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母峰(Everest)-商業登山團,可取不可取?

   pm_feen12719848_0001  

「沒有能力獨立登山的人,就不應該來到這裡」~史考特費雪『聖母峰』

 上面這句話是片中史考特費雪(傑克葛倫霍Jake Gyllenhaal飾)對羅勃霍爾(傑森克拉克Jason Clarke飾)所說的台詞。史考特費雪Scott Fischer是美國人,羅勃霍爾Rob Hall是紐西蘭人,他們都是登山高手,也都曾經到聖母峰攻頂成功。本片的主角算是羅勃霍爾,他也是第一個成立商業登山團、帶領出得起高價團費(約65000美金,以當時的匯率約1:27.5計算,大概是180萬台幣)的登山客攻頂聖母峰的專業領隊。

 

本片主要是重現1996年5月10日著名的聖母峰山難事件,劇本的重要依據是當年參與其中的記者強克拉庫爾Jon Krakauer在1997年出版的「聖母峰之死(Into Thin Air)」一書。上面這句台詞,大概道出了本片的宗旨:「這些登山者到底為了什麼、願意吃這麼多苦、甘冒生命危險來登聖母峰呢?」。而我個人也像史考特費雪一樣有同樣的疑問:這樣的商業登山行為,究竟代表了什麼呢?

 

當然,『聖母峰』是近年來難得一見的高製作水準山難電影,片中除了驚險逼真的冰天雪地登山過程外(導演巴塔薩科馬庫Baltasar Kormakur的強項),編劇William Nicholson(神鬼戰士、悲慘世界)與Simon Beaufoy(127小時)對主要角色的刻劃也下了不少功夫。這次山難事件中加入羅勃霍爾登山隊的人物雖多,但劇本重心是放在羅勃與待產妻子珍(綺拉奈特莉Keira Knightley飾)間的感情、來自美國德州的貝克(喬許布洛林Josh Brolin飾)對家庭心境的轉變、還有來自美國的郵差道格韓森(約翰霍克斯飾)以藍領小人物背負家鄉學童期望想完成壯舉的心願。更重要的,是編劇刻劃出一個心軟善良的羅勃霍爾人物形象。

 

~以下有小雷~

 

在片中羅勃霍爾雖然成立了高價商業登山團,但似乎對錢不是那麼斤斤計較,他感受到貝克與妻子結婚紀念日的重要,願意免費提供衛星電話讓貝克與妻子通話。還有,為了一圓郵差道格的攻頂夢,他不僅替道格團費打折、也在最後關鍵時刻因一時的不忍心做了錯誤的判斷,幫助體力已經不支的道格攻頂,雖然完成了道格的心願,卻也賠上了他自己、道格、以及前來救援的哈洛德三個人的性命。

 

這種婦人之仁雖不可取,卻是片中比較感人的地方。試想,願意賭上自己的性命來幫助隊友,這種情操並不是隨便每個人都能具備的。當劇中羅勃決定不丟下道格、哈洛德決定回頭往上爬幫助羅勃時,我真的非常敬佩感動,並在心中自問:「我辦得到嗎?」,而我心中似乎有個小小的聲音說:我辦不到!」。

 

我個人並不願意將這種真實事件改編的災難電影稱為娛樂片,畢竟,即使影片攝影特效視覺效果再震撼、劇情張力堆積再緊張,我們在大銀幕上看著災難重現,人命一條條被大自然奪走,這過程實在不能算是一種娛樂。

 

我常想,製作公司花了那麼多錢拍這一類的電影、觀眾們花錢花時間去看這一類的電影,為的是什麼?我想,也許為的就是片中出現的人性光明面吧!

 

人性的光輝總是在災難來臨時顯得特別耀眼,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這些俱有偉大情操的人物是真實存在過的,總會讓我們對人性更有信心一點。

 

這部片除了山難片必備的登山場景以及人性光明面外,比較特別的是,它藉由原著的視角,對商業登山團這種商業行為,也提出了些微的批評。

 

就像片中記者對每個隊員提出的問題:「你為什麼要來登聖母峰?」雖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原因,本片的導演也在訪談中表示登聖母峰是一種人渴望成功的暗喻,但追根究底,登聖母峰都是一種自我肯定的極致表現,似乎登上了聖母峰,就代表了一種特殊的身份、一種光榮。

 

但是我們看看片中呈現的事實,登山客們沒有當地雪巴人的協助是根本不可能登聖母峰的,較為艱險的路段要靠雪巴人架好索橋,沿途的繩索也都由雪巴人事先安排得妥妥貼貼,一旦雪巴人沒有將繩索架好時,登山客就只能站在原地空等。真正能夠有資格說自己可以「征服聖母峰」的,大概只有生於斯長於斯的雪巴人吧!(而雪巴人要登山前,也都還要謙卑地尋求喇嘛的祝福庇佑)。

 

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客,雖然要有超人的體力與意志力才能攻頂成功,但整個過程畢竟完全需要雪巴人的協助才行。所以「攻頂成功」這能證明什麼特殊身份、能有什麼光榮呢?雪巴人攻頂成功的人數應該早已不計其數了吧?

 

其實這個問題,在我心中已經很久了,就像平常我們平地人去登較危險的山,也都要靠山青的幫忙,登山客們常常說「征服」了一座山,不過我們到底「征服」了什麼呢?(在此沒有對登山客不敬的意思,就是說出我心中的疑惑。^_^)

 

不過既然雪巴人與世界各地的原住民在主流媒體都是完全沒有發聲權的,所以平地登山客可以借由媒體的渲染來擴大登頂的成就感,也是可以理解的。

 

畢竟,由這部片的劇情就可以理解,史考特費雪與羅勃霍爾這兩位資深的登山領隊,就是由於此行隊員中有記者在,彼此心態上有了競爭的味道、又擔心沒有團員攻頂成功的話被報導出來不好看,所以做出的行為與判斷可能不若以往嚴謹,應該也是造成兩個人喪生的原因之一。

 

媒體虛名的魔力,的確是所有人都難以抗拒的。也許,有能力抗拒的人,才是真正「征服」了什麼吧!

 

總之,這是一部製作嚴謹、特效場面張力十足、忠實呈現災難原貌與人物個性、並不過分渲染情緒的作品(即使是羅勃與妻子的生離死別,也是有點壓抑含蓄的,這點很難得)片中由印度加爾各答開始一路到聖母峰的景觀很值得一看,尤其是藏族五彩旗幟飄揚在藍天雪地之中的美感,很令人難忘。

 

最後列出幾點關於本片演員演出的訊息供您參考:

 

1.本片中對史考特費雪這個人物給的戲份不多、描繪也不深刻,傑克葛倫霍的影迷本週還是看『震撼擂台』比較划算。^_^

 

2.綺拉奈特莉在本片中戲份不多,卻十分重要搶眼,兩場與羅勃生離死別的戲(一場在機場拭淚擁別、一場在電話中強忍痛哭死別)都演得很好,讓人頗為感動。

 

3.羅蘋萊特(Robin Wright)在片中飾演貝克的妻子琵琪,一場打電話到加德滿都美國大使館催派直升機營救先生的戲,演得很有氣勢(讓人充分體會強國人民的理直氣壯)。不過羅蘋萊特在片中的造型身材已經是大嬸層級了,讓人完全無法與『阿甘正傳』中年輕貌美的她聯想在一起,想想那部片上映至今也已經超過20年了,真有點令人不勝唏噓之感,歲月催人老啊!

 

4.觀影時辨識在冰雪中登山主要角色們的方式是靠辨認他們的外套顏色,很好認,不會弄錯(羅勃是紅色、史考特是藍色、道格是黃色、貝克是咖啡色),沒有特殊鮮明外套顏色、讓人不好辨認的角色,大概也就不是重要角色,認不出來也沒關係啦!^_^

 

IMDb:7.6

MyScore:8.3(適合喜愛呈現人性光明面災難片或是熱愛登山的觀眾)

(1-10分,7分以上可以一看,8分以上值得進戲院觀賞,8.5分以上不看可惜,9分以上不容錯過)

文章標籤