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我們為止It Ends with Us》~~空無一字的悼詞
本片上映前的宣傳十分到位,諸如:全球票房和口碑發燒書迷極力讚賞觀眾感動落淚電影評論好評如潮…讓去年沒有進電影院觀賞的我著實抱憾啊!幾個月後轉到串流平台播映時則爆出核彈級內幕,男主角導演與女主角互相控訴毀謗性騷擾侵犯隱私…哇!竟然還呼應了影片的「暴力」主題,簡直讓人看傻了眼~
《到我們為止》改編自美國作家科琳·胡佛Colleen Hoover的同名小說《It Ends with Us》,由賈斯汀·巴爾多尼Justin Baldoni執導。
原本對本片是充滿期待的,觀賞一小時後仍覺得平淡沒有新意,後段揭發一些隱藏的真相時還有些相互矛盾,似乎比較屬於串流平台製作級別,在美國票房卻高達上億,令人咋舌,應該是有帥哥美女擔綱演出以及宣傳之功吧!
劇情以女主角莉莉·布隆Lily Bloom(布蕾克·萊芙莉Blake Lively)視角描述,從現在時空敘事,不時插敘過去Lily青少年期(伊莎貝拉·費雷爾Isabela Ferrer)所經歷的可怕事件,今昔交錯相互烘托,帶出Lily的內心創傷,也帶出本片的議題--家暴和情緒障礙。
可惜,不論Lily的父親安德魯Andrew(凱文·麥克基德Kevin McKidd)家暴或丈夫萊爾·金凱德Ryle Kincaid(賈斯汀·巴爾多尼Justin Baldoni)情緒失控所產生的暴力場面都拍得隱晦(遠景)、輕描淡寫(刻意錯位),沒有深入探討原因,也未提出協助與緩解的途徑。
布蕾克·萊芙莉Blake Lively已生養四個兒女,身材臉蛋還是維持最佳狀態真不簡單(難怪導演要增加親密戲),她與男主角火熱調情對手戲不少,演繹內心創傷的起伏轉折亦很可觀。
賈斯汀·巴爾多尼Justin Baldoni演出氣憤暴怒很有壓迫感(尤其以讀雜誌「根餐廳」那段最讓人害怕),觀者能感同身受Lily的恐慌。
萊爾Ryle與莉莉Lily第一次見面時,進行真心話大冒險,Ryle就對Lily說出了印刻在靈魂的罪惡感(弟弟拿到一支真的手槍,槍枝走火打死了哥哥),那麼痛的過往回憶隨意說出,有可能嗎?
此外,亞特拉斯Atlas敘述多年前會到廢棄空屋是因為想自殺,那為何又跑出來覓食(劇情演繹進入空屋與看到Lily的時間順序前後有誤,或是有意製造的)?
這兩段支線雖增加劇情的衝突性與張力,但又稍顯刻意。喔,Lily開了花店,還巧合的與Ryle的妹妹Allysa(珍妮·史雷Jenny Slate)成了合夥人呢~
Lily的父親Andrew是當地鎮長,外表具有男子氣概,時時毆打老婆,她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感到畏懼,卻不知如何是好。
一天,對面空屋走出一名流浪青年亞特拉斯·柯瑞根Atlas Corrigan(阿萊克斯·紐斯塔特Alex Neustaedter),引起Lily的注意與惻隱之心。
像Atlas這般骯髒有異味惹同學厭惡的街友,卻可以讓Lily付出心力去照顧,轉移無法指責父親野蠻母親懦弱的無力感,無法從家庭逃出的挫敗愁緒。Atlas的母親也常與會家暴的男友同居,他因為反抗而被趕出家門,Lily佩服Atlas的勇氣,兩人更加惺惺相惜。
Lily支助Atlas的食物衣服,獲得Atlas的感激;在交付自己的真情中,同時得到Atlas的珍愛,填補內心創傷的黑洞,補償了失能家庭失職父母帶給她的痛苦。
然而,這般甜蜜時光不長久,Lily的父親撞見兩人的親密關係,於是怒氣沖沖爆打Atlas,任由Lily哭喊阻止也沒有用。當Atlas全身傷痕被抬上擔架送上救護車前,Lily的世界崩塌了,心碎了。
父親過世時,媽媽珍妮Jenny(艾咪·莫頓Amy Morton)要Lily在悼詞裡寫下最愛父親的5件事。告別式上,Lily拿著僅有1-5個數字卻空無一字的紙條,說了開場白後不發一語走下台來。
因媽媽的姑息甚至美化家暴,讓Andrew持續使用暴力,讓Lily活在恐懼不安,她的心中找不出愛父親的事,對他只有怨懟。當晚,Lily在華廈空中陽台遇到Ryle,開啟愛情另一篇章。
對這段戀情存有猶豫的Lily,在Ryle真誠追求溫柔對待下也愛上他。
兩人招待來訪的Lily媽媽時,竟在餐廳遇見多年未見的亞特拉斯Atlas(布蘭登·斯克萊納Brandon Sklenar),往事全上心頭(劇情到此,原本以為Atlas曾是家暴男才讓Lily不敢託付感情)。
Atlas的出現,使得Lily與Ryle的矛盾紛爭越演越烈。
Ryle的火爆性情有跡可循,Lily與他在大樓露臺初次相見時Ryle就憤怒踢飛椅子、和Lily在廚房發生意外小紛亂時揮拳打了她、生氣追Lily到樓梯口時暴怒推她下樓…Lily終於放下內心認為Ryle非故意動手的自圓其說,承認Ryle是個有情緒障礙的家暴男。
當年,飽受父親安德魯Andrew家暴的母親無法離開丈夫,無法保護Lily遠離家暴風暴。末段,為母則強的Lily願意成為健壯堅強的橡樹,勇敢做出離開丈夫Ryle的決定,讓家庭暴力的遭遇能到我們(Lily和女兒)為止(呼應片名,不過僅能算理想化的囈語吧)。
而Ryle未接受心理諮商治療,以死去的哥哥愛默生來做為小女兒名字,唯有新生女兒變成另類救贖,足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