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神鬼駭客:史諾登》- 一部記錄紀錄片的紀錄片
《神鬼駭客:史諾登 Snowden》(2016)|法|德|美
“恐怖主義只是藉口。”
“Terrorism is just an excuse.”
無雷影評
對我來說,傳記類電影永遠像是在走鋼索,可能在網路上佳評如潮,但逛到我這裡就會毛一堆挑不完。我覺得《神鬼駭客:史諾登》不好看,甚至更清楚一點說,很無聊。
傳記型電影依舊是一部電影,傳記Biography永遠不等於紀錄片Documentary,但總是會有人喜歡拍成非常紀錄片的風格。
通常,我們會給予四個大點供觀眾做區分:一、逃脫現實VS傳遞事實;傳記電影改編自史實,但依舊能帶領觀眾跳脫現實提供娛樂,反之紀錄片則盡可能真實。二、虛構編排VS事實整理;傳記片依舊是戲劇,導演為了張力進以編排或設計是常有的事,遵守開始、中段、高潮、收尾的模式,反之紀錄片則如同上課時做的筆記本,將複雜清晰化並傳達,我管你高不高潮。三、設計引領故事VS故事引領設計;傳記片會設計並編排劇本、調整時間線或雕塑台詞與角色互動,反之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不知道事情會如何發展,只能隨著故事補充設計。四、浩大規模VS個人理念;電影劇組之浩大且複雜不用我多說,反之紀錄片則由導演一人的理念主導一切,無加工近乎樸質的可能性很大。
當然,並沒有所謂清楚的界限。而《神鬼駭客:史諾登》既然是由演員詮釋而非史諾登本人,那就很清楚的是一部傳記片。
《神鬼駭客:史諾登》敘事結構很明顯,切成三個大部位,「史諾登在事件中」、「史諾登在事件外」與「史諾登在事件後」,以「事件後」為敘事主體帶出過去的「事件中」與「事件外」兩種故事細節,是作為敘事的推進機制,而「事件中」為嬋述主旨,「事件外」表明角色心境。以上,演員和敘事結構大概就是整部電影與紀錄片《第四公民》的差距。你會說兩部片看起來很不同啊,廢話,很相同就變抄襲啦。
整部電影即便花了點刀工切割劇本,並美化史諾登與女友琳賽間的互動,更藉此傳達出他在每個事件階段中處於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同時盡全力再現化故事的場景,又以冏瑟夫模仿史諾登本人的演技與口音令人感到震撼。然,我幾乎可以將這部電影稱作是記錄《第四公民》拍攝過程的紀錄片,不只用著現成的材料和故事,甚至連整個故事的高潮點與機制都取用了《第四公民》作品本身。當你問,《神鬼駭客:史諾登》是一部怎樣的電影?我會說,是冏瑟夫神模仿史諾登的明星牌紀錄片。
那很像把《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林依晨和陳柏霖,變成李陣郁和河智苑後的《愛你的時間》。
其實追根究柢了,問題還是出在娛樂性這個點,專注在冏瑟夫的模仿神技成為這部電影唯一的亮點,然而脫離了冏瑟夫後,人們討論的內容回到了史諾登做了什麼樣的事情,也回到了隱私與國安的兩難選擇題,啊這些不是在《第四公民》都玩過一次了,這次改編電影出現,觀眾還是只能拿相同的討論內容來塞牙縫。
《神鬼駭客:史諾登》既沒有帶領觀眾跳脫現實的娛樂效果,也沒有營造故事張力的設計巧思,更別提那依舊被史實拖著鼻子走的步調,以及滿滿《第四公民》導演蘿拉伯翠絲導演的理念餘波,看到後面我都可以預料到:現在開始繼續史諾登爆料,然後接下來一定會和女朋友吵架,吵完架了就又會回那間旅館跟幾名記者爭辯一下,爭辯完之後一定又會找個理由開始回想起過去,然後再從爆料內容開始循環。
若是你你會怎麼形容這部電影?精彩刺激?屏氣凝神?撲朔迷離?發人深省?引人入勝?感人肺腑?熱血勵志?驚悚懸疑?驚呼連連?
我想不出該如何形容這部電影⋯因為他就是換個人拍《第四公民》而已。
不懂的⋯就看完這部後去看還在上映中的《薩利機長》,或者,參考我下一篇預計寫的紀錄片觀後感。
6/10
有關電影兩三事
一、在拍攝期間導演奧利佛史東會將拍攝進度的毛片拿給史諾登本人看。其中有一次史諾登就建議奧利佛史東,國安局內部其實預算非常吃緊,所以他們的辦公室或基地會比一般電影和電視劇想的還要樸素。
二、美國上映時間是9/16,而奧利佛史東的生日則是在前一天9/15。但,在拍攝過程中奧利佛史東的母親過世,但因為劇組預算和排程問題,他無法暫時脫離參加母親的婚禮。
三、在奧利佛史東的電影中,以全美兩千影廳廳數的出品作品裡,《神鬼駭客:史諾登》是他有史以來最低的首週票房作品。(約八百萬美金)
四、冏瑟夫將這部片的片酬全數捐出給「使溝通更便捷基金會」(中文我亂翻的,英文在此Help Facilitate the Conversation),主要是負責民主與科技間的大眾宣傳。同時他也宣布,會藉由自己的製作公司hitRECord與美國自由文明工會(ACLU)合作,拍攝一系列以社群交流為主題的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