辦理離婚,常常帶著女兒珊珊到老朱家中拜訪。錦榮的母親梁伯母原本跟錦鳳住在美國,但她受不了美國的風俗民情與洋女婿,決定搬回台灣。梁伯母對鰥夫老朱頗有好感,幻想著如果他們能走在一起,不也是種圓滿......

李安導演的《飲食男女》,對我來說,最大的問題在於台詞,當年看片覺得台詞好尬,現在重看還是覺得台詞有種違和感,單讀文字沒有問題,唸出來就是怪。電影當年在台灣的迴響不如《推手》或《喜宴》的熱烈,西方觀眾反倒很能接受這部作品,甚至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如今的國際電影獎)。

《飲食男女》的對白問題可以跟李安導演的《推手》和《喜宴》做比較,前兩部片的故事背景都在美國,李安導演在美國生活很長一段時間,處理起中國或台灣人在美生活的衝突與挫折,相對地自然,加上故事背景與台灣觀眾有一點「距離」,觀賞《推手》和《喜宴》時,會有一種看「外片」的錯覺。反觀《飲食男女》的背景就在台北,語言的不夠貼近台北生活氣味,會被加倍地放大,也讓人更難進入狀況。

《飲食男女》能受到國外觀眾與影評人的歡迎,也許是外國觀眾對於影片台詞與演員口音的敏感度不及台灣觀眾,因此外國觀眾可以更專心地看「故事」,而不是一再被語言所干擾?此外,《飲食男女》的劇本故事概念突出,執行面做得出色(影片將美食拍得令人垂涎三尺),也讓電影更容易被西方觀眾所究受。

「飲食男女,人之大慾,不想也難。」

《飲食男女》將食的慾望跟性的慾望連結在一起。家珍是教徒,性(慾望)被壓抑著,令她感覺不痛快,成天哀怨家倩可以做自己,但她好像只能守著父親與老家一輩子。當家珍在職員室收到一封神秘情書時,慾望被挑了起來,促使她走出保護殼,開始觀察外在的世界。家珍的轉變是由內而外,心境開了,連穿著打扮也變得不同,坦然接受(擁抱)自己的「另一面(情慾)」。

家倩跟姊姊恰好相反:家珍守舊,家倩則是大方表現慾望,她可以跟前男友維持性關係,也能跟帥氣的新同事耍曖昧。家珍的守舊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不想受傷,所以躲在信仰背後),家倩的外放其實也是一種保護機制,她很在乎父親對她的評價,言語中透露小時候對父親的崇拜,以及想要像父親一樣成為大廚的夢想,然而父親不想女兒走上跟自己相同的路,把女兒趕出廚房。家珍成天待在家裡,她的心卻時刻想要向外發展、家倩成天想著要搬離家獨立,但又默默想要尋求父親的認同(心是向著家庭)。因此家珍一逮到機會,立刻搬(逃)離老家。家倩則是在事業與父親之間(以為父親患有心臟病),選擇要留在父親(家)身邊。

家寧跟兩個姊姊不太一樣,想到哪做到哪,年紀小,行動力強。家寧的朋友小芝芝是個看似大喇喇實則欠缺自信的女生,老是會想出一些「遊戲」來折磨男友國倫,例如故意晚下班,來測試國倫會不會等她,是不是夠真心。家寧對國倫感到抱歉,也對他有所好感。直線條的家寧想著,既然小芝芝「不愛」國倫,那麼她跟國倫談戀愛也就不是什麼大問題吧。

以前看《飲食男女》,覺得家寧的心思單純,愛就愛,不愛就不愛,幹嘛要把雙方都搞得如此疲憊?這次重溫卻會想著:家寧是真的單純?還是扮豬吃老虎?看看家寧與國倫的這段對話。

「愛情本來就是一種折磨,我知道啊,其實她(小芝芝)心裡面很愛我。」國倫
「可是她告訴我,她根本不愛你啊。」家寧
「她不愛我幹嘛花那麼大力氣折磨我?」
「這根本不是真的愛,你們兩個根本不了解對方,你們幾乎沒有講過幾句話,你告訴我,你們最近談話是什麼時候?你們有沒有談過你們的內心啊、感覺啊、人生啊?」
「記不得了,現在腦子一團漿糊。」
「我告訴你什麼是一團漿糊,真正的愛情是跟一個關心你的人在一起,這個人可以讓你表達內心的感受,在他身邊,你可以覺得自由自在地談任何事情。」
「那我現在覺得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妳身邊談我的感受,那就是愛情?」

家寧「以為」小芝芝不愛國倫,才跟國倫越走越近,這會不會只是一個藉口?或許家寧很清楚知道小芝芝對國倫有著感情,但她必須裝作什麼都不懂,才能順理成章地把國倫搶過來(而且還讓自己懷上小孩),事後再用無辜的語氣對小芝芝說:「早知道這樣...我也不會...我以為你們...」愛情如戰場,不是妳死就是我活!

「你看看他,憋了一肚子的心事,感情說不出來,如果他再不跟妳說的話,我看將來非住進醫院不可,到那個時候不只是灌灌腸而已喔。」

《飲食男女》講三個姐妹的愛情故事,也講她們父親的愛情故事。老朱和錦榮的愛情在片中給出諸多暗示,但兩人的年紀相差太大,觀眾很自然被劇本給帶著走,沒有想過這段老少戀的可能性。《飲食男女》觸碰到中老年人的情慾和性慾,老朱在影片前段失去了味覺,嚐不到味道,那是生活如死水的隱喻,直到他與錦榮一起生活後,味覺才恢復。電影最後一幕,家倩煮了豐盛的晚餐,兩個姊妹和錦榮都不克出席,僅有父親到場。老朱嚐了家倩的湯,發現自己又能嚐到味道,感動地握住女兒的手。一碗湯,是父女的和解,亦是父親祈求「妻子」(家倩的外貌跟母親一樣)的原諒,在妻子死後,他終於在另一段婚姻中找回曾經有過的快樂。

《飲食男女》中段,飾演梁伯母的歸亞蕾才出場,她一出場,電影的節奏瞬間活絡了過來。梁伯母這個角色很有意思,第一次出場時下著大雨,第一次拜訪朱家時也是雨不停,不知道是巧合或是李安導演的刻意安排,大雨像是在暗示梁伯母將會為朱家帶來一場豪雨,兩場大雨也像是梁伯母哭天喊地的淚水,原以為會跟老朱走在一塊,重啟人生第二春,沒想到女兒才剛辦完離婚,接著就準備跟老朱結婚,搶人搶輸女兒,能不哭嗎?

《飲食男女》的對白寫得不夠自然,郎雄、歸亞蕾、楊貴媚等人的表演卻很紮實很穩,但群戲沒有調得很好,有些部分很自然,有些部分顯得生硬。整體來說,我還是喜歡《飲食男女》,覺得電影劇本是有趣的,李安導演的喜劇節奏拿捏得相當不錯,電影結尾也收得動人,留有餘韻。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