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動物方城市》假裝不存在,不代表真的不存在

 

Zootopia-poster-21.jpg

這年頭看動畫片其實有點累。首先必備的當然是一顆純真的童心,但還是得把那個歷經風霜、充滿疲憊的大人心靈帶著,隨時切換,甚至有時必須先用赤子之心破解編導在表面上設下的「密碼」,再請年紀大些的印第安那瓊斯鑽進去發現埋在底下的寓意,兩者兼備之下,才能真正看出劇組到底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如果說《冰雪奇緣》想處理的是對過去公主王子真愛系列題材的自省檢討,那麼《動物方城市》可說是對於動物擬人化題材的重新定義。

 

得先以童心處理的設定莫過於「食性」了。片中將動物粗略的分為「獵食者」和「獵物」,然後以「演化」帶過一大堆的確本來天生會吃肉的動物究竟是如何和原本的食物們相處,而這往往是過去一些以動物為主角的作品有些揮之不去的骨頭。試想,若按照真實情況,辛巴早就把彭彭丁滿給吃了,但是為了解決食物的問題,只好讓蟲子來擔任「餐點」,可是如果這些蟲其實也有一個《蟲蟲危機》的世界呢?而《馴龍高手》為了讓龍洗刷「汙名」,當然不能吃相對可愛的羊,於是安排了魚來當作龍的食物解決,可是如果這些魚是從《海底總動員》來的呢?而某些在本片被歸類在可愛動物區的動物其實某些時候也是相當兇殘的。所以得先用童心忽略這類相對粗糙的「設定」,不要去糾結市長為什麼不會直接嗑了副市長,然後才可以把故事講下去,然後看到毛皮底下的血肉。

Z-2Lionheart_Bellwether_Yax_DukeWeaselton.jpg

剝去這層可愛動物的毛絨絨外衣,本片所呈現的「世界」其實是相當殘酷且現實的,和英文片名諧音的「烏托邦」相去甚遠。

Zootopia-Wallpaper-disneys-zootopia-39116264-1920-1080.jpg

歧視、偏見、貼標籤、刻板印象。本片用動物的習性和形象大開這方面的「玩笑」(雖然真正達成完美連結效果的不多),而且包羅萬象,質感獨具,不光是著墨最深最用力最容易察覺的種族歧視,還包括了性別、職業、階級、外型等等,最後甚至還參雜了一點政治。老實說對照這次炒得沸沸揚揚、一路從入圍提名戰到典禮主持的奧斯卡種族爭議實在是相當應景。如果看到主持人Chris Rock的亞洲笑話感到不悅,那麼看到華爾街走出一堆有如複製人大軍的矮小黃色「倉鼠」、當小偷又販賣盜版的猥瑣「黃鼠狼」(雖說他也是「致敬」《冰雪奇緣》的同名角色,配音員也一樣)的時候是不是也應該感到一絲古怪才對?本片的許多梗實質上跟Chris Rock是差不多的,只不過用可愛動物來包裝過後或許的確是比較沒那麼直接,比較能夠為多數人接受。看看把「黑鬼」替換成「可愛」之後由超萌兔女郎說出這句台詞的效果多好?

_88511898_031728390.jpg

兔子女警不是完美無缺的角色。她很努力地克服一切阻礙勇敢追夢,也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小時候認識的狐狸流氓而歧視所有的狐狸,但她還是忍不住在記者會上脫口而出了「真心話」。即便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不應該,但有時候我們還是無法擺脫心中的根深蒂固。後來她和Nick和好也是告訴觀眾,最好的方式並不是掩耳盜鈴般的假裝歧視「不存在」,而是反過來去「面對」歧視,承認它的存在,反倒才是化解的第一步。

Zootopie-Trailer-II-2.png

本片的真正寓意其實不是要打造一個無差別的大同世界,而是用不同的動物來表現出形形色色人物的不同面貌,不論是個性也好、成長背景也好、種族也好、體型身材也好,編劇運用動物的姿態設計了這些刻板印象,目的反而是在提醒觀眾,這些差異不是不存在,而是赤裸裸擺在那裡的事實。但是在差異存在的情況下,不同的人都得尊重和了解彼此,不是鄉愿的齊頭式平等而是要讓所有不同的人都能夠獲得基本的權益以及鋪設出一條坦途,讓每個人都擁有夠多的機會,可以放心追求自己的夢想。

 

喔對了,所以,到底誰要負責開罰單?

flex_tablet_zootopia_selfie_c781d089.jpeg

IMDb給分:7

 

P.S. 本片的中文翻譯在網路上掀起不小的論戰,主要是因為字幕經過了相當大程度的在地化改編。我的英聽能力當然上不了臺面,但努力聽了個大概之後,多少還是覺得,雖然該團隊過去因為《辛普森家庭》的二創翻譯蔚為話題,這次的某些詞語老實說翻得不差,但也有很多梗在這部電影裡頭是否真的適合搞成這樣,可能需要團隊仔細想想,這種美其名說是「二創」但其實只是拼命填塞網路流行用語的做法是不是真的太超過了一些,尤其是當團隊耽溺於各種改編卻嗨到忘了某些語意的表達其實有落差的時候,恐怕真的要稍微冷靜收斂一下。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