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布萊克》(I, Daniel Blake) - 椰子與鯊魚

i-daniel-blake-backdrop.jpg 《吹動大麥的風》導演肯洛區,兩年前曾起過退休念頭,不過總是關心時政的他,今年還是拍了這部《我是布萊克》,批判越來越無情的英國福利制度。 《我是布萊克》今年在坎城拿下金棕櫚獎時,引發不少爭議。的確,它並非一部特別具突破性的電影,但我得說,本片幾乎可拿來總結2016年的躁動,可以作為這個貧富差距大到快無法承受的年度之代表。《我是布萊克》憤怒且動人,劇情與拍攝手法單純而明快,本質是在對這毫無公平正義的世界怒吼。肯洛區用最簡單的手法,呈現一個最有力的故事。有很多坎城金棕櫚獎電影,是很難推薦給大眾的,但《我是布萊克》絕對不是那樣的片,它適合所有人看。 A-still-from-Ken-Loachs-Palme-dOr-winning-film-I-Daniel-Blake.jpg 年近60的鰥夫Daniel(Dave Johns),在一次心臟病發後,被醫師叮囑不能工作,頓失收入的他欲申請救濟金,卻因政府種種荒謬可笑的官僚規定而屢屢碰壁。他認識了帶著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Katie(Hayley Squires),同是天涯淪落人,Daniel成了祖父般的角色,一起想辦法彼此扶持、生存下去。 137.jpg 那些荒謬制度造成極度離譜的情節,在這兒不爆雷,請各位自行體會劇本中滿點的諷刺。更可怕的是,這些內容不僅好笑,同時也令人毛骨悚然──編劇為了想呈現真實問題,大量訪談政府人員與民眾,所以片中的荒謬現象很可能離現實不遠。 多年前,地球村、地球是平的、全球化......等等名詞,多半帶著偏正面的意義、或者代表著讓大家願意調適與改變的新環境,但走到今天,那些名詞對許多人只是傷害的同義詞。例如《我是布萊克》裡面,成本低廉的中國製鞋子,賣到已開發國家後定價超高,賺走差價的是跨國大公司高層,其他人根本享受不到好處;評斷誰有資格領取失業及就業補助的機構,由英國政府外包給美國公司負責,找幾個永遠找不到人的決策單位跟民眾玩躲貓貓,政府就可以躲在後面保持一副干我屁事的態度。 A-still-from-Ken-Loachs-I-Daniel-Blake.jpg 當然,這背後原因並非來自全然的惡意與剝削。如同「全球化」的概念,一開始是希望資源能更有效分配、讓各國負責最擅長的項目並因此賺得最高的利潤,福利制度的種種改革,一開始也是本著珍惜資金不願浪費的精神,想避免浮濫發錢,所以請委外單位採用標準問券來計算「點數」,並盡可能排除公器私用的空間,但這樣卻又把真正有需要的人也排除在外。《我是布萊克》 呈現了光靠「制度」,就可以讓一個勤奮工作、奉公守法的人陷入深淵,社會安全網完全失效。片中Daniel問Katie的兒子,椰子與鯊魚誰殺了比較多人,答案是椰子,這背後想表達的是,會殺人的不一定看起來張牙舞爪,禮貌體面的官僚也是能殺掉很多人的。 I__DANIEL_BLAKE_-_still_5.jpg Daniel認真工作了一輩子,該繳的稅都有繳,但生了個病就被國家放棄了;至於單親媽媽Katie,她根本從沒有機會,在她一開始傻傻生了孩子、又遇人不淑之後,不管再有上進心、多麼拼命,仍然無法翻身。Katie在食物銀行的一幕戲,讓人氣憤又難過,一個人尊嚴的底線在哪裡?其實光是餓幾天肚子,就可以把人逼到極度的絕望與羞辱裡,感覺自己像隻路邊野狗。但Katie根本沒做錯任何事情,她自食其力賺錢、在最艱難的處境下也並未拋棄孩子,然而配房政策卻逼她離開有親友支援網的倫敦,獨自帶著孩子搬去新堡,甚至陷入基本需求都無法滿足的境地。 讀到這兒,有些朋友或許會以為,《我是布萊克》聽起來像一部左派說教電影,但若看完整部片,就會明白導演肯洛區的社會主義不是某種高高在上的意識形態,而是出自一種悲天憫人、「不該有人被如此對待」的心態。因此這部片並不肉麻說教,不是左派自命清高的抱怨,他想要觀眾看見這些人的處境,自己去感覺,同樣身為人,你認為該怎麼做。若一定要挑劇本比較有問題的部份,是它選擇的主要角色都是「一般中產階級很能接受與喜歡的窮人」,談吐溫和、有上進心,任何人都會毫無疑問想要幫助他們。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不是問題,它更能令一般觀眾警覺到,過於無人性的制度,能讓與他們相差無幾的人墮入深淵,如果自己哪天倒了楣,難保不會落入類似處境。 katie.jpg 《我是布萊克》想要讓這個社會更溫暖點。我想,在這個殘酷的時代,我們需要這部片。
文章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