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誌:從《殺人回憶》到《米奇 17 號》,在複製貼上的歷史困境中找尋出路,論奉俊昊電影

寫了篇奉俊昊導演的文章。我永遠忘不了第一次看到《駭人怪物》時,內心滿滿滿的驚喜感,不只是影片的特效在當時的亞洲電影中顯得非常突出,更是敘事手法的巧妙,將對現實社會各種荒謬情境的諷刺包裝在怪獸電影之中,看得我嘖嘖稱奇。看完《駭人怪物》後,才反過來看《殺人回憶》,那又是另一種震撼了,原來厲害的劇本,可以這·麼·厲·害·啊!!

其實,在奉俊昊導演的作品中,他總是不厭其煩地指出人類如何利用制度上的漏洞與缺陷來滿足個人私慾的貪婪,而這樣的惡在經年累月下,將對人類社會造成難以逆轉的傷害。就像導演在他的新作《米奇 17 號》中,利用「複製人」的劇情設定暗示歷史總是不斷地複製貼上,在不同的時代搬演著相似的情節。奉俊昊的作品往往有著高度的娛樂性,但這些作品的更大意義,都是在反映歷史的教訓(過去)、促進對現實生活的反思(現在),並呼籲群體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未來)。

完整文章:https://reurl.cc/o8e8ZM

香功堂粉絲團專頁,請來按讚加入吧!
https://www.facebook.com/woomovies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