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鯨傳奇:怒海之心 In the Heart of the Sea-這不是「白鯨記」
原本不想花太多時間寫這篇心得,因為這部『 白鯨傳奇:怒海之心(In the Heart of the Sea)』算是一部普通的海難商業娛樂電影,劇情張力普通、人物情感刻劃普通、言之有物度也普通。以導演朗霍華(Ron Howard)的大師地位來說,會令人覺得有點可惜,花這麼大力氣拍攝困難度頗高的捕鯨海難片,卻沒有辦法讓觀眾心生感動,真的是蠻遺憾的。由於這部片在宣傳上讓影片與不朽文學名著『白鯨記』相連結,會有點誤導觀眾的期待與理解,對於一個『白鯨記』的讀者與崇拜者來說,有必要幫作者梅爾維爾澄清一下,所以我還是花了許多時間閱讀整理資料寫了這篇字數有點多的心得,還請您耐心閱讀指教。^_^
本片幾乎在每支預告片上都加上「『白鯨記』創作原型(Moby Dick)」這樣的字句,加上預告片段中克里斯漢斯沃(CHRIS HEMSWORTH)飾演的主角說出一句台詞:「As I live in the breath, it’s mine.(只要我有一口氣在,它是我的)」,搭配上他惡狠狠地拿鎗瞄準大白鯨的畫面,很容易讓人以為這部片是改編自梅爾維爾的小說『白鯨記』,而克里斯漢斯沃飾演的就是『白鯨記』裡那個失去理智、一心想要找白鯨復仇的船長亞哈(Ahab)。
『白鯨記(Moby Dick)』是美國作家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 1819~1891)在1851年出版的作品,嚴格來說,小說的故事非常簡單,就是一個一意孤行的船長亞哈,不計任何後果瘋狂的追捕一頭討海人聞之喪膽的大白鯨莫比迪克的過程。亞哈的船員只能徒勞無功的配合他,希望他能放過自己、也放過大家。但最後他們終於全軍覆沒、船毀人亡,只剩下船上的新手一人生還,而亞哈則被繩索纏繞在魚叉上跟著莫比迪克沈入水中。
並不複雜的劇情,梅爾維爾卻能以知識百科炫技的方式,將它寫成厚達600多頁、富含人生哲理、人性刻畫、以及宗教辯證的小說。故事中的亞哈船長因為多年前被這頭白鯨咬去了一條腿,所以他心中的仇恨將他變成了一個不畏天、不信神、情感冷酷的人。亞哈這個人物,代表的是被仇恨扭曲的心靈,但另一方面,這個角色也代表了一股超人的意志力與決心,算是一個文學史上可列入經典的角色人物之一。
所以,小說的主角是亞哈、是白鯨代表的「仇恨」。你可以認為小說重點是:「”仇恨”究竟是如何啃噬一個人的心靈,使之不得平靜」的論述、是無神論者與宗教的辯論、是捕鯨船上的人性糾葛、或是書中描繪得巨細靡遺的航海與鯨魚知識百科。總之,小說的重點不是船難。
所以當我看完以船難為主軸的本片後,再仔細看過影片文宣,才知道本片是改編自美國作家納森尼爾菲爾布利克(Nathaniel Philbrick, 1956~)於2000年出版的同名著作「In the Heart of the Sea: The Tragedy of the Whaleship Essex」。這是一本「非虛構」的史實挖掘作品,報導1820年美國麻塞諸塞州真實發生的一起捕鯨船艾賽克斯(Essex)號在太平洋遭受白鯨攻擊的船難事件,該書獲得了2000年的美國國家圖書獎(National Book Award for Nonfiction) 。請注意這其中「非虛構(nonfiction)」這個字,這表示本片的故事是根據這本書所記錄的真實事件所改編的,與「白鯨記」這本「純虛構」的小說是不同的。
那麼到底電影中出現的劇情哪些是虛構的?哪些不是虛構的?
Nathaniel Philbrick撰寫報導作品所根據的資料,主要是艾賽克斯號大副歐文契斯(Owen Chase,就是電影中克里斯漢斯沃飾演的角色)在1821年獲救後立刻於1822年公開的報告,還有當時船上的新手湯瑪斯尼克森(Thomas Nickerson,就是電影中回憶整個船難過程的老人)在年老後所寫的報告(這份報告遺失多年後在1960年重現,到了1984年才真正被辨明真偽可以採信)。
而梅爾維爾寫『白鯨記』的創作背景,主要是根據他自己於1841~1842年在捕鯨船上工作的實際經驗,加上這起1820年的艾賽克斯號船難事件記錄(歐文契斯的報告梅爾維爾也讀過),還有1830年代後期在智利海域關於一頭會攻擊船隻的抹香鯨Mocha Dick的傳聞,這三項是他的創作靈感來源。
所以,電影中出現的作家梅爾維爾拜訪海難生還者湯瑪斯尼克森、以金錢換取口述船難經過的段落,是虛構的,Nathaniel Philbrick的原著中應該沒有這段(但是關於這本著作的一篇書評中的確有提到Moby Dick,將兩者產生聯想)。本片編劇也許是想要將影片與『白鯨記』相結合,才想出這樣的串場。但是這裡有個不太合理之處,1820年船難發生時湯瑪斯只有十四歲,而梅爾維爾出版『白鯨記』是1851年的事,只過了30年的時光,14歲的湯瑪斯不應該變成劇中那樣年紀的老人。
另外,片中不斷被提及的大作家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 1804~1864,最著名的作品是「紅字The Scarlet Letter」),則曾是梅爾維爾在1850年遷移定居在麻塞諸塞州時的鄰居(1850~1851)。當時梅爾維爾已經開始創作『白鯨記』,也許是與這位大作家比鄰而居讓梅爾維爾的創作心態昇華,他將原本只是一個定位為「海上羅曼史」的普通作品戲劇般地轉變成具有傳世企圖心的深沈之作。
所以平心而論,本片將梅爾維爾放進影片中,其實也是讓大家多注意到這部偉大的作品,並沒有什麼壞處啦!只是片子的主題應該是報導文學原著中的船難過程、大白鯨強大破壞力的特效、以及對自然崇敬的呼籲,與「白鯨記」的故事完全不同,也與小說中最精華的人性描述沒有太多關聯,好像在宣傳上不應該誤導觀眾視聽。
再來,想提一下『白鯨記』的敘事觀點與本片中出現一小段梅爾維爾寫作『白鯨記』的關聯。
『白鯨記』小說以第一人稱的觀點寫成,敘述者自稱Ishmael,小說的第一句開場白「Call me Ishmael」已成為文學史上的經典句子,因為短短三個字就包含了許多含義,堪稱寫作神奇典範。Ishmael(意思是「神聽見了」)是在聖經創世紀中很重要的人物,他是亞伯拉罕與女僕所生的長子(不是與元配生的)。Ishmael(中文稱以實馬利)與媽媽一起被放逐,但因受神的庇護在荒野中生存下來,後來成了阿拉伯人的祖先。這個名字代表的就是被父親離棄、但被神眷顧、能開創新局的人。Call me的用法則拉近了作者與讀者間的距離,增加親近感,讓讀者覺得像是有個人坐在自己對面在講述著故事。「Call me Ishmael」就是要讓讀者覺得這個故事是可信的。
影片中那段梅爾維爾寫作『白鯨記』時寫下的句子,就是:”Call me Ishmael”。而片中捕鯨船上的年輕湯瑪斯,就是Ishmael的化身吧!
影片中最後有出現霍桑對梅爾維爾『白鯨記』的高度評價,觀眾可能會誤以為梅爾維爾靠著『白鯨記』的成功從此一帆風順。事實上梅爾維爾在『白鯨記』之前出版的幾本航海小說銷售還算成功,但從『白鯨記』開始就退出成功作家的行列了,他的作品賣出數量很少,也不受評論重視。他後來靠朋友介紹到海關當一名小職員維持家計,做了二十年直到退休。要不是多年後『白鯨記』重新受到美國文學界的重視,梅爾維爾這個名字恐怕不會再重見天日。梅爾維爾的寫作人生,是很令人感慨的。
說了這麼多的『白鯨記』,好像應該回到電影上了。^_^
~以下有雷~
本片是一部描述捕鯨船在船長經驗不足、船員也想賺更多錢的狀況下,從出發、遭遇暴風雨、擴大航行海域、被巨鯨攻擊、船難、到多數人死亡少數人獲救的過程。雖然核心人物不多,但船員人數眾多,在劇情敘事上不容易聚焦。影片主題似乎涵蓋了階級不平等(主角一直強調姓氏血統)、尊敬自然以免遭大白鯨代表的自然力量反撲、友誼的珍貴等等,但是都不深刻。正如我文章開頭所說的,影片整體看來就是蠻普通的(就如同我這兩行劇情摘要一樣平淡無味^_^)。
影片最大的賣點可能還是捕鯨與災難的特效。至於配樂方面,雖然音樂曲式古典浩大,但隨著劇情悲喜或緊張,曲子的高低起伏與節奏快慢很容易被預測,我個人是覺得有點太二分法了些。
演員的部分,大家表現平實,沒有特別的缺點或亮點。可惜席林墨菲在片中的角色重要性不高,沒辦法凸顯他的演技。雷神索爾克里斯漢斯沃則演得略微過頭了一點,比較像在演戲也太俱有明星風采,這樣的表演方式很適合他與朗霍華導演合作的前作『決戰終點線(Crush)』或是超級英雄電影,不過好像不太適合這種古典真實災難片的風格。
最後,建議您如果不是對這個船難事件或捕鯨海難片特效特別有興趣、又想知道真正的『白鯨記』內容的話,不妨將電影票錢省下來買一本『白鯨記』的節譯本來看(原著實在太厚了,在這個時代大概很難有人能把它看完吧!^_^),相信您的收獲會更大的。而如果您看了電影的話,請記住,本片中的故事不是『白鯨記』中的故事,他們著重的重點也是很不一樣的。梅爾維爾如果地下有知他成了這部影片的串場人,不知會作何感想呢!:)
PS.查閱資料時才發現,本片根據的原著作者Nathaniel Philbrick是屬於Philbrick家族中的一員,這個姓氏是美國文學與學術界的大家族,不知道劇中一直強調家族姓氏傳統榮光的枷鎖,與作者身份這樣的巧合有沒有相關。另外,霍桑名為Nathaniel Howthorne,與作者Nathaniel Philbrick正好同名,也是有趣的巧合。^_^
PS.本文中大部分資料來源都在維基百科可以查到,另外有一個網站分析『白鯨記』相當有趣,請參考:http://www.shmoop.com/moby-dick/ishmael.html
IMDb:7.7
MyScore:7.7(適合喜愛海難片特效的觀眾)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