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諜橋》Bridge of Spies
Standing man.
被預告給打到,趕在下週又有娛樂大片上映前衝去看片不然這種題材偏硬的劇情片又會被擠到小廳去了。
是說史蒂芬阿北我看過的作品不多,瞄了一下剛好四部都是歷史戰爭片(辛德勒、雷恩、慕尼黑和本片),湯姆漢克的…只有《雷恩》和《達文西密碼》,總結一下還真的很少,所以《間諜橋》算是我看兩人合作的初體驗:)不要問雷恩,我只記得造成我幼小心靈嚴重創傷的奧馬哈搶灘。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敘述美蘇冷戰高峰期CIA逮捕蘇聯間諜Abel,為了彰顯自由民主和司法正義,政府委由很久沒打刑事訴訟的Donovan擔任Abel的指定法扶辯護,大家都知道這只是個程序正義的走場形式,卻沒想到Donovan卻堅持理念與原則認真替全民公敵辯護…
人權很重要,但到底有多重要,重要到能否為國安或其他利益犧牲?
這個命題到現在依然無解雖然理論上人權應該擺在第一位不過看看新聞就知道理論和實務是兩碼子的事,而在核子大戰一觸即發的五零年代,受意識型態和恐懼左右的社會大眾,當然不會有間諜應該也有人權保障的概念,讓Donovan也跟著遭受池魚之殃成為全民公敵,不但被群眾仇視,連同事和家人也不能理解,為什麼要幫敵人辯護?要幫一個預謀傷害毀滅美國的間諜辯護?
前半段劇情著重在世人的敵意和Donovan堅守理念的對抗,感性上觀眾是能理解一般人對Donovan的唾棄,進而讓情感衝突和落實法治精神的對比更顯突出,雖然略顯搧情但在那瞬間真的很難不被打動。
在向群眾佈道…咳,不是,是在據理力爭,捍衛美國精神與價值的Donovan。
Donovan在《間諜橋》裡的塑造完全就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商業保險律師,要不是開場有提到他擔任檢方參與過紐倫堡大審,不然還真沒辦法將形象連結過去…但事實上他二戰時期曾官拜海軍中校,也在戰略情報局擔任法務長,所以並不像電影裡所演的那麼小白兔XD
不過說到保險律師,劇中蠻多保險比喻還挺有梗的,關於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如果蘇聯也抓到我們的人)有戳到我的笑穴,以及開頭的單一事故理賠和最後堅持一換二,都有對應到職業和理念XDD
除了柏林圍牆的震撼,理論上應該是全片高潮的東柏林線反而沒讓我有太多共鳴,反而是靠北為什麼沒有把俄語德語翻譯出來,看影友分享說是要讓觀眾體驗Donovan語言不通卻還要硬著頭皮去交涉的緊張感,但…
觀眾不需要臨場感好嗎?有眼睛的都知道主角壓根聽不懂德俄語,有字幕一樣可以呈現雞同鴨講的感覺,雖然不影響劇情了解但看得我很焦慮火大,超火大(눈_눈)
Ich spreche kein Deutsch.
《間諜橋》涉及意識形態鬥爭、人權和法治精神的普世價值捍衛、國際政治角力和對間諜的…一些看法,除去Donovan和Abel的情誼以及對其盡忠職守的肯定,最後換俘成功的收尾意境,頗讓人唏噓惆悵。
是後座還是擁抱?
即便你什麼都沒說,但回國後等待的不是英雄的凱旋而是對忠誠的質疑和漫罵,看著Abel的從容和Powers的辯解,內心的複雜糾結久久無法散去…
最後兩條條列式心得:
飾演Abel的Marc Lawrence的演技好強大,沒什麼外露情緒和量少卻字字珠璣的旁白完美的詮釋出這位「當代王牌間諜」。
墜機的特效好假(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